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會是「60年來最冷冬天」嗎?「拉尼娜」原來從這裡誕生

2020-12-03 騰訊網

早在入冬之前,"2020將現極寒天氣"、"今年將迎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消息就在社交網絡熱傳,銷售各種防寒服裝用具的商家也趁機推波助瀾。那麼,今年會是傳說中難得一遇的寒冬嗎?

說起來,關於今年是寒冬的消息並非毫無根據,其來由在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早前,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整個冬天,拉尼娜現象的概率或達到75%。而日本氣象局更是對外公布,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其中有90%的概率會貫穿北半球的冬季。這一現象,很可能會影響到我國的冬季氣候。正如2007-2008年冬季,因中等強度的拉尼娜,我國南方遭受了大範圍的低溫雪災。

"拉尼娜"何以會有如此大的威力?一切要從太平洋上的一對"孿生姐妹"說起……

無論什麼季節,太平洋總是被太陽炙烤著。由於地球的傾斜,也就是地球自轉軸傾斜23.5度,太平洋北部在北半球的夏天受著炙烤,南部在南半球的夏天受著炙烤,而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海域則終年如夏。

當熱量照射到海面上時,一開始,海水的升溫很慢,等到長時間吸收熱量後,海水會儲存這些熱量。由於液體具有流動性,海水還會把捕捉到的熱量向四周傳遞,而且是三維方向的傳遞。在洋流和海風的影響下,海水一面把這些熱量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線性傳遞,一面通過所謂的溫鹽環流把熱量向下方縱深傳遞。由於太平洋是目前世界上最寬、最長、最深的海洋,它所能容納的熱量是不可想像的。這些儲存的熱量又繼而暖化了大氣,尤其是太陽光照最強烈的南北回歸線之間和赤道一帶。

大量的熱量使得海水蒸發,變成溫暖上升的氣體,在空中凝聚成不停翻滾的巨大雲團。隨著暖空氣上升,雲層下方的氣壓自然就會降低,較重的冷空氣就從南邊和北邊湧過來,進入低氣壓區。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這些冷空氣大致也向西移動,導致北方的空氣去了西南,南邊的空氣去了西北。科學界習慣上根據風颳來的方向來給風命名(洋流則是根據其去向命名),這種持續向海面運動的冷氣流就成了著名的信風(又稱貿易風):北半球吹東北信風,南半球吹東南信風。

這一地區中進行著很多活動,是世界氣候變化開始的地方。這裡既是信風吹拂的地方,也是潮溼、悶熱、平靜的赤道無風帶所在之地,即所謂的熱帶輻合帶。這裡是所有旋風、颶風、颱風誕生之所,是所有季風形成之地。

這部分太平洋屬熱帶海域發生著一系列奇特的大氣和海洋現象,現在看來似乎正是世界氣候循環中颶風的預兆及其形成的關鍵。

長期以來,這種海洋現象的最初表現是漁業突然出現異常。早在16世紀末,秘魯北部欽博特的漁民出港捕魚時,都會仔細記錄當地魚類數量的變化,因為他們的生計依賴於海洋的情況。

欽博特曾被稱為"世界鯷魚之都",因為距離它僅僅20英裡的冷水海域,盛產大量體型小巧、風味濃鬱的銀色鯷魚。但欽博特的漁民們發現,鯷魚的數量存在波動。有一個大致的規律:每隔五六年,常常是在十一二月的時候,鯷魚會幾乎消失不見。前一天還能見到銀光閃閃的魚群四處遊弋,後一天就只剩了藍色的海洋寂寂無聲。

鯷魚的消失是經濟上的災難,而之後引發的一連串死亡和缺位則讓整個事件變得更加詭異不祥。由於這種現象總是發生在聖誕時期,漁民們給它取了一個帶有黑色幽默的名字:厄爾尼諾(El Niño),意為"聖嬰"。

厄爾尼諾這個詞於19世紀末首次出現在英語中,但並不是指漁民們的這種不幸,而被用來描述海下的洋流變化。洪保德海流(Humboldt current)是太平洋環流的一部分,這股寒流有時會受到神秘的阻礙:一股突如其來的暖流會從赤道下來把它代替,或把它擠至遠離海岸。洪保德海流中攜帶的營養物質因此無法向上運動,鯷魚沒了食物,便遊去了其他地方。於是,鯷魚從秘魯消失,秘魯漁民們只能望洋興嘆。

(厄爾尼諾,圖片來源於網絡)

早先,厄爾尼諾僅僅是指這種洋流變化,導致海水的異常升溫。直到2世紀中葉,海洋學家和氣候學家們意識到還有一個規模更大、更加重要、影響著整個太平洋的氣候現象,秘魯附近的這種洋流變化其實只是其中一個表現。有很多人參與到了對這一現象的研究之中。其中之一是英屬印度官員吉爾伯特·沃克(Gilbert Walker)。1924年,他靈光乍現,揭示了氣象學一大隱秘,幫助太平洋獲得了世界天氣變化肇始者的名頭。

沃克熱愛印度,於是被任命為印度各天文臺的總指揮後,他花了20年的時間試圖找出預測雨季的數學方法,雖然沒能成功。對雨季的研究促使他在後來的退休歲月中獲得另一項毫不相干卻更具有全球性意義的大發現。

沃克喜歡收集恆河沙數般浩繁的氣象數據,他收集了當時英帝國各個領地幾十年來的天氣記錄,並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從而能毫無爭議地指出秘魯海岸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實際上只是一個縮影,其背後是一系列巨大的、影響整個太平洋的氣候規律。這些規律實際上是一些成對的鏡像,也就是說,在大洋的一邊和另一邊、一個季節和另一個季節、一個時間段和另一個時間段中總是出現全然相反的氣候表現。

某一處的海水變暖會導致另一處的海水降溫。在一段時間裡,秘魯海域由於厄爾尼諾使海水升溫導致魚類減少,那麼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當地海水又會降溫,魚類重歸豐富,這被稱為拉尼娜現象(La Niña,反聖嬰)。大洋一邊發了洪水,另一邊就會出現乾旱。天氣的變化和人們的應對方式都具有周期性。有的時間段裡旋風很多,有的時間段則很少。有些年份裡印度的雨季完全沒有出現,結果農田被烤焦,作物枯萎;在另一些年份,夏天的雨量卻又十分充沛。荒年後接著豐年,沙塵漫天的夏天后接著五穀豐登的秋天,富饒和荒蕪總是相伴而生,和平與動蕩常常接踵而至。太平洋之中是這樣,太平洋沿岸也是這樣,甚至全球都是這樣。

(拉尼娜,圖片來源於網絡)

沃克宣稱,造成太平洋中這些規律性而又戲劇性的氣候變化的原因,一定是高空大氣層中反覆運作的某種機制。之後多年的測量數據證明,沃克是完全正確的。

為了紀念他,他所發現的這種太平洋兩側的大氣規律後來被命名為沃克環流。正是這一機製作為動力源,造成了熱帶太平洋廣泛出現的高壓與低壓、熱與冷、溼與幹、風暴與平靜交替的現象。沃克自己把它命名為"南方濤動"。

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按照英文縮寫統稱ENSO,是現在公認的地球上最重要的氣候現象。如果太平洋真是世界氣候變化的發動機,那麼ENSO就是給這個發動機提供動力的渦輪,沃克環流則是讓渦輪轉動的力量根源。

"拉尼娜通常會對全球溫度產生冷卻作用,但這種作用也可能被溫室氣體在我們大氣中捕獲的熱量所抵消。"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說。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影響我國 (包括東亞地區)冬季氣候的因素相當複雜,拉尼娜只是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而且每次拉尼娜的影響也並不相同。除了拉尼娜事件外,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森林植被的覆蓋情況等也會影響我國冬季的氣溫變化。

因此,從科學的角度,即使有「拉尼娜」效應,也無法確定今年冬季是寒冬還是暖冬。

end

文:西蒙·溫徹斯特(Simon Winchester)

圖文:《太平洋的故事》、網絡圖片(侵刪)

相關焦點

  • 今年會是"60年來最冷冬天"嗎?「拉尼娜」原來從這裡誕生
    早在入冬之前,"2020將現極寒天氣"、"今年將迎60年來最寒冷冬天"等消息就在社交網絡熱傳,銷售各種防寒服裝用具的商家也趁機推波助瀾。那麼,今年會是傳說中難得一遇的寒冬嗎?
  • 2020年又是拉尼娜年?今年冬天會偏冷嗎?
    最近,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了一則消息:10月份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持續發展,預計今年秋冬季將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而網絡上的傳言也層出不窮:"60年最冷冬天, 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已闢謠)等一度瘋傳,那麼事實情況如何?拉尼娜是咋回事?對氣候有怎樣的影響?今年會是極寒的冷冬嗎?
  • 拉尼娜要來 今年真的會迎來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
    玩笑歸玩笑,但關於「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的話題接二連三出現在網上,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辭:「一切和拉尼娜現象有關」!就2000年以來發生的5次拉尼娜狀況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區偏低2℃以上。問題3:冬季冷暖由誰決定?今年會迎來一個偏冷的冬天嗎?僅靠拉尼娜就能決定冬天的偏冷或偏暖嗎?
  • 拉尼娜來了?深圳會經歷「60年最冷冬天」嗎?
    關於拉尼娜的信息也在朋友圈刷屏,諸如「60年最冷冬天」的說法廣為傳播,很多小夥伴因此認為今年的冬天會是冷冬。且不論今年是否會是60年最冷冬天,先來看看「暖冬」「冷冬」究竟如何判別?2000年以來,深圳出現過5年的冷冬,出現11年的暖冬,正常年份4年。國家氣候中心近日也發布消息,預計今冬將形成拉尼娜事件,那麼拉尼娜到底是什麼呢?今年冬天大家真的會被「冷哭」嗎?
  • 今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嗎?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小女孩,聖女」的意思,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同時也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 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 2020冬天是60年最冷的嗎
    導語:前些日子,關於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好不容易專家出來闢謠了,但如今12月臨近,風雪襲擊,大家又開始傳這一說法了。不過,天氣多變,還是需要實時進行分析了解。那麼,根據最新專家分析,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到底2020冬天是不是60年最冷?一起來了解。
  • 2020年冬天會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拉尼娜:赤道海溫異常偏冷現象
    最近小編看到很多視頻傳聞拉尼娜現象出現,今年冬天會是最冷的冬天,那麼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呢?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了呢?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最冷的冬天呢?小編帶你一起了解。首先,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聖女」的意思,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同時也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
  • 2020冬天是60年最冷嗎 2020年冬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年
    導語:冬天就要來了,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今年貌似冷得比較早,尤其國慶節那會兒,比往年要冷許多。於是有人開始擔憂,是不是冷冬要來了?另外,網上還有人說,將會是60年來最冷的一年,那麼,實際上2020冬天是60年最冷嗎?到底2020年冬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年?一起來了解。
  • 拉尼娜「入冬」了!60年最冷冬天要來,是真的嗎?與08年一樣嗎?
    但是作為正常的氣候現象來說,拉尼娜現象無論出不出現,如今的氣候波動也是在逐步增加,所以到底冷還是熱,我們通過氣候變化來分析下就行。2020年拉尼娜與和2008年影響一樣嗎?但是這裡需要多說一點的就是,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之下,海洋區域的對流活動更為活躍,有利於熱帶氣旋活動,只要有空間出現,那麼形成熱帶氣旋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無論一年之中的什麼季節,都是有利於熱帶氣旋的發展,海洋區域與我們陸地區域完全不一樣。同時再次強調一下,按照趨勢來看,我國今年是不會出現2008年的情況。拉尼娜現象影響嚴重嗎?什麼時候結束?
  • 2020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嗎 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
    導語:11月底,我國北方各地迎來顯著的雨雪天氣,那些關於「最冷冬天」的話題又再一次被人們拿出來討論。因為有些地方冷得比較異常,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將是最冷的一年冬天。但實際上,2020年是最冷的一個冬天嗎?你覺得今年是60年最冷的一年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 權威丨拉尼娜來了?「今年將迎60年來最冷冬天」?氣象專家有話說……
    所以 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社交網絡上都出現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 #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等話題內容 "
  • 「拉尼娜」現象已經確定,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真的要來了嗎?
    相信關注此事的人已經注意到了,在近些日子裡,有一種說法聲稱,由於「拉尼娜」現象已確定,很可能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就要來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2008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真的要來了嗎?  在2008年,我們遇到了大範圍的低溫、雨雪、冰凍等一系列糟糕的天氣,觀測數據顯示,在當時也確實出現了「拉尼娜」現象,但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的那次「拉尼娜」現象並不是最明顯的。
  • 「60年最冷冬天」要來了?氣象專家這樣說…
    年最冷冬天」要來了! 「根據氣象學專家分析,2020年有可能成為2008年以來最寒冷的冬天」「『拉尼娜現象』持續升級,專家表示今冬明春恐多有暴雪,今年可能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
  • 氣象專家闢謠「所謂60年來最冷」冬天 拉尼娜事件的影響有哪些?
    正在發展中的拉尼娜是幕後推手嗎?拉尼娜的出現和維持會讓今冬異常寒冷嗎?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袁媛就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廣為流傳,而且言之鑿鑿。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導讀: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這不,在十一黃金周的時候,我國北方出現了大範圍下雪,就有人提出今年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眾多巧合讓人出現了有如此說法。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導讀: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今年天氣有點奇怪,有很長的梅雨季節,到了7月份又是很熱的三伏天,並且今年是超長四十天的伏天,三伏天過去後又是到了秋分,據說今年是百年不遇的最早秋分節氣,是從1896年以來最早的,這不,在十一黃金周的時候,我國北方出現了大範圍下雪,就有人提出今年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眾多巧合讓人出現了有如此說法。
  • 60年以來最冷冬天已成定局?拉尼娜將達到巔峰,南方或迎來降雪!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2020年全球各地都出現高溫,沒想到下半年拉尼娜到來後,整個地球氣候再次發生變化,讓所有都在懷疑今年究竟是冷還是熱,從9月份開始氣象學家開始密切關注拉尼娜的變化,甚至還有傳言稱今年可能是60年以來最冷冬天,隨後專家們頻繁出面闢謠,沒想到近段時間我國各地再次出現寒潮,讓所有人凍慘了,今年60年以來冬天或許會成真!
  • 活久見,北京創近54年來最冷早晨,60年來最冷冬天是真的?
    例如北京,在1月7日6時間,出現了-19.5℃的氣溫,這成為了1966年3月份以來最冷清晨,也就是創下了近54年來最冷的早晨,同時體感溫度肯定比監測的溫度更低,中心城區在-15至-20℃之間,並且還有風,所以更加的冷,真的是活久見。當然如今的冷空氣還在持續的南下,廣東,廣西, 福建等地也在進入到降溫的區間之中,包括海南也要出現斷崖式的氣溫下降。
  • 2020年會是「60年最冷冬天」嗎?(附氣象局回答)
    2020年會是「60年最冷冬天」嗎?氣象局預報員陳潛針對網上謠傳的60年最冷冬天,中國氣象局已進行官方闢謠,今年的確已進入拉尼娜狀態,但前期全國大範圍降溫與拉尼娜沒有必然聯繫,拉尼娜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不過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我們綜合廣東省、深圳市的氣候會商意見,預計今年秋冬季我市前暖後略偏冷,空氣乾燥,可能出現持續一周左右的寒冷天氣,最低氣溫
  •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中國氣象局闢謠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10月11日,中國氣象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表示,「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