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想要養好蠍子,首先我們要了解它,今天養殖蠍子5年的小何帶大家先了解下蠍子的生態環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現在蠍目種類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多在乾燥的環境營隱居夜行生活。從世界範圍來看,除了北極、南極及其它寒帶地區沒見蠍分布的報導以外,在大部分地區,均有各種蠍目動物發現,如埃及的五條紋蠍(此蠍毒性最強)分布較廣。此外,還有分布在美國南部的長若菜尼蠍、歐洲及北美的義大利蠍、墨西哥的墨西哥蠍及蘇夫斯蠍、巴西的賽茹那特蠍都是世界上著名的蠍子種類(包括我國的東亞鉗蠍)。
在我國,蠍的分布也很廣。據有關考察研究表明,我國的11種蠍,主要分布在北緯32~42之間的華北、東北及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也就是雨水相對較多、氣候相對暖溼的溫帶、暖溼帶亞熱帶及熱帶地區,而在水分較少的西北內陸則分布較少。蠍子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較為隱蔽的地方,如石下巖隙、土穴、樹皮下或縫隙之間。東南亞鉗蠍喜歡生活在中性的土壤中,環境不幹不溼。蠍子對水分的要求也很挑別,蠍子很耐渴,但也需要適當的水分,如果環境過於乾燥,則蠍子脫皮困難,可能會因脫水而死亡。環境過於潮溼對蠍子生長很不利,會引起蠍子多種病害發生,泥土還可堵塞書肺孔,造成窒息死亡在冬眠階段,溼度應更小一點,土壤含水量以12%為宜。
此外,蠍子膽子小,尤其懷孕、產仔期的蠍子最怕驚動。竭子還怕風、怕水,最害怕農藥,極少量的六六六1605、敵百蟲等農藥足以引起蠍子大量死亡。衛生球、碳酸氫銨等的刺激氣味都可以引起蠍群騷動或驚慌逃竄。
自然界的野生蠍喜棲於背風向陽的岸畔,坡地的洞穴、縫隙、磚摞、瓦摞和瓦礫堆下,以及樹皮內、樹葉下和古老建築的牆縫土穴內。土壤母質為石灰巖的山地蠍子較多,尤其是有片狀巖石混雜以泥土的山坡地,有些草和灌木、植被稀疏的地方;而土壤母質為花崗巖的山地蠍子較少。所以有「青山石上長鉗蠍,沙山石上不長鉗蠍」的說法。
蠍子的窩穴多在土質肥沃、鬆散的坷坎、崖畔,一般距地面20~120釐米,深淺不等,在30~80釐米之間,多為平行走向。由於蠍子經常出入活動,窩穴口的左右兩側被磨損而加寬,窩穴口還經常有蠍子排洩出的白點狀糞便。另外,也有棲息在垂直縫隙內者。
蠍子喜群居,好靜不好動,有識窩性和識群性,從來不會走錯窩、認錯群,但也不準其它蠍子闖進自己的家,一且有外來蠍,它們會合力鬥爭,將「入侵者」趕走或殺死。蠍子認窩識群主要靠「嗅覺」識別自己的窩和同伴的氣味,因為每一群蠍子和窩中都留有特殊的氣味,它們一嗅便可知曉。在人工飼養時,不同地方來的竭子要合群時,在窩內噴上米酒或噴一口煙,使其氣味一致,這樣它們就難分彼此了。在一個蠍窩裡居住的蠍子數目不等般大群蠍窩裡能有10隻或者更多;小窩、新窩裡還有土整蟲或其它昆蟲伴居,窩內只有兩三隻野生蠍。群蠍中蠍子有大有小,一般很少發生互相殘殺的現象。但是,在人工養殖的蠍子裡,由於蠍窩及環境的限制,分群、分窩就不像野生蠍那樣嚴格,隨意性大了,即不一定在固定窩固定群內棲息。
雖然了解蠍子的生態環境比較枯燥乏味,但如果你想養好蠍子,就有必要詳細了解它!
文/小何養蠍論 本文屬於小何養蠍論的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抄襲,如有侵權必將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