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一半了,半個學期來大家學得怎麼樣呢?期中考試很快也要來了。為了幫助家長檢測孩子學習的情況,我給大家提供一份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考試的試卷。家長可以藉助這份試捲來檢測孩子半個學期來的學習情況。
下面我們先來看下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考試的範圍。包括這麼幾部分: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當然考試範圍通常是根據授課的進度而安排的,各個學校可能略有不同。
這一份題目比較基礎,涉及到了考試範圍裡的知識點。有幾道題目有一定的難度,那是拉分題。一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並不多。如果你在家裡輔導孩子考這份題目,一定要幫助孩子念題目。讓他明白題目的要求。
第一大題填空。第一題考查了第二單元的《位置》的相關知識。學生一定要能夠分清楚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關係。但是一年級的同學很容易把位置關係混淆。比較簡單的方法是,我們把圖畫上的人物當成自己。再來進行位置的區分。比如這道題的小紅,你就把小紅當作自己。圖畫中的小紅就是你本人。那麼左邊就是小明。當你做第二個空時,小亮的右邊是誰?你也把小亮當作自己。這樣孩子就很容易區分出位置來。不過要注意圖畫中人物的面朝哪個方向。
第二題,5的前面是幾?2的前面是幾?數字的排列怎麼區分前後呢?如果是寫成一行的,左邊為前,右邊為後。如果從大小來分,小的為前,大的為後。你就把這種方法教給孩子。如果你先在草稿紙上,按1到10的順序排列寫成了一行。5的前面,也就是5左邊就是4。如果要問5後面,那就是右邊是6。
第二大題寫一寫。第一題學生先數出圖畫中物體的個數,然後把這個數字寫在括號裡。一年級大部分孩子數數都沒問題,能從1數到100。但是為什麼考試時很多同學會出錯呢?主要原因有這麼幾個。一個就是漏數,還有一個就是重數,數過了之後的又數。漏數的就會數少,重數的就會數多。為什麼會出現重數和漏數呢?主要是數數沒有按一定的順序。比如,第一幅圖,你要從左數到右,再從上到下,數完了第一排再數第二排。最易出錯的是第三副圖,你可以把這些蘋果分成兩堆,數完第一堆再數第二堆,這樣就不會出錯。如果圖畫的順序比較亂的,學生越容易出錯。所以數數的順序和方法很重要,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教會孩子。第二題比較簡單,我就不作分析。
第三大題圈一圈,塗一塗。我們來看下第二題,想一想填一填。做這一題先讓孩子能夠區分上下左右。上下比較好分,容易出錯左右,面向圖畫,左手邊為左邊,右手邊為右邊。我們以第一小題為例子,小男孩先往右走2格,正好在籃球的上方。在這裡停一停。然後又以這裡為起點,再往下走3格到了籃球處。
第三題很簡單,學生很容易做出來。第四題,將圖中的圓柱體圈出來。學生對圓柱體的特點有認識,這樣的題目就很容易了。
第四大題按要求做題。第一題把實物和相應的圖形連起來。這一題考察了第四單元《認識圖形》的相關知識。這裡要求一年級的小朋友主要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四種圖形。掌握了這些圖形的特點之後,就可以正確地區分,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屬於什麼圖形。第二題有算式的先要計算出算式的答案,然後再比較大小。
第五大題解決問題。第一題數一數。這道題有難度,要求數出左邊這個圖形中有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圓柱體。學生存在最多的問題就是漏數,被遮擋的物體只畫出了物體的一部分。這樣的圖形學生容易漏數,如果只畫出了物體的一部分,學生一定要通過想像力,推測出這個物體的原形。
第二題看圖寫算式。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沒有理解清楚圖意。我們要把握這麼幾點。移走的用減法,划去的、打叉的也用減法。移進來的用加法,增加的、拿來的也用加法。
下面給大家提供了這份題目的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