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4月18日22時46分在東南印度洋(南緯51.10度,東經139.45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延伸閱讀
印度洋海嘯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範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的消亡邊界。 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測量到的強度則為芮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臺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三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10餘米,波及範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利亞及模里西斯、留尼旺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22.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並且死亡人數仍舊不斷攀升。
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中國地震臺網 百度百科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