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號大意,古代的瑪雅傳說中有13個水晶頭骨自帶Siri功能,還帶不少珍貴的資料。如果湊齊13顆頭骨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後來真的在中美洲發現水晶頭骨,與真人一樣。是美洲修仙人士手工磨成的。要是對頭骨輸入能源還能激活投影功能。此外頭骨還和外星文明搭上關係。外星人發現人腦很厲害,便仿製了幾個水晶頭骨,還塞了點老家的旅遊指南進去。這營銷號太貪了,又要玩玄幻也要玩科幻。幾分鐘時間內也能打自己臉。
危險,我的夥伴 1954
在水晶頭骨中最著名的是米切爾·海奇斯頭骨。1926年英國探險家兼作家F·A·米切爾·海奇斯與養女安娜·米切爾·海奇斯獲得了頭骨,記住他是一個作家,隨後代稱他為老米切爾·海奇斯。當時安娜爬上中美洲貝里斯的一座古老的瑪雅神廟,這座神廟早已在漫長的歲月裡被叢林侵蝕。在一個破碎的祭壇下,發現了古代世界最奇特的人工製品。一個完全透明的水晶頭蓋骨,雕刻精美,保存完好,大約是一個活人頭蓋骨的三分之二大。
近30年來,米切爾·海奇斯家族一直守口如瓶,直到54年老米切爾·海奇斯在他的書《危險,我的夥伴》中簡要地提到它。據稱這個頭骨有3600年的歷史,瑪雅祭司們把它當作死亡筆記來殺人。在她養父死後,安娜帶著這個所謂的「厄運之頭骨」週遊世界,它的神秘力量的流言也傳遍五大洲。
你不需要專業的知識也能分清真假,才怪,這次行不通了。謠言的真相是米切爾·海奇斯的水晶頭骨是現代的製作的,到目前為止所有被檢查過水晶頭骨全是假的。頭骨是一批的現代工業產品,而不是瑪雅文物。這是一種欺詐。
蘇富比拍賣行目錄 1943
那麼是誰給米切爾·海奇斯水晶頭骨。1943年10月,文物商人雪梨·伯尼最終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將這塊頭骨以400英鎊賣給了老米切爾·海奇斯。這也解釋了為何這個家族保守秘密長達30年後,才突然想起要寫水晶頭骨的書籍。
據伯尼說,它來自墨西哥,並與大英博物館的那隻水晶頭骨是同源的。36年米切爾·海奇斯的頭骨在首次向公眾亮相,當時文物商人伯尼將其帶到大英博物館進行研究,並將其發表在《人類》雜誌上。這個頭骨被拍照、測量,並與大英博物館的「阿茲特克」(Aztec)水晶頭骨進行比較。這是因為1933年到1943年十年裡商人伯尼一直在尋找冤大頭。之所以把頭骨帶到大英博物館進行研究,並不完全是出於學術目的,就是去推銷的,賣廣告的。然而,大英博物館並沒有選擇購買另一顆水晶頭骨。
大英博物館水晶頭骨
1881年大英博物館的頭骨首次出現在尤金·博班的巴黎商店。1885年文物商人博班將它作為阿茲特克文物在墨西哥城展出並試圖出售。這個頭骨被墨西哥博物館館長識破頭骨是水貨,這使得博班把生意搬到了紐約,在那裡成功地賣給了冤大頭。1898年大英博物館成功從冤大頭接盤,並從那時開始展出水晶頭骨。放心大英博物館並不孤單,還有一顆頭骨被收藏者買下,並免費送到了巴黎人類博物館。而商人伯尼認識同行博班,並可能與博班手中直接購買的。
博班在巴黎世博會中美洲文物展覽 全是假貨 1867
文物商博班並沒有進入叢林中的瑪雅神廟。他只不過簡單地從珠寶製造工坊批量購買了頭骨。製造商是德國所謂的「寶石工業之都」伊達爾-奧伯施泰因(Idar-Oberstein),這是一個田園小村莊,工匠在作坊裡切割寶石。
在1870年代,伊達爾-奧伯施泰因的工匠從巴西大量採購石英晶體,然後用來製作工藝品。博班離開時至少帶上了三顆頭骨,甚至可能多達十三顆由德國工匠雕刻而成的現代工藝品。在當時人們對古代文明十分感興趣,造假行業十分發達。
水晶頭骨的傳播離不開三人組的奮鬥。老米切爾·海奇斯一生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深海捕魚。至少寫了兩本書和許多關於釣魚的文章。把有關與魚的搏鬥的事寫的像是傳奇與史詩,但他把海上的故事玩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通常把這項愛好稱為「深海研究」,並通過在報紙發表巨型魚類、海怪和食人鯊的故事賺外快。
周末去一趟加勒比海群島度假,就能湊巧的發現失落的大陸和隱世的部落,或者探索了白人未曾見過的大陸,與鯨魚一樣大的魚搏鬥,不斷經歷致命的冒險。他的故事通常帶有震驚的發現和極度的危險,是一個老牌玄幻作家。他的養女學到點皮毛很正常。
20世紀50年代,老米切爾·海奇斯與加州文物商弗蘭克·多蘭合作,推廣和銷售稱之為「卡贊黑聖母」的藝術品,後來被證明是贗品。59年養父去世,安娜繼承父親的坑蒙拐騙,與商人多蘭開展一個吹捧水晶頭骨的項目。這直接產生了大批廣泛傳播的奇幻小說。
70年《顱相學》,認為這個頭骨屬於聖殿騎士團,由米切爾·海奇斯帶到中美洲貝里斯。可以這波操作很迷惑,聖殿騎士和瑪雅人搭上關係了。73年《安布羅斯·比爾斯和老米切爾·海奇斯與水晶頭骨》聲稱,1913年在墨西哥失蹤的秘密特工比爾斯和老米切爾·海奇斯一塊對戰反派並取得這個頭骨。後來,專門聘請小說家理察·加文創作了《水晶頭骨》,聲稱安娜自己在貝里斯的瑪雅金字塔中發現了這個頭骨。
理察·加文的水晶頭骨 1973
除了寫小說,在1970年代初期,商人多蘭對其進行臨時護理外加檢查。檢查後聲稱,它是被雕刻出來的,並且沒有使用金屬工具。除了在牙齒上進行機械研磨的痕跡外,找不到任何明顯的機械劃痕,並推測它可能被鑽石鑿成粗糙的形狀,並且通過特殊的方法實現了更精細的成型,研磨和拋光。在長達150到300年的時間內使用沙子磨啊磨。好傢夥自己當球員又當裁判。
最終,安娜通過一個權威的博物館,例如美國印第安人博物館的展覽,來合法化這件物品。館長多克斯塔德和安娜之間的信件清楚地展示了將具有爆款流量,但可疑性高的物品合法化的過程。在他們的信件中,互相拍馬屁以達到合作雙贏。館長能獲得大量知名度還有門票,而米切爾·海奇斯家族能取得頭骨合法性來坑蒙拐騙。
安娜的水晶頭骨與大英博物館的頭骨 1980
儘管這位館長長期對頭骨保持懷疑,但米切爾·海奇斯的頭骨依然在紐約展出了很長時間。1971年的展覽賦予了這個頭骨以前所沒有的合法性。在展覽和73年加文的小說出版之後,安娜開始了長期的詐騙生涯,它的非凡力量也被吹到越來越強大。
一直等到安娜死後才實錘頭骨的真假。2007年11月安娜的老公將文物帶到史密森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辦公室進行檢查。如果這個頭骨真的是來自瑪雅人,工具只能是尖石頭與木頭,晚一點才有銅工具。一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前哥倫布時代(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的美洲寶石技術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史密森自然歷史博物館做檢查 2007
通過對古代雕刻和現代雕刻的電子顯微鏡圖像的對比,可以看出明顯差異。用前哥倫布時代的工具雕刻出來的線條看起來粗糙,有輕微的彎曲,因為是手動推著一塊鋒利的石頭的運動。現代金剛石塗層旋轉切割工具切割出的直線是完美的。頭骨上一些痕跡表明使用的切削工具小於一毫米,這意味著它們必須是由鐵或鋼製作的,而且在其中一個牙齒雕刻部件上可以看到輪式工具的痕跡,直徑小於一毫米。反正瑪雅人是沒這製作水平的,不然也不用黑曜石大劍了。
瑪雅石灰石猴子頭骨
在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水晶頭骨背後的真相》中,法醫努斯對頭骨的複製品進行了面部重建。根據她的說法,所產生的面部是一個歐洲妹子。假設水晶頭骨是真實人類頭骨的複製品,古代美洲原住民不可能創造出它。
所謂的瑪雅水晶頭骨只不過是老米切爾-海奇斯、養女安娜和商人多蘭堅三人製作的騙局,別的製作者看到有流量也跟風罷了,這種人傳人現象把水晶頭骨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