本文來自網友Ko_moro分享在最數碼論壇的文章://piebbs.pconline.com.cn/topic-118294.html
Snap & Write by @Ko_moro
Model: Cally
其實,經過一開始的開箱和初步的試聽體驗之後,我發現自己便是已經定下了基調:
「我對這款HA-FXT100,完全就是奔著他的技術更新去的!」
採用全新的Hi-SPEED Twin System Unit 雙動圈單元、Tilt鈦金屬振膜和在驅動單元前加入磁力加速模塊Accel Magnet還有新設計的空氣導管室......這些技術的運用和融合,都讓FXT系列這些新品多了幾分「地球以外科技」的味道,並且正因如此,FXT系列的聲音表現,也更讓我所期待。
開箱·初步了解 Preliminary Introduction
這次體驗的是來自JVC 11月的新品具有Hi-SPEED Twin System Unit 雙動圈單元的入門級作品HA-FXT100。
與其餘兩款FXT塞子相比,FXT100在boxart上並未採用全黑的色調,僅作為本系列的入門作採用全白的主要色調再搭配一個官方圖片作為一個盒面設計,簡約大方;
盒面的標籤頁突出了本作的主要賣點Hi-SPEED Twin System Unit 雙動圈單元。
內包採用的是亮面單層吸塑來包裝配件。
FXT100的配置也相當的簡單和正路,附屬一個收納袋還有算上連在耳機本體上的中型Size一共大中小Size三對哥倫比亞套。(當然啦,內包還有一些紙質文件啊等等的,這些就不列出啦。)
本次FXT系列可是帶著眾多技術元素歸來的,滿滿地球以外科技的味道,盡顯戰鬥格。
首先來說點外觀上的:
為了更好地融合新的雙動圈單元,FXT100運用上了新式的機身設計,外觀更加貼合內部構造的同時,也不會造得太過於違和。機身整體採用亮面質感的處理,而在JVC這個位置採用的是金屬視感的零件,內側標示的是耳機的左右側。不過,亮面的質感雖然好看,但是也很容易沾上指紋還有一些油質,愛乾淨或者是強迫症的小朋友就要經常清潔了。
HA-FXT100採用的是OFC的線材,質感的話還是比較結實的,打結的情況並不太嚴重;
HA-FXT100採用的哥套在材質上並沒有太多的差異,但這並不代表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哥套;在JVC本次對FXT系列的全新更新上,哥套也有相關的技術投入,內側採用Spiral螺旋式設計才是本次的重點。
拆開哥套之後,後面的部分有一小塊的班透明零件,能夠透露機身內部結構的一小部分,而這裡,正是今天的重點了:
這裡漏出的正是本次新開發的雙系統單元:採用了鈦金屬振膜和碳素振膜,並且在單元前部加入磁力加速Accel Magnet模塊,使得隔膜的響應速度提高,聲音生成效率更快(FXT100並未有設置在單元背部的磁力加速);整個單元用金屬基座固定,高密度的黃銅基座能減少單元不必要的震動,以保證聲音準確的還原。
加入的新式設計不僅僅在於驅動單元,HA-FXT系列還在機身的內側加入了一個貼耳的支撐件Fit Support支撐構造。使用彈性樹脂做出一個支撐結構,用於改善貼耳感還有使得耳機更加穩定,不易掉落。
機身的背部運用的是雙導聲孔的設計,作用也是為輸出一個讓人滿意的低頻。
自身阻抗12Ω、靈敏度為104dB/mW的HA-FXT100,相信一般的行動裝置都能夠輕鬆的應付的,這次試聽使用的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設備作為前端,像iPod Classic和手機的。
就目前的來看,HA-FXT100的確下了不少的功夫,但是,也是必然,這些參數、還有新技術的投入最終服務的還是聽感,如果聽感沒有得到一個質的提升,那這些都是空談。用新式的雙動圈單元還有Accel Magnet保證高解析度音樂的輸出,雙導聲孔的細節為了讓輸出更好的低頻服務,還有Fit Support改善貼耳感.....這些聽似門道得不得了的技術,總有些不明覺厲的樣子;那,現在就拿出來聽吧!
聽感·報告 Impression & Experience
當然啦,是馬是騾還是要拉出來才知道;那本階段就從一周的佩戴還有試聽體驗中看看,HA-FXT100到底是不是這麼厲害。
首先說說這次使用的前端還有一些有的沒的細節:
鑑於本人的聽歌習慣吧,主要的還是以iPod Classic為主,有時候會應付一些新歌發布、平時翻到的Podcast節目或者是一些「廣播劇」還有一些試聽的作品等等需要到雲音樂服務或者是即時網絡的需要,所以會用上iPhone 5C,也就是手機的部分。
而聽歌的風格,除了澤野弘之老師那三張驚為天人的Hi-Res 獨角獸Soundtrack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以華語流行為主,夾雜小量歐美流行還有ACG.....嗯嗯,大概就這樣了,以上
首先想說的是Fit Support;
Fit Support這個支撐套件用的是一種彈性的樹脂,在表面上弄上防滑的表面處理所做成的一個貼耳的支撐結構。在這一周的體驗當中,不可否認,有了Fit Support之後的確帶得很穩不容易掉,但是由於夾耳還有這塊彈性樹脂的硬度還是比較高的原因,帶久了,疼痛感還是有的,也會比較容易覺得累。不習慣的這個的東西的朋友就要比較注意了。
作為一款入耳式耳機,
HA-FXT100的隔音表現還是不錯,能夠隔絕外界大部分的聲音,為你騰出一個空間讓你安心欣賞音樂的能力還是有滴。額,說到了這個,我建議,走在街上甚至是過馬路的時候還是先不要用吧,的確很危險的。
好的,下面的話就是真正的試聽部分了。
這次選上的會有以下幾個慄子:
Chemistry 《Wing of Words》
說到了人聲,從未被遺忘的有這首歌;
選自Gundam SEED Destiny 的最後一首OP,由兩把空靈的男中音演繹這首不同於SEED系列那公式化的燃系OPWing of Words。2008年到現在,儘管有一段時間沒有聽了,但,依然未被遺忘。
LinkinPark 《Iridescent》
真人版《Transformers:DARK OF MOON》的ED,作為曲庫裡面為數不多的歐美及搖滾的作品,也list進本次的試聽名單裡面。
張敬軒 《Unplugged 第一樂章音樂會》
本次試聽list裡面的唯一 一張Live的作品,直接通過會場後發售的CD轉至ALAC的音樂作為音源,並且Unplugged的live的表現也相當考驗耳機的表現功力的,不僅僅是樂器的還原,還有現場掌聲的層次啊等等的。
澤野弘之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UC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
最後還是這張,而且還是Hi-Res的版本啦(轉成ALAC之後會有損?)
作為一名高達Fans,怎麼可能沒有這個!澤野老師的有著的是一種特殊和震撼的力量,一首涵蓋了RX-0、UNICORN、MOBILE SUIT三首著名BGM的作品MAD-NUG便知其功力,每次玩上新的耳機的時候都會選上這幾張Soundtrack去試聽的,這次面對FXT100也不例外。
好吧,曲目都選定了,那現在變開始吧!
HA-FXT100的人聲乾淨,能在整體有著較好的細節保留,但是不會因為在強推解析力的過程中因為高頻太過突出甚至出現毛刺現象而突顯出人聲的「乾澀」。
而在整體傾向上,HA-FXT100經過一段時間後,聲音還是有那麼一點偏暖的傾向;低頻的下潛是足夠的,整體的感受比較地飽滿而不薄;
試聽Unplugged Live還有Soundtrack的時候發現:聲場並不狹窄,沒有被強制壓縮的壓迫感;鼓點的彈性有點不足,總有種不夠、達不到點類似「有所保留」的感覺;解析力和分離度是足夠了,但是在某些樂器的表現上,總是覺得還是有那麼點生硬,有時還會出現整體高頻太過於突出使得整體聽感「乾澀」的情況。
總結The Final Conclusion
最後的總結回到了題目上,何為「好器雙成」?到底是好的器材需要成雙因素地去成就,還是好的器材在每兩個對立面都能夠成全都能夠均衡呢?
我想這兩個總結都不完全算HA-FXT100最適合的評價;全新的雙系統單元的確是FXT100的核心,並且為作為Gimmick能為它賺來不少的關注和眼球,但卻並非是成就其「靚聲」的全部原因;
HA-FXT100亦算「好聲之人」,但是卻並未達到成就所有對立面都打至均衡那兩全其美的狀態,低頻擁有出色的質感和表現的同時,高頻段位上某些生硬的表現卻為它扣下不少的分數......儘管不是「扶不起的阿鬥」那般的心痛,但是有時候抓急起來,確實有些捶胸的糾結啊。
當然,畢竟HA-FXT100隻是作為新FXT系列的入門產品,可能這些我們觀察到的不足僅僅是一個伏筆而已。你說這在FXT100在被舍離「空氣導管室」和Accel Magnet Rear之後所造成的天生殘缺;又或者是作者「別有用意」的導向,為FXT200等留下的空間;還是本文筆者造詣不足,不能感受到FXT100真正的實力.....額,這個我只能說,對於聽感這主觀的東西,還是留著自己去思考或者體驗來考證吧,我嘛,還是能耐的餘額不足,不能解答你的問題啊。
Anyway,JVC這次對於FXT系列的新投入還是很給力滴,而HA-FXT100也能算上「靚聲之人」的行列,其改進、升級的空間也很大,至於會不會在之後的產品更新上出現和補完,甚至會有更強的地球外科技加入呢,那就不得而知啦。
好滴,今天的Po就到這裡啦,謝謝把POST讀完還有認真留下Comment的你,衷心感謝。
最數碼 微信公眾平臺:zuish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