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節點與上位機的can通信
智能節點與主控卡或上位機的通信主要基於can通信協議來完成,它的優點是能夠實時處理數據、在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成本低且擁有比較高的帶寬。由於上位機內部無can網絡適配器,因此需外接rs-232/can轉接卡,實現上位機與智能節點的通信。通過節點上的跳線設置節點地址,當上位機發出命令時,節點進入can接收中斷,對數據解包放入接收緩衝區並調用數據處理函數。當上位機發出組態命令時,單片機會將收到的組態通道信息和信號類型寫入e2prom保存,並回送一幀數據通知上位機組態信息已成功接收。當接收到上傳rtd值命令時,單片機會將內存中的4路rtd溫度值以多幀形式發送給上位機。
3.3 rtd阻值變換算法
軟體設計中關鍵算法在於rtd電壓阻值的轉化,刻度點間的線性化及標度變換。以pt100熱電阻的溫度刻度表為例,
pt100tab:fcb 04h,00h,07h,39h,08h,0e8h,0ah,94h,0ch,3ch,
fcb 0dh,0e1h, 0fh,83h,11h,23h,12h,0c0h,14h,5bh,
fcb 15h,0f3h,17h,89h,19h,1eh,1ah,0b1h,1ch,41h,
……
fcb 91h,84h,92h,0afh,93h,0d8h,95h,01h,96h,28h,
fcb 97h,4eh,98h,72h,9ah,0cah
分度表由-210℃開始每間隔10℃作為一個刻度點,每一個刻度點的電阻值擴大100倍後轉換為十六進位數即構成上表。考慮到表格的一致性,cu100和cu50熱電阻的分度表也從-210℃開始計算。
當得到校正後的ad轉換數值後,需要將採樣到的電壓信號轉換為電阻值以便於查表。阻值計算公式如下:
r即為實際熱電阻阻值,在這裡將其擴大100倍以便於查表。
3.4 分段線性化查表
得到的對應阻值後,則從第0個刻度點開始比較,如果該採樣值大於第0個刻度點,則再與下一個刻度點比較,同時記錄小於該採樣值的刻度點的個數n,如果採樣值小於某一溫度刻度點,則溫度位於該刻度點b與前一個刻度點a之間,溫度線性化在a、b兩刻度點之間進行,線性化得到的溫度加上a點對應的溫度(n×10)即為採樣溫度。
以pt100熱電阻為例,某一通道得到校正後的採樣值為$9343,則前8個刻度點均小於$9343,第9個刻度點值大於$9343,記錄小於該採樣值的刻度點的個數n=101,此時a點(第101個刻度點$92af)對應溫度為10×101=1010℃,b點(第9個刻度點$93d8)溫度為1020℃,線性化在a、b兩點間進行,具體公式為:
[($934-$92af)/($93d8-$92af)]×10=5℃
所以$9343對應的溫度為:
a點(第101個刻度點)對應溫度1010℃+線性化溫度5℃-210℃=805℃
其中,各表均以-210℃作為起始,故計算溫度時應減去210℃。
4 結束語
本智能測控節點主要完成對現場熱電阻信號進行採集和處理。在實驗室條件下,利用電阻計代替現場的熱電阻信號,經過反覆測試,溫度測量值均正確,並且誤差在±1%以內。另外在監控程序的控制下,節點能夠有效配合上位機完成系統的組態、信號校正和上傳等功能,具有可靠、實時、靈活等特點。
作者簡介
閆志紅(1986-)女 在讀碩士,現就讀於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為自動化裝置的集成化與智能化。
參考文獻
[1]李正軍.計算機測控系統設計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李正軍.現場總線及其應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孫同景.freescale十六位單片機原理及嵌入式開發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4]邵貝貝著.單片機嵌入式應用的在線開發方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