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圈罕見32℃高溫,北極熊或在40年內迎來滅絕

2021-01-14 河北共青團


視頻:離開了冰川的北極熊


前段時間,一段令人心碎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畫面顯示一隻肌肉萎縮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正在垃圾桶中覓食。


在垃圾桶中覓食的北極熊


影片中,北極熊跌跌撞撞行走,之後像躺在地上等死的畫面逼哭眾多網友。



骨瘦如柴的北極熊


攝影師表示,「我們站在那裡哭泣,一邊拍攝,眼淚一邊落在臉頰上。」


之後有不少網友留言希望拍攝者能救下這隻北極熊,無奈在加拿大餵飼北極熊是違法的。


即便是人類投餵北極熊,也只能解決一時之需,等待這隻北極熊的,還是死亡。



海冰消融無處覓食 餓死北極熊屍體瘦成「毛毯」/ 視覺中國


「北極熊可能滅絕。」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研究員Walt Meier曾如此斷言。



在一片細碎的浮冰中,

一隻北極熊費力地向前遊著。

它試圖趴在其中一塊上,但這些浮冰都太小了,

無法承受它的重量。


一隻到達浮冰的北極熊  圖/ 視覺中國


它已經連續遊了多天,

232個小時(9天)後,687公裡之外,

它終於找到了一塊能承受它重量的浮冰,

萬幸,它能趴在浮冰上喘口氣了。



眼下,高溫天氣正在席捲全球。


丹麥西蘭島一處農田去年7月時還是遍地綠色,如今已焦黃一片。


丹麥當地植被情況 / 新華社


瑞典,因高溫引起的10餘起森林火災燒進北極圈。


瑞典森林火災頻發,居民已緊急撤離 / 中國新聞


日本的持續高溫已造成一周內超2.2萬人中暑送醫,65人死亡。


中國多地氣溫突破當地歷史極值,7月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往常要高出1-4℃。


可比起能躲進空調房的人類,北極圈的生物們更難熬。


據英國《衛報》報導,7月3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氣溫高達32℃。


極端天氣正在向人類發出警告。


極地高溫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北冰洋海冰大面積融化。


北極氣象學者珍妮弗曾預測,到2040年,北冰洋上的冰層可能完全消失。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衛星就開始被用來記錄北冰洋海冰的狀況。當時的夏季,北冰洋海冰的覆蓋率通常在50%以上。


而在過去十五年來,北冰洋海冰覆蓋率明顯下降。


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統計,2007年,北冰洋的海冰覆蓋率最低值為29%,2012年,海冰覆蓋率最低值達到24%。


2016年11月中旬的五天時間內,海冰面積減少了1.9萬平方英裡,這種下降幅度可以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數據顯示:在過去40年中,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近一半。


一架科考飛機正在測量北極的冰層厚度。該地區的很多冰層似乎比平常薄 /  ESTHER HORVATH


冰川覆蓋面積減小,給極地生物的生存帶來直接的威脅。


學術刊物《PLOSONE》的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北冰洋海冰面積的縮減,冰面變得擁擠。


越來越多的海豹開始遷徙並滯留在美國東海岸,其中大部分海豹身體狀況將惡化甚至很快死亡。


由於冰面變薄,母海豹難以順利生產,一些出生不久的小海豹,則可能會因跌進冰海而夭折。


氣候變化致使波羅的海海豹無冰可依 / 中國氣象局


北德克薩斯大學生物學家Brianne Soulen表示,海冰面積縮減已經造成環斑海豹和鬣海豹進入了瀕危動物名單。


環斑海豹 / 視覺中國


冰川融化,對於以海豹為主要食物的北極熊也是一場災難。


眾多北極熊和海豹無冰可依,一些北極熊不得不上岸來到人類居住區覓食。


一隻北極熊在一大堆鯨魚殘骸周圍覓食,久久不願離去 / 網易科學人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頻發,讓人不禁反思究竟為何。


據相關數據顯示,從1880-2012年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85℃。而正是這微小的「0.85」打破了地球原本的能量傳輸平衡。


對海洋來說,地球變暖給它帶來了更多的水汽和熱量,如此一來,颱風便可獲得更多的能量,破壞力隨之增強。


極端天氣導致的乾旱 / 視覺中國


在陸地上,近30年,地球熱帶區域至少向兩級擴張了200多千米,而極地溫度卻急速上升。


熱量分布出現了新的變化,能量傳輸平衡就此打破,大氣環流開始變異,水循環秩序被打破,極端氣候也就不斷增多。


而這可怕的0.85多是由人們親手造成的。燃燒化石燃料、樹木等,導致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持續上升。


重工業給環境帶來巨大傷害 / 視覺中國


二氧化碳可以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將更多地熱量給「鎖住」,形成溫室效應。


全球二氧化碳水平正在逐漸上升 / Inconvenient Truth


全球變暖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傷害。


極地冰雪正在加速融化 / Inconvenient Truth



哥倫比亞冰川每一年都在縮小 / Inconvenient Truth


下面分別是1970年和2000年,吉力馬札羅山的樣子。


1970年和2000年吉力馬札羅山的樣子 / Inconvenient Truth



自1980年代,北冰洋每年冰層面積的消減日益嚴重,夏季無冰情況迫在眉睫。


本圖來自: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診斷告(Copenhagen Diagnosis 2009)


在這張圖裡,北冰洋在每年9月中旬海冰覆蓋面積的歷史觀測記錄(紅色實線)與未來的展望(紅色虛線),代表夏季末無冰預估的不確定範圍在2020-2030年。


藍色區間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報告的模擬範圍。


自2000年以後,實際觀測的現狀與當初的預估範圍差異越來越大,顯示了科學界的模式有著重大瑕疵,也嚴重低估了北冰洋融冰的速率。


科幻電影《後天》裡,溫室效應導致北極冰川融化,隨之而來的是颶風、冰雹、洪水、極度嚴寒,宛如世界末日。


電影《後天》劇照


現實中,麻薩諸塞大學教授艾倫·康德倫與阿拉斯加大學教授彼得·潘沙研究發現,在約1.3萬年前,就有過冰川融化導致「冰河世紀」的災難。


位於北極冰蓋南端碩大的阿加西湖融化,使得當時的歐洲發生了特大洪水。大量淡水的流入壓垮了墨西哥灣暖流的臨界點,使得暖流停止流動。


而墨西哥灣暖流是將海洋暖水從熱帶地區帶到歐洲的重要介質。


暖流停止流動後,歐洲被不可避免地推入了一個長久的「冰河世紀。」


為了讓科幻電影裡的末日不那麼快的到來,人類也做出了不少像點樣子的努力。


2015年,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在當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一致通過了《巴黎協定》取代《京都議定書》,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 


除了從根源上減少碳排放以外,人類還在減少冰川融化上使了很多奇招:比如給冰川蓋個大被子!小時候吃過冰棍沒?賣冰棍的是不是在冰箱上放了一個被子捂著?


隆河冰川是阿爾卑斯山最古老的冰川,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在過去十年中,隆河冰川正在迅速萎縮。


為了防止冰川融化,瑞士環境部想出了一個絕招——給冰川蓋上毛毯!


 

如果你在夏天的時候來到瑞士,就會發現在遙遠而美麗的冰原上,瑞士人用厚厚的毛毯把冰川結結實實地包了起來。


這種白色的帆布毯子能反射陽光,以減少冰川吸收熱量而減緩融化速度。


瑞士冰川學家 David Volken 表示,這種做法完全是可行的,使用毯子遮蓋,能將冰川的季節性融化減少 70%。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人類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把幾百萬年的大自然傑作給融化了。


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到底走向的是希望還是毀滅呢?


電影《雪國列車》中描繪的環境惡化的場景,人們只能在列車中生存

 

北極熊可以被圈養在動物園裡,生活在人造的冰川裡。可是地球並不是一個巨大的動物園,人類永遠不可能把自己也圈養在一個安全地帶。


電影《2012》中的世界末日景像


電影《2012》描繪了世界末日的景象,那大概是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對於自身罪惡的深深恐懼罷了。


不可否認,人類活動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大主因。雖然這是個宏大的主題,但試試看,用全球變暖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冰川融化,海岸線上升,乾旱和洪水正在給萬千生靈帶來威脅。地球的主人究竟是誰?冰川? 大海? 北極熊? 還是人類?



我們並非地球的主人

只是穿行於此

給北極熊和更多生靈

留下最後一片淨土


點滴的小事從我們做起

把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肩負責任,愛護地球

希望我們的後輩能看到更多美好事物

戳右下角,記得點哦~


當地時間8月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加坡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舉行雙邊會見。

8月3日晚,中國商務部公布了最新的反制措施,宣布將依法對自美國進口的約600億美元產品按照四檔不同稅率加徵關稅。這是針對美方威脅加徵中方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25%關稅的堅決回擊。


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4日在北戴河看望慰問暑期休假專家,並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

近日,中央財政下達2018年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26.2億元,加上已提前下達的107.9億元和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門預算中安排的0.9億元,中央財政2018年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35億元已全部下達。


1至6月,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574.7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利潤總額73.1億元,同比增長14.1%。在日前舉行的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年中經濟運行工作座談會上,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公布了河北省國企上半年的成績單。

從石家莊市質監局獲悉,從8月起至年底,該市在全市組織開展打擊假冒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查處偽造、變造、買賣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行為,清理清除流向特種設備生產和使用單位的假冒證件,杜絕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假冒證件、無效證件上崗行為。


根據全國12315網際網路平臺投訴、舉報數據統計,今年以來網絡購物類消費投訴呈上升趨勢,投訴內容主要涉及廣告、質量、商標、售後服務等問題。

8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約談拼多多,網監司等職能部門對拼多多提出具體整改要求和工作建議。要求拼多多平臺經營者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入駐平臺經營者及商品的管理和審核,積極配合各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檢查,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相關焦點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北極圈罕見32℃,北極熊或40年內滅絕
    本文原標題:《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北極圈罕見32℃高溫,北極熊或在40年內迎來滅絕》前段時間,一段令人心碎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畫面顯示一隻肌肉萎縮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正在垃圾桶中覓食。
  • 北極圈罕見32℃高溫 北極熊或在40年內滅絕
    但在更多時候,人們只是在海岸邊找到北極熊的屍體。屍檢結果顯示,這種善於遊泳的生物死於溺水。因為北極的冰川不斷融化,北極熊不得不跋涉更遠的距離尋找食物。至少從本世紀初開始,這個距離已經超過了北極熊體力所能支撐的範圍,它們最終的結局,是溺死在海中,或者餓死在無冰的環境裡。
  • 北極圈氣溫居然高達32℃高溫!北極熊或在40年內滅絕!
    北極圈氣溫居然高達32℃高溫!北極熊或在40年內滅絕!前階段的時候,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讓人看了都會心碎!視頻裡面是一隻肌肉萎縮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正在垃圾桶中尋找食物,眼神中充滿了悲傷、無奈。可是無論觀眾多麼希望攝影者能夠救助這些北極熊,就算救下了也是不能解決根本原因,如果等到這些攝影者回家呢,這些北極熊還是要回到原來的生活,還是沒有食物可以食用,即便是他們救下這一兩隻北極熊,可是整個還有那麼多的北極熊需要救助,北極也是只能解決一時之需,等待這些北極熊的,仍然是死亡!在一些比如像瑞典、冰島、芬蘭、挪威等等這些深入北極圈的國家,今年夏天的氣溫也都是突破往年的記錄。
  • 北極熊可能滅絕!北極圈罕見達到高溫32℃,我們能做些什麼?
    自從進入夏季以來,全國各地持續高溫,出門就像是浴火一般的冒險,人們從空調房間走出來的時候簡直要被太陽烤化了。我們想逃離夏天,去冰爽的北極圈避暑。但是素有「地球空調」之稱的北極圈卻也癱瘓了。近日,據天氣網報導,瑞典北極圈境內溫度一度達到30℃高溫,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達到32℃,比北京還「暖和」。
  • 北極圈罕見32°高溫,北極熊危在旦夕,是時候讓孩子們和我們一起來...
    最近,我們經歷了持續長達一個月的高溫,而就在前幾天,北極圈更是出現罕見高溫,一度達到32°,冰川迅速融化,北極熊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厄運!這隻到達浮冰的北極熊其實已經連續遊了多天232個小時(9天)後,687公裡之外它終於找到了一塊能承受它重量的浮冰萬幸,它能趴在浮冰上喘口氣了北極熊曾經站在北極圈食物鏈最頂端,但因為北極的冰川不斷融化,現在的它們不得不跋涉更遠的距離尋找食物
  • 北極圈出現罕見高溫,北極熊瀕臨滅絕,北極熊:我們做錯了什麼?
    近日,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而西伯利亞北部地區,氣溫也在本月初一度達到32℃。而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以下三個問題第一,高溫是不是暫時的,偶然的。第二,有什麼補救的措施。第三,何時人類能以生態建設為中心,而不是以環境為代價搞發展競賽。
  • 比北極圈32℃高溫更恐怖的,是北極熊「正在滅絕」
    10餘起森林火災燒進北極圈。可比起能躲進空調房的人類,北極圈的生物們更難熬。據英國《衛報》報導,7月3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氣溫高達32℃。極端天氣正在向人類發出警告。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統計,2007年,北冰洋的海冰覆蓋率最低值為29%,2012年,海冰覆蓋率最低值達到24%。2016年11月中旬的五天時間內,海冰面積減少了1.9萬平方英裡,這種下降幅度可以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當時,有科學家預測,到2020年夏天,北冰洋可能就不會有冰塊了。冰川覆蓋面積減小,給極地一些生物的生存帶來直接的威脅。
  • 世界高溫圖鑑:日韓40℃,北極圈32℃... 北極熊:我想脫皮襖!
    夏日炎炎,除了中國各地的高溫(中國東北地區37℃),日本熱到中暑死亡8人(日本、韓國40℃),挪威不斷森林大火以外(挪威37℃),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出現罕見的高溫:32攝氏度,全球氣溫進入「發燒」模式?
    持續的極端高溫天氣曾經襲擊了整個北半球,瑞典北部北極圈內的溫度一度達到30℃,10餘起由高溫導致的森林大火燒入北極圈,西伯利亞北部地區的氣溫也已達到32℃,要知道往年同期,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只有10℃,顯然該過程中,地球正在「燃燒」,北極也熱了起來,當監測部門在瑞典北極圈境內的領土上檢測到了30℃以上的高溫後,這表明北極圈內已然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氣溫最高時一度達到了32℃,也令冰川迅速融化,NASA
  • 北極圈溫度高達32℃, 下一個消失的又會是誰呢?
    而2018年三伏天的天數會有40天,所以高溫天氣大概40天,末伏結束是在8月25日,所以結束高溫大概要到8月25日左右。北極圈溫度高達32℃高溫熱浪席捲全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就連北極圈氣溫也超過了30℃。
  • 北極熊頻繁溺死,科學家推測40年內可能迎來滅絕!原因竟然是…
    NASA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據CNN報導,瑞典、冰島、芬蘭、挪威這些深入北極圈的國家,今夏的氣溫已經破紀錄了。北極圈內已經燒起數十場森林大火。
  • 高溫肆虐!歐洲多地現極端天氣 北極圈內罕見高溫達32℃
    中新社北京8月2日電綜合消息:今年入夏以來,歐洲多國持續受到熱浪侵襲,各地不斷出現創紀錄高溫。西班牙國家氣象局8月1日數據顯示,該國於當日記錄到40攝氏度酷熱高溫。據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2日報導,瑞士創下歷史性高溫達到30攝氏度,柏油路面溫度也可能達到50-55攝氏度。日前,瑞士警方發起「熱狗運動」,鼓勵狗主為愛犬穿上鞋子,以免在路上行走時爪子被燙傷。據英國《衛報》報導,歐洲北極圈也收到極端氣溫侵襲。
  • 北極圈32℃了,這個地球的「空調」正在癱瘓……
    最近一段時間,北半球的很多地方都進入了高溫「燜燒」模式。就連一貫涼爽的北極圈也出現了30度以上的高溫,和10餘起由高溫引發的森林大火。《自然》雜誌近日刊文稱,根據科學家對近14年極端天氣的歸因研究,三分之二的案例可歸咎於人類活動導致的地球變暖。其中,北半球變暖速度快於全球水平。
  • 當北極熊不是第一次被預言滅絕,請保護好這世界的最後一片淨土
    一隻到達浮冰的北極熊 圖/ 視覺中國   「北極圈罕見 32 ℃高溫,北極熊或在 40 年內迎來滅絕」,是近期的熱議話題。   不過,隨即就有跟進的文章澄清:北極圈很大,儘管局部地區出現異常高溫,但北極圈的中心地區較為涼爽,甚至比歷史均溫還要低一些。北極圈的海冰,儘管遠遠少於 1981 - 2010 年間均值,但是要比 2012 年的多一些。   也就是說,這個夏天,我們暫時不用為北極熊而擔心。
  • 問吧精選丨那片32℃的北極地區並無北極熊,真相是什麼?
    近日,朋友圈裡「北極圈罕見32℃高溫,在我們有生之年,或許再也看不到北極熊了」,「這個地球的空調正在癱瘓」等這類信息幾乎每條都有很高的點擊率。因為在常人眼裡,32℃與印象中冰天雪地的北極,並不搭邊。但在北極地區做連續觀察的自然科學工作者們眼中,這個溫度記錄好像來得並不那麼突然。
  • 北極熊滅絕了! 這種蠢話你們也信?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韓國直接刷新了百年來的最高溫紀錄,江原道洪川郡的最高氣溫達到40.3攝氏度,是韓國歷史上的最高氣溫。而首爾8月1日白天的最高氣溫達到39.6攝氏度,也是這座城市從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 地球變蒸籠,北極高溫預警,當北極熊無處可逃時,人類該何去何從
    高溫肆虐全球,熱得大紅大紫,北極都三十度啦立秋剛過,酷暑不減,這個夏天有點難熬呀。近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20天的高溫預警,局部地區溫度達到40°。這個夏天似乎毫無止境,從南到北各地的入秋的時間都延長了,高溫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白天要出去工作的人苦不堪言。北極圈32°,北極熊怎麼辦?
  • 北極圈溫度高達32℃,而最讓人關心的則是北極熊的生存
    現在的我們是不是都在對抗著這個高溫的夏天,在我們用空調雪糕風扇對抗夏天的時候,北極熊也要在這個夏天對抗高溫了,因為北極圈的溫度也是非常的高,竟然達到了32℃,使得北極的冰逐漸融化,而北極熊們也是非常費力的才能找到暫時棲息額冰塊,但是因為高溫的原因,慢慢的冰塊就變小了,也很難在承受著這兩隻北極熊的重量
  • 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升溫,北極熊會滅絕嗎?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今年北極圈內的溫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2攝氏度!北極熊正面臨滅絕!這是今年夏天朋友圈最熱門的消息啦,媒體紛紛報導北極熊要滅絕了,連我都中招了。但是看了一些文章和資料之後發現,其實北極熊的數量是在增加的,而且今年夏天的北極並不比去年夏天熱,也就是說北極熊暫時是不會滅絕的,大家可以放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