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愛聽雨烹茶,將茶席設於松柳泉石之畔、寺院廬舍之內、竹林芭蕉之地,在微風習習裡,一席一爐一盞便是茶席,三五好友吟詩作對,時間便悄然而去。
如今,窗明几淨,圍坐茶臺,飲一口茶,看見窗外的風景,如見伊人,在水一方。想要遇到一件良器,更像是知己難求。飲茶,除卻茶具、茶葉、水源,一張茶盤定然必不可少,它的重要性當仁不讓。
本文極意將從材質方面,為大家介紹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茶盤。
竹木類茶盤
木類茶盤,比較常見的是:黑檀木、大葉紫檀、非洲花梨木、雞翅木等。
實木類茶盤與飲茶這件事在氣質上是最為契合的,所謂古色古香,可以很好的襯託其餘茶具,韻味十足。相較石質茶盤會更輕便,易搬動擺放。但耐用性不如玉石或紫砂類,容易開裂、變形。南方潮溼天竹木類容易長黴點,因此相對而言,北方會比南方更適合用竹木類茶盤。
石質茶盤
石類茶盤,主要是烏金石。烏金石茶盤是近些年最受歡迎的茶盤種類,烏金石不易吸水,不用擔心變形,遇冷遇熱都不會幹裂褪色,不易沾茶垢,易清洗,排水也順暢,而且外形美觀,氣質高貴典雅。茶盤缺點就是不易攜帶和搬動。茶盤材質較硬,使用的時候,得注意小心茶盤上的茶具,稍微不小心,就容易磕破茶具。
電木茶盤
電木茶盤同樣是實用性比較高的茶盤,穩定性強,不易變形開裂,耐用度可與玉石類相媲美。臺灣人稱的「電木茶盤」實際上是一種酚醛塑料。價格總體來說不便宜,但又沒有收藏價值,合成材料與茶葉的氣質不太相符。
陶瓷茶盤
陶瓷從古至今都是大家最為喜愛的器皿材質之一。用於茶盤可分為陶製材質和瓷器材質。陶製材質以紫砂茶盤最為著名,經常與紫砂茶具搭配一套,古香古色,且紫砂材質不易吸水,耐腐蝕,易清理。而瓷器茶盤,更多的是觀賞作用,多彩多樣的釉畫別有一番藝術氣息。不過陶瓷類茶盤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容易摔壞、損壞,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小小一席茶盤,可見主人心性。既要美觀,又要實用,還要與時令、心緒呼應。極究儒之雅、禪之靜、道之自然,故而茶有其道,似無為而有為。茶道講守破離,唯守知規矩,唯破見自己,唯離得自在,化繁為簡方可得其道,如人一生,總要洗盡鉛華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