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計算機從業人員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那些裝成箱從庫房裡運走的主板中,每10片就有4片是使用安捷倫示波器進行的信號測試。
我們無意去驗證這個數字的真偽,和屏幕前的你一樣,我們對安捷倫的了解本也僅限於價格後面那一串長長的0。上月末,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有幸探訪了安捷倫位於上海的全新開放實驗室和卓越客服中心,當一些真正「世界級」的測試測量儀器擺在面前時,我們才恍然醒悟:平常我們掛在嘴邊的「高科技」產品不過是工業之花結出的小小果實,在它們背後默默支撐著的,是深不見底的根基,這才是國際巨頭(或者說美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車庫裡走出的測量儀器巨頭
1934年,剛從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的戴維·帕卡德 (Dave Packard) 和比爾·休利特 (Bill Hewlett) 在加州Palo Alto市愛迪生大街一間車庫裡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依照兩人的名字,新公司被定名為「惠普」。兩位年輕的創始人一定不會想到,70餘年之後,他們一手創立的公司會以如此深刻的方式影響這個世界。
惠普兩位創始人戴維·帕卡德 (Dave Packard) 和比爾·休利特 (Bill Hewlett)
惠普最初的辦公地點——車庫
和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巨頭不同,惠普最早賣的不是家具,不是紙漿,也不是打字機。惠普最早的產品是阻容聲頻振蕩器,這是一種用於測試音響設備的電子儀器。利用反饋原理的電子儀器是兩位創始人的拿手好戲,在阻容聲頻振蕩器之後,惠普又相繼推出另外幾項早期產品,如諧波波形分析儀及多種失真分析儀。可以說,在公司創立初始,惠普就與測試測量儀器結下了不解之緣。
40年代,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政府的電子儀器訂單象雪片一樣飛來,惠普公司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1940年,惠普擁有了第一座自己的大樓。1957年,惠普股票首次上市。1985年,惠普營業純收入超過65億美元。1999年,惠普宣布戰略性重組計劃,測試測量儀器部門成為獨立的公司,惠普宣布以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新測量公司的名稱——這就是「安捷倫(Agilent Technolgies)」的由來。
安捷倫與中國最早接觸可以追溯到1977年,當時的中國正站在改革開放的門檻上,各行各業都需要大量的測試測量儀器,惠普兩名創始人戴維·帕卡德 (Dave Packard) 和比爾·休利特 (Bill Hewlett) 在這一年與中國領導人建立了聯繫,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美國高科技公司之一。
安捷倫目前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分別設有卓越客服中心/開放實驗室和研發基地,本次我們參觀的對象是安捷倫位於上海市虹口區的開放實驗室和卓越客服中心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