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瑪雅地區留下的金字塔和神廟遺蹟雖然形態各異,但大體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最常見的是平頂金字塔廟。這種類型的金字塔神廟頂部會有祭祀臺,神廟等建築,這也是瑪雅地區數量最多,分布區域最廣的金字塔樣式。
這種金字塔在用途上與埃及金字塔不同。古埃及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是瑪雅人用來祭祀的神廟。
瑪雅金字塔也有和埃及金字塔一樣的尖頂金字塔,但這樣的金字塔極為罕見。如今,只在蒂卡爾市發現了一處這樣的金字塔遺址。
三是龕塔建築。這座金字塔的形狀與中國的寶塔建築相似。因為金字塔外面雕刻著精細複雜的圖案,建造起來需要極其耗費人力和時間。最後一個金字塔形式是國王的陵墓。
瑪雅金字塔也與古埃及金字塔具有相同的埋葬功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瑪雅金字塔只是用於祭祀,並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樣起墓穴的作用。
然而,通過對帕倫克城遺址的考古過程,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座建於公元7世紀的金字塔。並在金字塔塔基下的密室裡發現了一位名叫巴卡的瑪雅領袖的墳墓。
這一驚人的發現打破了人們以往對瑪雅金字塔用途的認識,開始引發人們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
由於考古人員偶然發現,在寺院大殿地面的一塊石板上,有兩排綁在石頭上的小孔,而這些小孔的作用十分混亂,於是考古人員開始進行發掘工作。
整個墓葬發掘過程歷時三年左右。一開始,他們找到了一個通往地下密室的入口。挖掘工作繼續進行。在隨後的發掘過程中,他們在神廟下方22米深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密室。
這個密室是一個天然溶洞,裡面布滿了鐘乳石。在這個密室的中央,安放著帕倫克國王巴卡爾的石棺。
整個石棺由一塊大石鏤空而成,長約3米,寬約2米。石棺的蓋板是一塊5噸左右的石板,上面雕刻了很多圖案。
但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未能破解關於隱藏在這些密密麻麻圖案中的神秘瑪雅宗教內容的秘密。
墓的四壁上分別刻有太陽神,雨神和其他共九位神靈。他們就像墳墓的守護者,即使在國王死後也繼續守護著他。
考古學家打開石棺時發現,帕倫克的偉大統治者巴卡爾的屍骨已經腐爛,周圍有玉項鍊,珠子,戒指等陪葬品。
這些陪葬品都是瑪雅地區極其奢華貴重的裝飾品,只有大祭司和君主才能擁有這些東西。
其中最精美的隨葬品是一個藍寶石面具,據說這是瑪雅國王最重要,最具象徵意義的隨葬品。
傳說國王死後能進入天國是國王地位的象徵。雖然巴卡爾國王的遺體已經腐爛,但這些代表權力和財富的隨葬品仍然可以證明他輝煌的存在。
神秘的瑪雅文明仍值得一探。
提起金字塔,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矗立在漫漫黃沙中的古埃及金字塔。很多人不知道,在熱帶雨林深處,還有一座平頂金字塔,可以說是瑪雅文明的重要標誌和象徵。
瑪雅金字塔神殿周圍陡峭的臺階和頂部的神殿建築是它與古埃及金字塔最大的區別,也是這類金字塔建築最特別的地方。
千百年來,瑪雅人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特別是在尤卡坦半島的狹小區域內,修建了10萬多座用作祭祀儀式中心的建築,其中瑪雅金字塔神廟佔了很大一部分。
由此不難推斷,當時瑪雅人對神靈的崇拜幾乎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但這並不影響今人探索瑪雅金字塔神廟在建築上的重大意義。
在瑪雅金字塔神廟的整個建造過程中,要完成如此龐大的建築,肯定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建造這些石頭建築的過程中,瑪雅人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來收集,運輸和打磨這些石頭。
建造過程可能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此外,剩下的時間都花在抹石灰,裝修牆面等工作上。
這些金字塔神廟的大部分建築材料都是尤卡坦半島上最豐富的自然資源--石灰石。對於新石器時代的瑪雅人來說,開採和運輸大量石灰石是相當困難的。
然而,瑪雅人只用了最簡單的石器就完成了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也襯託出瑪雅人極端的虔誠和毅力。
時至今日,雄偉的瑪雅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蒼翠蔥鬱的熱帶叢林中,無數關於金字塔的故事和真相仍在等待人類的探索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