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不乾膠標籤的印刷圖紋和提升標籤的品質,目前很多不乾膠標籤包裝印刷後都選擇了覆膜、上光和燙金等表面整飾處理。今天,中國紙業網編輯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相關內容。
一、不乾膠標籤的UV上光
上光工藝主要應用於鏡面銅版紙、銅版紙類標籤的表面塗布,目的是增加其表面的光澤度,並達到防汙、防潮溼、保護圖紋的作用。根據加工方式,不乾膠標籤材料的上光分為單張紙上光和捲筒紙上光,其中捲筒紙上光是不乾膠標籤印刷工藝中最普遍採用的方法。
捲筒紙不乾膠標籤的上光是在輪轉型標籤機上進行的。目前普遍採用UV上光工藝,即:在印刷後的圖紋表面均勻地塗布一層UV上光油。對於水基墨柔印標籤,上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進行UV上光工藝應注意以下有關事項:
1. 上光油質量的檢定
UV上光油品種多,都有一定的儲存周期,並且對環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使川用前應檢查一下上光油的顏色及其定量塗布後的乾燥情況,以及添加劑的匹配情況,還要注意觀察與所用的印刷油墨是否有反應。一般要求先進行上光試驗,而後再投入正常生產。
2. 上光油的厚度
UV上光油的流平特性不如溶劑型上光油,若塗布量太大就會使上光後的表面出現條紋,影響光反射效果。塗布量過大還會使上光油乾燥不徹底,僅表層乾燥,造成復卷後粘連。
3. 上光油粘度和表面張力
上光油的粘度對其流平特性、乾燥速度、表面光澤都有影響。要根據不同的紙張,調整適合的粘度。在調控粘度的同時,還要注意上光油表面張力的變化情況。要使上光油的表面張力小於印刷品油墨層的表面張力,這樣,上光油才能完全潤溼上光表面,避免出現針眼、條痕等質量問題。
4.速度、塗布量、壓力、烘乾溫度
上光塗布速度、塗布量、壓力和烘乾溫度四者是互相制約的,需根據不同的紙張表面對上光油的潤溼、吸收情況,合理調整它們之間的關係。
5. 定期檢查UV烘乾裝置
UV烘乾裝置中的紫外線燈管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有效功率在逐漸降低,一般UV燈管的有效時間是1000小時。生產中應定期檢測其有效功率,當使用時間接近1000小時應及時更換。
二、不乾膠標籤的燙金
1.燙金方法
根據不乾膠標籤的加工方式,其燙金方法分為單張紙燙金和捲筒紙燙金。單張紙燙金向傳統的燙金工藝相同,在專用燙金機上加工。捲筒紙燙金是在標籤聯動機上完成的,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加工方式。目前,捲筒材料燙金有以下幾種方式:
①標籤機上平壓平燙金
凸版標籤印刷機無論是平壓平還是圓壓平型設備,由於捲筒紙間歇給紙,所以燙金全部採用平壓平方式。一般情況下燙金工位為獨立的單,也有一些機型燙金向模切共用一個單,分開使用。
②多工位平壓平燙金
有些機型有兩個工位的燙金單,如日本Shiki的SMHC-45-MWL標籤機,其一個單靠近印版,完成橫向燙金,另一個單為獨立單,完成縱向燙金。該機型可同時進行雙色燙金。
③加工機上平壓平燙金
加工機是專為加工印刷後的捲筒標籤和不需印刷的標籤而設計的。燙金是加工機的一個功能、加工機上的燙金裝置普遍採用平壓平方式,其工作原理同上述標籤機。
④輪轉機上圓壓圓燙金
圓壓圓燙金所用的燙金版為滾筒狀,燙金時與壓印滾筒對滾接觸,實現燙金。圓壓圓燙金適合在連續式輸紙的輪轉型標籤機上使用,但對輸紙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說對印刷速度有影響。但相對於平壓平燙金,大大提高了效率。圓壓圓燙金輥製造成本高,所以只適合長版活燙金。
⑤輪轉機上冷燙金
這是一種燙金新工藝,不再使用加熱後的金屬印版,而是利用印刷粘合劑的方法,使金屬箔轉移,實現燙金。工藝流程是:在印品需要燙金的位置先印上UV壓敏型粘合劑,經UV乾燥裝置使粘合劑乾燥,而後使用特種金屬箔同壓敏膠複合,再剝離金屬箔,於是金屬箔上需要轉印的部分就轉印到了印刷品表面,實現冷燙金。冷燙金工藝成本低,節省能源,生產效率高,可利用現有的設備部件,不需增加附加裝置,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新工藝。
2.先燙金與後燙金
不乾膠的燙金還有先燙金和後燙金之分,先燙金是指在標籤機上先燙金,然後再印刷;而後燙金是指先印刷,最後再燙金。先燙金和後燙金的關鍵是油墨的乾燥問題。燙金圖紋和印刷圖紋之間的關係有兩種情況:並列和疊印。由於使用的油墨不同,標籤印製要分別採用先燙金和後燙金兩種工藝。
①先燙金工藝
用間歇式輸紙燙金部件安裝在前的標籤機使用普通油墨印製標籤時,採用先燙金工藝,由於使用的油墨為氧化聚合乾燥型,印後的墨層徹底乾燥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燙金圖紋必須避開油墨。避開油墨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捲筒材料上預先燙金,然後再印刷。
採用先燙金工藝要求印刷圖紋和燙金圖紋是分離(並列)的,因為電化鋁表面光滑、不著墨、不能印刷。先燙金可防止油墨蹭髒,保證標籤印刷質量。
②後燙金工藝
後燙金工藝應用在燙金部件安裝在後門的標籤機上,印刷使用UV油墨。捲筒材料首先印刷,並經過UV乾燥裝置使油墨瞬間乾燥,然後在油墨乾燥後的材料表面或油墨表面燙金。由於油墨已乾燥,燙金圖紋與印刷圖紋既可並列也可疊印,不會發生油墨蹭髒現象。
兩種燙金方式中後燙金是較理想的方法,也給標籤圖紋設計帶來方便,擴大了燙金圖紋的應用範圍。但受設備功能的局限,其標籤印刷成本相對也高。先燙金工藝適合簡單圖紋的小標籤加工,成本低,應用範圍廣,是中小型印刷廠常用的方法。
$分頁符$
三、不乾膠材料的覆膜
1. 不乾膠標籤的覆膜方法
不乾膠標籤的覆膜一般都是在紙張類不乾膠材料上複合透明的BOPP薄膜,可達到保護圖紋、防水、防腐、增加標籤立體感的目的。其它類型的薄膜,如PET、PVC也可作為複合膜,但應用不普遍。紙張類捲筒材料覆膜由於成本高,已逐步被UV上光工藝代替。
不乾膠標籤根據原材料的印刷加工方式,分為單張紙覆膜和捲筒材料覆膜。單張紙在覆膜機上覆膜。捲筒材料則在標籤機的複合工位或專用的複合機上複合。
①單張紙覆膜
根據覆膜設備的功能和複合膜的特點,單張紙不乾膠標籤有兩種覆膜方式:
即塗複合——在覆膜機上完成。複合過程是:首先,在捲筒BOPP薄膜表面塗布粘合劑,並經烘乾裝置使粘合劑中的溶劑揮發,然後在複合工位上將單張紙同捲筒膜複合,在熱滾筒擠壓下二者成為一體,完成覆膜加工。
預塗膜複合——複合膜表面預先塗有粘合劑,有熱熔膠型和壓敏型兩種薄膜。覆膜機上裝有加熱壓印滾筒,覆膜時預塗膜同單張紙接觸,在熱壓滾筒的作用下,粘合劑熔化,使薄膜同紙化粘合成為一體。若使用壓敏型複合膜可關掉加熱電源,只靠壓力複合。
②捲筒紙覆膜
根據設備的不同,捲筒紙覆膜可分為:
有底紙複合膜複合——在標籤機上進行,使用有底紙的專用複合膜,在複合裝置的作用下覆膜。這是一種傳統的覆膜方式。近年來已被使用無底紙複合膜的工藝所代替。
無底紙複合膜複合——在標籤機上進行,覆膜原理同有底紙複合膜複合工藝基本相向。無底紙膜靠自身材料的表面光滑度(表面張力)復卷後代替底紙,粘合劑同其表面粘合後,還可剝離,且不殘留膠跡。無底紙膜所用的材料為低表面張力的BOPP薄膜。無底紙膜覆膜成本低,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覆膜材料。
幹法覆膜——在覆膜機或凹印機上進行,主要用於薄膜材料的覆膜。捲筒材料幹法覆膜適合大批量的標籤產品,覆膜質量好,成本低。卷簡標籤覆膜後一般還要在加工機上進行模切、排廢等二次加工,如某些電池標籤和酒類標籤。
UV覆膜工藝——國外最新工藝,主要應用在有UV乾燥裝置的機組型輪轉標籤機上。工藝原理是:覆膜材料表面由普通印刷單首先印上UV粘合劑,粘合劑經UV乾燥裝置固化後,成為壓敏膠。而後將普通BOPP薄膜(一般複合面已經電暈處理)在覆膜工位同捲筒材料複合,完成覆膜加工。UV覆膜成本低,複合膜張力變化小,不需專用薄膜,適合高速生產。UV覆膜是一項行發展前途的工藝,目前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應用。
2.覆膜工藝的技術要求
覆膜工藝涉及的因素比較多,要了解各工藝參數對覆膜質量的影響,正確處理它們之間關係,使之達到最佳的效果。覆膜工藝涉及的技術參數及注意事項見附表。
覆膜工藝涉及的技術參數及注意事項
技術參數 注意事項
烘乾溫度 控制在50-70℃之間,既可充分揮發溶劑,又不致於使薄膜過熱變形
複合溫度 壓印滾筒溫度控制在70-90℃,既可溶化粘合劑,薄膜又不會過熱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