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半人半魚生物:鮫人淚化珍珠 海人魚貌美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中國古代半人半魚生物:鮫人淚化珍珠 海人魚貌美

2016-02-19 14:47:41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6年02月19日 14:47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 

  漢畫像中的人魚

  陵魚,據明刊本《山海經繪圖全像》

  《西楞魚圖》左為男魚,右為女魚

  盛文強

  編者按:書鄉周刊記者和「海洋文學」作家盛文強在訪談中,聊到了正在熱播的周星馳電影《美人魚》。他認為《美人魚》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較為可觀的人魚傳說,與舶來的人魚故事相映成趣。盛文強特為本報提供了兩篇新創作的「美人魚」考釋,以饗讀者。

  哪本書的人魚最多?

  最為密集的人魚形象來自《山海經》,比如《山海經·海內北經》載:「陵魚人面手足魚身,在海中。」郝懿行注曰:「查通奉使高麗,見海沙中一婦人,肘後有紅鬣,號曰人魚,蓋即陵魚也。」海上見聞的注入,使人魚的形象不斷豐富,而這些傳說的源頭,都指向了《山海經》,可見這部古書的輻射作用。《山海經》中還有人魚、赤鱬、氐人、互人等人面魚身的怪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魚,這裡的人魚,指的應該是鯢魚,即俗稱為娃娃魚的大型兩棲動物,《山海經·北山經》記載了人魚的特徵:「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

  人魚「音如嬰兒」,可使我們想到娃娃魚類似嬰兒啼哭般的鳴叫,而鯢魚健碩的手臂,圓鈍的頭顱,還有搖曳的長尾,再加上嬰兒般的啼鳴,都給先民帶來了半人半魚的錯覺,《山海經》中的人魚形象多半來於鯢魚,比如《山海經·大荒西經》提到的「魚婦」具有死後復活的神力:「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甦。」魚婦的狀態似在半枯半榮之間,而且「死即復甦」,這可以看做是娃娃魚的冬眠習性在神話中的反映,「死」即冬眠,「復甦」即醒來。死而復甦的故事對先民來說無疑是有吸引力的,在先民眼中,死後復甦是值得羨慕的神通,似乎跳脫了生死界限,遊弋於生死之間。因此後世墓葬中常用人魚形象的紋飾,以寄託墓主人永生的願望。

  河伯也是人魚

  在漢民族的神話中,河伯也是人魚的形象,《尸子》載:「禹理水,觀於河,見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圖,而還於淵中。」《博物志》亦載:「昔夏禹觀河,見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所謂的河精,也就是河伯,是中國神話中的司水之神。大禹治水,河伯獻出河圖,旋即回到河中,短短的出場時間,只留下一個半人半魚的模糊身影。河伯名叫馮夷,又名冰夷,《清冷傳》認為馮夷服了仙藥才入水中為仙人:「馮夷,華陰潼鄉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酉陽雜俎》說得更加直接:「冰夷人面魚身。」在古人的想像中,水中之神必要人面魚身,才符合水神的身份,畢竟那時的水域內,仍是魚的世界。

  眼淚化成珍珠報恩的鮫人

  《搜神記》中又記載了一種生活於南海的鮫人:「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鮫人故事也流布甚廣,鮫人織成的「鮫綃」入水不溼,是難得一見的至寶,《述異志》稱之為絞紗,而且價值不菲:「南海出絞紗,泉室潛織,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陸遊《釵頭鳳》一詞中說「淚痕紅悒鮫綃透」,也是用的鮫人典故。鮫人哭泣的眼淚,則能化作明珠,更被後世的野史所津津樂道,《博物志》中甚至演化出了「鮫人報恩」的故事母本:「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看,鮫人從海中出來,居然借住在百姓家中賣鮫綃,臨別時,問主人要了一件器皿,對著器皿哭泣,於是眼淚化作珍珠滿盤,作為答謝主人留住的禮物。蒲松齡甚至寫到了一個「海中市」,四海鮫人都在這裡互相貿易,交換珍寶。鮫綃和明珠價值連城,可看作是對海洋財富的一種誇飾般的想像,而鮫人成為這些財富的持有者,令人心馳神往。

  四肢兼有的「海人魚」

  還有一種人魚傳說,似與「半人半魚」的人魚外貌大有不同,這種人魚被稱為「海人魚」,是四肢兼有的海中類人生物,林坤《誠齋雜記》:「海人魚狀如人,眉目口鼻手足皆為美麗女子,無不懼足,皮肉白如玉,灌少酒便如桃花,發如馬尾,長五六尺,臨海鰥寡居多取養池沼。」這裡出現的海人魚,是一種與人幾乎完全一樣的生命體,幾乎看不到魚的特徵,而且是「美麗女子」,所以沿海地區的單身漁民多抓來這種人魚養在池沼裡,以備不時之需。清代生物學家聶璜在《海錯圖》中也記了與之類似的「四肢俱全」的海人魚:「人魚其長如人,肉黑髮黃,手足眉目口鼻皆具,陰陽亦與男女同,惟背有翅,紅色,後有短尾及胼指與人稍異耳。」聶璜所記的海人魚,有些細節還保留了海洋生物的蛛絲馬跡,比如背後的翅(鰭),手指間的連蹼,這些細節,昭示著海人魚來自海底世界。至於海人魚是否存在,至今仍是一個謎,海人魚的記載多來自兩廣一帶的民間傳說,疑為南海鮫人故事的延伸。

  堪與安徒生童話媲美的中國人魚戀

  《聊齋志異》中還有一則《白秋練》,說的是魚化為人,與人相愛的故事,與安徒生的故事最為接近。故事的男主人公慕蟾宮是商人之子,有文才,在船頭吟詩,被白鱘精白秋練看中,幾經波折,二人終成眷屬。白秋練還保留著魚的生活習性,隔三差五需要所出生之湖的湖水浸泡,才能保持生命活力,於是慕蟾宮舉家遷到了湖畔居住。就像童話故事裡說的一樣,他們幸福而又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古老的人魚故事,終於脫離了神秘和玄奇的窄門,在後世文人的再度創作中變得有血有肉,白秋練也成為中國美人魚中最為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

相關焦點

  • 鮫人「真的存在?除了1962年的古巴「人魚「,原來我國早有記載!
    不論是我國還是西方國家,一直都流傳著美人魚的傳說,我國也存在著這樣的傳說,那便是鮫人。東西方有著極大的文化差異,但在兩者的文化中都出現了人魚的身影,是否意味著世界上真的存在人魚呢?1962年,古巴海洋中的人魚有人認為,人魚並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的生物。
  • 南海鮫人?傳說?可為什麼頻頻捕捉到?——探尋人魚傳說之謎
    古人言「南海有鮫人,織水為綃,墜淚成珠」。西方也有人魚公主的故事。傳說在一望無際的大海深處,有著一個由美人魚統治的國度。國王有幾個如花似玉的美人魚公主,她們都渴望著成年後浮出水面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關於人魚的故事並不止這一個,還有用歌聲吸引人類,在吃掉的神話傳說。人魚在古代中國被稱為鮫人。鮫人,又名泉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隨著鮫人一次次地被發現,有鮫人的傳說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怕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傳說鮫人會坐在海中的巖石上面哭泣,其的眼淚會化成一顆顆閃亮而又珍貴的珍珠。
  • 傳說中的神秘生物「鮫人」,是否真的存在?中國很早就有記載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海洋的好奇心那是有增無減的,畢竟海洋是真的美,而且充滿了神秘感,而對於海洋也有很多的說法,其中聽到最多的就是海洋中是存在美人魚的,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關於人魚的傳說一直都存在,只不過中國稱之為鮫人,而西方則稱其為美人魚,在地域迥異的東西方,竟然能夠同時產生相似的傳說。
  • 民間傳說:中國傳說生物之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與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相似。早在幹寶的《搜神記》中就有記載,南海郊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傳說中鮫人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溼的龍綃,她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
  • 黑鱗鮫人存在嗎?活著的樣子肯定會嚇著你!
    黑鱗鮫人,即傳說中的「美人魚」,在中國傳說中,美人魚性善,不能發聲。鮫人性惡,可吟唱魅人。海中鮫人的油膏,不僅燃點很低,而且只要一滴便可以燃燒數月不滅,古時貴族墓中有以其油脂作為萬年燈的,在古代傳說中,東海鮫人其性最淫,口顖嗜血,都聚居於海中一座死珊瑚形成的島嶼下,那島下珊瑚洞,洞穴縱橫交錯,深不可知,那裡就是人魚的老巢,它們在附近海域放出聲色,吸引過往海船客商,遇害者全被吃得骨頭也剩不下,捉到活的黑鱗鮫人,將其宰殺晾乾,灌入它的油膏,製成長生燭,價值金銖三千。
  • 1962年的古巴「人魚」,我國史書中的記載,難道「鮫人」存在嗎?
    1962年的古巴「人魚」,我國史書中的記載,難道「鮫人」真的存在嗎?海洋對於人類而言神秘莫測,人類永遠不知道在海洋深處隱藏著什麼恐怖事物,即使豐富的探險家不敢輕易踏入海洋半步,在科技扶持下,人類已經成功進入到海洋7000米深處,發現了很多稀奇古怪生物,目前人類對於海洋了解僅僅只有5%左右。說起海洋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美人魚存在,在我國有很多關于美人魚的傳說,不過我國把美人魚稱作鮫人,在海洋深處是否有鮫人的存在呢?美人魚被發現?
  • 《山海經》中記載的鮫人:有四足,其聲如嬰兒,人魚真的存在嗎?
    《山海經》鮫人圖人魚是古代先民最為原始的記憶之一,通過對文獻以及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證明:至少在8000年以前的先民就有關於人魚的傳說和圖騰崇拜人魚最早被華夏先民稱為「鮫人」。同樣,在《山海經》中,人魚也是出現頻率較多的一中傳說「異獸」,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古老海域中的神秘人魚「東方鮫人」鮫人圖
  • 中國鬼怪系列之東方美人魚「鮫人」
    中國鬼怪系列之東方美人魚「鮫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不少經典神鬼典籍如《山海經》和《淮南子》中都紀錄了不少千奇百怪的神秘事件或者是奇異物種
  • 鮫人的真正來歷是什麼
    黑鱗鮫人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鮫人。鮫人主要以魚類為食,輔以海中可食植物。鮫人生活在海中,少數與海相通的大河大湖包括地下湖中也有少量鮫人,主要看水的深度與水質。鮫人不願在不潔的水中生活。出處為《山海經》,《述異記》等。
  • 塵封已久的「人魚事件」,1962年鮫人被美國抓獲,留下了後代?
    在古代的時候,美人魚被古人稱為鮫人。在南海,有人聲稱見過鮫人,民間也流落著很多關於鮫人的傳說。南海鮫人也是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的謎。1990年4月,《文匯報》曾經發表過這樣一篇報導:一個科學家正在想方設法的查找一個三千年前的美人魚的木乃伊的由來。在索契城外的黑海岸邊附近的一個墳墓裡,一群建築工人發現了美人魚,她長著人的頭魚的尾巴,皮膚黝黑,身高約為一米七三。
  • 58年前蘇聯美人魚事件:人魚如果存在,按照進化論,應該長啥樣?
    《拾遺怪談》系列專欄第005篇:美人魚歷史九點半 | 文東西方的歷史中,都有關于美人魚的神話傳說,中國或稱「人魚」、「鮫人」,一種人身魚尾的神秘水生動物。中國的美人魚,或稱鮫人,則略有不同,《搜神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鮫人的眼淚不但能化作珍珠,鮫人的油由於燃點極低,且一滴可燃燒數日,因此還被中國古人拿來作為長明燈的油料,相傳秦始皇陵中,就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 黑鱗鮫人真的存在嗎?
    黑鱗鮫人,就是我們常說的「人魚」。很多人都把它當成神話傳說,但是大量的史料記載,又不得不讓我們懷疑,也許真的有「人魚」這一物種存在。西方航海傳說中的美人魚,往往是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魚的形象。但是我要說的是中國史料記載的「人魚」。根據《搜神記》《博物志》的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這裡對鮫人的描寫略微簡單,就說它們像魚一樣居住在水裡,甚至會織布。它們只要流眼淚,就會變成珍珠。
  • 傳說中的人魚燈真的存在,就在秦始皇墓內,人魚出處至今無法解釋
    這裡的人魚膏,就是以人魚脂肪做的燃料。由於秦始皇墓沒有被打開,所以人魚膏究竟是什麼,沒人知道。有專家猜測說《史記》人魚膏是深海中的鯨魚脂肪,也有人說是娃娃魚的脂肪,甚至還有人說,人魚就是《山海經》中記錄的鮫人。《山海經》所記載的有名字的魚多達50餘種。
  • 《山海經》裡的人魚,是腦洞大開,還是確有其物?
    在華夏上古三大奇書之一的《山海經》中,對於人魚就有著詳細的描述和畫像,而且《山海經》描述的人魚物種不止一種,氐人、赤鱬、陵魚、鮫人等異獸都有人魚的特徵。今天給大家講講,《山海經》裡的人魚傳說。《山海經》關於陵魚的畫像但是在《山海經》裡也有魚尾人身的人魚——鮫人。在《山海經·海內南經》當中記載著:「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在鬱水南。註:雕題,黥涅其面,畫體為鱗採,即鮫人也。」
  • 古書中記載的「鮫人」是不是真實存在過?
    1、鮫人有什麼傳說在《搜神記》中是這樣描述鮫人的:「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南海郡之外的大海中,生活著一種鮫人,如魚一樣住在水中,她們不停紡織著。哭泣時,她們的眼睛裡能流出珍珠來。
  • 鮫人來自於消失的大陸亞特蘭蒂斯?
    近年來,關於鮫人的話題逐步出現在大眾視野,世界各地發現了許多疑似鮫人的化石。何為鮫人呢?說白了就是美人魚,人首魚尾,在影視劇中,它們多以女子身份出現。在我國,最早記述鮫人的事幹寶的《搜神記》:「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也就是說,他們生產的鮫綃,入水不溼,他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傳說鮫人貌美善歌,織水為綃,墜淚成珠。發色深藍,壽命是人類的十倍左右。
  • 40年前中國捕撈的究竟是什麼生物?難道真是美人魚?科學家揭開真實...
    中國最古的博物志《山海經 海內南經》如此記載著:「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鬱水南。註:離耳,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題,黥涅其面,畫體為鱗採,即鮫人也。」
  • 「人魚膏」是什麼?為何秦陵地宮的燭火千年不滅?
    在公元前210年的時候,秦始皇離世之後就一直有記載說:在秦始皇的宮殿裡面還有一種叫做「人魚膏」的東西。在司馬遷的猜測裡面,這種東西能夠燃燒很長的一段時間,具體是能夠燒多久就不清楚了,據說這人魚膏能夠燃燒上千年都不熄滅,不過這種說法大家都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大家憑空捏造的。在很多的記載裡提及到的人魚究竟是什麼品種?
  • 揭秘80年代南海「人魚」事件:美人魚真實身份或與海底文明有關?
    傳說我國南方的深海裡居住著一種半人半魚的生物,稱為鮫人,別的地方稱作美人魚。女性鮫人一般長得都很美麗,且貪戀人間生活。後來有一位美麗的鮫人姑娘愛上了人間的一位英俊的小夥子,但是小夥子不多久就在戰亂中遭遇意外,鮫人姑娘從此再也等不到她心愛的人,因此每當明月從海上升起的時候,她便坐在南海的礁石上傷心地迎風哭泣,流下的眼淚就幻化成了一顆顆珍珠。"鮫人泣珠"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
  • 世間相當神秘的一種生物,各國均有它的傳說,但至今仍鮮為人知
    文/時針《搜神記》這本專門記錄古代民間起義故事的書不知道你是否讀過?這本書主要是記載一些妖怪神仙、並且摻雜一些其他的民間傳說,讀完真的感嘆古人的想像力與超強的開腦洞能力。「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搜神記》這就是本文的主角,被上古稱為的「鮫人」,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聊聊這上古「鮫人」的二三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