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螞蟻在沙地中,我們在沙地上「畫地為牢」並註上水,螞蟻只能在我們所營造的小生態圈中繁衍。那麼它們是否會認為世界就這麼大,四處都是水?
人類會不會像螞蟻一樣,被高等生物操控著?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定性答案,和平行宇宙一樣,你沒有辦法證明它沒有,也沒辦法證明它有。就科學而言,它並不屬於科學範疇,因為科學要滿足可證偽性。如果拋開科學,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且細思極恐。
螞蟻的故事或許不夠深刻,我們再來說說大流《三體》中的另外兩個例子:神槍手與農場主假說,這裡稍加「修改」。
神射手假說
話說有一個神射手,在靶場打靶,槍法精湛,子彈打到一個平面的靶子上,每兩個彈孔之間都正正好好相隔10釐米。
在靶子上生活著二維的生物,二維生物中的科學家發現宇宙有一個「客觀規律」,每隔10釐米就會出現一個「時空漏洞(二維空間加一維時間)」,於是它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基於觀察與研究推算出了完美的定理與公式來擬合這種規律,並演變成一門學科,然而大量科學家窮極一生都無法窺探出「時空漏洞」形成的本質原因。殊不知它們所認為的科學方向只是三維神槍手的一次即興發揮。
想像一下如果神槍手換成四維生物?他打的每一槍,是四維在三維的投影,而人類就是三維生物,它們的10釐米,或許對於我們來是10萬光年。那麼人類發現的一些科學鐵律有沒有可能是高緯度空間的「即興發揮」呢?
農場主假說
比操控、影響科學更嚴重的是「圈養」。話說農場裡生活著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定時定點就會送來食物,久而久之一些火雞中的科學家發現了這個規律,便公布了出來:「每天11點,上帝都會賜予我們食物」,火雞們把這條鐵律信奉為真理,它們感謝上帝,感謝宇宙的美好。
直到有一天畫風突變,被餵得肥肥胖胖的火雞們沒有等到食物,而是被端上了感恩節飯桌。
「操控」宇宙最多的物質我們看不到
接下來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你是如何認清這個世界的?聽覺是聲音依靠介質震動傳播,嗅覺依靠氣體分子移動傳播,觸覺依靠機械刺激,視覺依靠接收光(電磁波)。每種感官都有相對應的接收器,如果你缺少接收器呢?
當你閉上眼睛,代表你關閉了視覺接受器,於是你的世界是一片漆黑。有一些人,天生就無法接收可見光,你把顏色說得天花亂墜,他也無法理解。
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某種物質,它數量巨大,隨處可見,即使是這樣,我們卻像「瞎子」一樣,完全接收不到它們?還真有,宇宙中人類已知的物質只佔據4%,而暗物質、暗能量佔據了96%。
科學家們知道暗物質、暗能量就在那,「操控」著天體的運動、宇宙的演化,然而即使利用太空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我們依然看不到它們。它們極有可能是是超脫於五官之外的物質,人類缺少對它們的接受裝置。
如果我們把人類比作「宇宙中的瞎子」,只能依靠五官來看到4%的物質。那麼宇宙中如果存在六官,甚至是七官的明眼人,它們能看到宇宙的一切,它們的科技與文明又會如何?瞎子如何與「正常人」對抗?
觀測的重要性
觀測是理論的基礎,歷史中伽利略率先發明瞭望遠鏡,而且注重實驗,所以他的眼界遠超當代人。大多數人知道第谷是天文學的鼻祖,卻不知道他的手工也是超一流的,他的筆記本中的一切數據都源於自製的一流望遠鏡,而克卜勒基於第谷的準確數據才有了三定律。哈勃擁有當時全球最大的胡克望遠鏡,發現了宇宙膨脹,糾正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描述下的動態宇宙。
換句話說這些科學泰鬥都擁有最先進的望遠鏡,面對廣袤的宇宙,普通人在他們看來和」瞎子「沒什麼區別。
降維打擊
如果暗物質、暗能量是四維空間在三維空間的投影,這個問題就遠不是再建十個「天眼」,或十倍"天眼"所能解決的,這是降維打擊。無論你在三維的賽道上如何努力,在高緯度的生物來看都是無用功。降維打擊的案例比比皆是,這裡不贅述了。
最後
三維生物真的毫無機會嗎?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存在更高維度的生物,開頭我們就說了四維生物是否存在,不可證偽,因此歸於科幻,沒必要瞎擔心。
曾經打破舊框,建立相對論的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對更高維度的突破,對於暗物質、暗能量的理解,遠不是舊道路上專研所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