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0年運動品牌中最大的黑馬,lululemon(露露樂檬)市值暴漲,成為僅次於耐克的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最近,它成為了健身房裡的寵兒,也成為了包裹大腿的秋褲代替品。但沒想到的是:跟隨露露樂檬市價一起上漲的,還有健身房炫富之心。
作為野練一族,很難理解在健身房不比身材比衣服的心態。這大概和大馬路上比冬天誰穿得更短是一樣的吧,但轉念想想又不妥,1000塊的露露樂檬會讓大腿更細嗎,還是會讓身體上的暖肉消失,健身房是鍛鍊的地方,不是炫富的地方吧?
百思不得其解之後,站在大街上賞雪的我終於明白了。1000塊的露露樂檬與20塊的秋褲相比,並沒有區別,只不過穿上去之後,大腿上的贅肉會在炫富的滿足心理中隱形消失,就如同鴕鳥把頭藏進翅膀下,就以為危險已經消失一樣。
炫富心理背後的暈輪效應
炫富,從根本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以達到自我愉悅的目的。比如我5歲的兒子班上,學習不好的同學,會經常炫耀自己的智能鉛筆盒,以達到使人忘記他成績差的目的,轉而在其他方面完成對自我的崇拜滿足。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效應,叫做暈輪效應,指在人際交往中,人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認知的障礙。健身房作為一個鍛鍊身體的場所,主要是為了保持健康體魄和減肥,身材的好壞才該是主要矛盾,但不言身材只言1000塊的健身服,目的是為了遮掩主要矛盾,以在其他領域完成反擊,自欺欺人。
暈輪效應有三個致命缺點,以點代面、東拉西扯、絕對偏見。
以點代面莊子《逍遙遊》開篇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如果在此停下,那就只能知道北邊水裡有隻特別大的魚,它能幹嘛,莊子寫這個是為了什麼?一概不知!
如果不通讀,只滿足於此,就是一葉障目,不知鯤鵬萬裡了。
炫富心理也是如此,只知健身服1000塊,不知身材成反比。只捕捉到事物的個別特徵,以個別推及一般,不過是盲人摸象,不切實際。
東拉西扯是指把 "並無" 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比如在馬路上,看見一個女孩兒的背影特別美,尤其是她穿了1000塊的緊身衣,那便在主觀上認定:這女孩兒是個美女,應該主動去搭訕。
而事實是,走到正面才發現女子是「如花」。從片面的印象中,想像出自以為完美的畫面,以支配自己的行為:穿1000塊緊身衣,我就是富有,身材也會變美。無異於異想天開。
身材好的人,哪怕穿20塊的秋褲,依舊可以展示自己的大長腿,衣服只是包裝,重要的是內在。
絕對偏見炫富的可怕之處,並不在自己的得失,而是這種心理如同癌細胞一樣,有同化、吞噬的功能。
「我穿露露樂蒙緊身衣、瑜伽服、瑜伽褲了,你們呢?都沒有吧,太low了!」這才是炫富者的內心之語,從自我麻痺中,轉而成為一種標杆。
最後的結果就是質問,「我都穿1000塊的瑜伽服了,你們穿得都是2、30的秋褲?」當這種質問到達聽者的心裡,就又變味了。炫富誰不會,何況也就1000塊,你能穿得起,別人就不行?
至此,整個健身房都是露露樂蒙了,受主觀偏見的影響和支配,衣服被同一化,成為絕對:只有穿露露樂蒙,才配進入健身房。
這便是健身房的暈輪效應,沒達到全體同化之前,健身這個主要功能會被閒置下來,也就是說,去健身房就是為了比衣服,誰的身材如何變得不再重要。
這種現象是極端可怕的,到最後,不只是健身服,可能內衣內褲都會被同一化,而這背後的受益者是誰呢?沒錯,露露樂蒙品牌服飾!
健身房成為露露樂蒙品牌服飾的廣告牌
當品牌代理商打著炫富的名義進入健身房,那麼這件商品會不會火已經成為必然。他們完美利用了健身者的虛榮心和趨同心理,以致於即使知道1000塊的瑜伽服和20塊的秋褲,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也會在圈子內的攀比中滿足自己的「不自卑」心理。
前幾年微商興起時,大多數是從熟人下手(所謂的殺熟策略),當初礙於情面,也曾買過400塊的香皂和100塊的襪子,雖然最後都扔了,也沒感到多心疼,但感情依然淡了。
我拿你當兄弟,你賣我肥皂?
露露樂蒙這一手營銷,依然走的是微商的老路子,在小圈子中使用暈輪效應,帶動主流市場消費。但這樣的計謀為何能屢試不爽呢?
依然是炫富心理導致的,可以稱之為趨富心理。與炫富不同,「趨富者」最開始是處在被動位置的,有足夠的選擇機會和時機,也有足夠理智的頭腦。
但人云亦云的影響力是可怕的。
2018年,我的表姐準備和處了10年的對象結婚,但在又一次家庭聚餐時,表姐的表妹看上了那個男的。私下也加了聯繫方式,多次試探發現男人對表姐那是一片痴心,本來小女孩兒準備放棄了。
但誰知男人將這件事告訴了表姐,表姐去小女孩兒家裡大鬧半天,臨走甩下一句:「想挖牆腳,你還嫩了點!」
小女孩兒也不是省油的燈,立馬在親戚間傳起流言蜚語,說男人對她圖謀不軌,還準備對她霸王硬上弓。
這下事情就大了,小女孩兒自己說沒事兒,但所有親戚都說,表姐最終也就信以為真了。
當一種謊言成為常態,那留給真相的機會就不多了。
鑽石的真愛謊言,甚至成為了一種傳統和風尚,這誰能說得清呢。
綜上所述,1000塊的健身服並沒有多大的炫富能力,只不過是簡單運用心理學效應,組織的一場營銷手段,但保不住就會有人按耐不住而爭相購買。20塊的秋褲和1000塊的緊身衣,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都是為了包裹修長而優美的大腿,只不過一旦貼上炫富的標籤,性質也自然不同了。
健身房成為品牌的營銷地,本身就是悲哀的,為了鍛鍊而去的健身者,無疑被當做韭菜!而其主要功能,卻顯得微不足道。
1000塊炫的不應是健身服代表的所謂富有,而該是為身體健康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