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個中國空軍成立紀念日】虎膽英雄「黃大膽」——試飛員黃炳新

2020-11-25 華商網

  2020年11月11日,是第71個中國空軍成立紀念日。71年搏擊長空,逐夢藍天,與共和國一起展翅高飛。人民空軍正向著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目標邁進。每一架新型飛機,都必須經過試飛的過程;每一次試飛,都要探測和確定飛機的可能性和未知性;每一次試飛都是在試錯。由於試飛工作的高風險性,試飛員被稱作是和平時期離死神最近的人。與死神「對陣」的中國空軍試飛員,用一次次敢為人先、挑戰極限的試飛,為新一代戰機試驗、定型,獲取第一手數據。

  在這特殊日子即將到來之際,祝願人民空軍,越來越強大!為弘揚空軍精神,銘記歷史,華商傳媒集團旗下華商報、華商網、二三裡資訊、大風視頻等全媒體平臺,對融入陝西元素的試飛英雄進行報導。

  一生虎膽驚天——試飛員黃炳新

  黃炳新,1948年10月生,河南南陽人。1964年12月入伍,歷任空軍試飛團大隊長、副團長、團長、蘭州軍區空軍參謀長助理、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試飛員學院院長、空裝科訂部副部長,空軍大校軍銜。他試飛過18種型號飛機,安全飛行三千六百多個架次、一千七百多個小時;完成科研試飛一千三多架次;參與了殲五系列,殲六系列,殲七系列,殲八系列機型的科研試飛,參加過六型飛機的鑑定試飛(殲教六、殲八、殲教七、殲八Ⅱ、殲八改進型、殲轟七),是殲八Ⅱ、殲轟七的首席試飛員,完成科研任務163項,主動承擔了87項複雜風險科目,飛出了殲八Ⅱ飛機的最大速度和最高升限。

  他25次正確處置空中重大險情,組織指揮過1000多個飛行場次;榮獲國家特等獎2次,一等獎2次,軍隊二等功2次,三等功13次,航空工業總公司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中航工業一等功5次。1969年5月19日他出席了空軍第四次黨代會,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自接見;1986年被航空航天部授予先進工作者;1987年7月出席「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並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88年3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當選為主席團成員;1989年10月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接見;1987年至1991年連續四年被空軍評為「優秀飛行員」;1991年榮獲全軍「功勳飛行員」金質榮譽獎章;2010年1月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接見。他榮獲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黃炳新試飛35年, 1988年4月他被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親自授予「試飛英雄」榮譽稱號,榮獲「一級英模勳章」。

  一生中受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四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在飛行員隊伍裡是鳳毛麟角。

  


  參軍時瘦小 體重還差半斤

  黃炳新,謙遜和健談是對這位老英雄的第一印象。在吃飯,聊天,豪爽大氣不拘小節,對抽菸從不講究牌子,遞什麼抽什麼,對喝酒不講究品牌,拿什么喝什麼。看似粗獷的男人,他飛過的每個機型,飛過的高度,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重大險情發生的時間和故障原因都記得清清楚楚,他過人的記憶力,令人難以相信他已經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

  1948年10月,黃炳新出生在河南南陽一個農民家庭,父母都是貧苦的農民。1964年12月,16歲的黃炳新初中即將畢業。這時候38軍來到南陽縣徵兵,從小特別崇敬解放軍,對38軍這支英雄部隊抱有特殊的情感。當時他的身高不到一米六,體重不足45公斤。由於身材板直,體質健康,申請徵兵在公社目測時,38個人僅剩下了5個;到縣上複查時,5個人中只挑了2個,他仍在其中。

  黃炳新說,其實當時體重還差半斤,他堅持要當兵,帶兵幹部看到他執著樣子稱,想當兵的人到部隊後才能當好兵,輕一點吃頓飯就夠秤了,就這樣他參軍後被分到了原38軍某團機槍一連。

  1966年7月,國家急需要招飛行員,正值特殊年代從地方招飛行員政審時間比較長,上級決定從陸軍部隊挑選空軍飛行員,這是抗美援朝後第一次在陸軍招飛,要在國家王牌部隊38軍和1軍中挑選。當時按要求初中文化程度的年輕戰士都要報名,經經過嚴格苛刻篩查,個子不高的黃炳新體驗合格。

  1966年11月,黃炳新來到錦州第三飛行學院,成為一名飛行員。臨走時連長流下眼淚,黃炳新說:「連長,走到哪裡,我都是你的兵」。至今幾十年過去,他們還一直保持聯絡。

  黃炳新愛動腦子是出了名的,每一次練習,每一個架次,每一種飛機,每一個地標,他都用心記,找規律,做總結。他有一個小本子,上面將俯衝、躍升、筋鬥、翻滾、起落畫成一頁頁的圖形,夜以繼日的熟悉熟練,終於使飛機在他的操縱中成為「魔術師的道具」,不論什麼髙難度科目他都做得優秀、自然、輕巧。有一個飛行界公認的高難度科目,要求飛行員在0.2秒內,使飛機在空中橫滾一圈,一次連滾10圈以上。9個飛行員上去都未能完成;而黃炳新上去連轉了11圈,每圈時間都低於0.2秒,別人做完此科目噁心嘔吐,他卻面不改色心不跳。這種能力和水平,為他日後的科研試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敢於帶著「病機」試飛 人稱「黃大膽」

  1972年5月,空軍某部在全軍挑選「尖子」飛行員,當時黃炳新被惜才的師長、團長攔著,但某部領導還是慧眼識珠,不顧一切阻礙要走了他,並在9名挑選人員當中選中了黃炳新。

  黃炳新以自己膽大心細、愛動腦筋的「悟」性,鑽研飛行試驗技術,他知道在這裡,不僅僅是試飛,更重要地是要搞試驗,搞科研,因此他刻苦地學習,努力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如性能、操穩、顫振等,他從一個科研試飛的「門外漢」逐漸駕輕就熟,並多次立功。八十年代,他被選定為我國高空高速殲擊機——殲八Ⅱ的首席試飛員,開始大顯身手。

  1987年9月的一天,地處閻良的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機場晴空萬裡。黃炳新駕駛殲八Ⅱ飛機試飛航空界公認的高風險科目——顫振。顫振試飛,要求試飛員把飛機從萬米高空開啟最大加力向地面俯衝,飛到幾百米時發射小火箭,以測量機身、機翼、方向舵、尾翼的受力激震,從而獲得飛機安全包線和強度界面。

  他從跑道起飛,駕駛飛機爬升到10000米高空,又以兩倍音速向地面俯衝;幾分鐘後飛機高度已降至幾百米,只見他按動操作電鈕,銀白色的機翼兩側一道道火光頓起,數十枚火箭同時射向地面,而他的飛機像個輕盈的「小燕子」,扭頭躍升,完成180度大轉彎後,衝向藍天深處。試想,當新機以兩倍以上音速從10000米衝向地面,在高速度、高慣性,還有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每秒下降速度可達800米左右,稍有遲鈍就可能撞向地面,機毀人亡。世界航空發展史上,各航空大國為此摔過數十架飛機,犧牲過不少優秀飛行員。

  航空奇蹟 一分鐘處置5種重大險情

  黃炳新回憶道「1986年6月,殲-8Ⅱ飛機在試飛高空,一分鐘之內出現了五種特殊情況,一種雙發停車,自動停車了,兩個發動機都停了;停完之後緊接著斷電了,飛機沒電了,全黑了;第三個高度表失靈;第四個速度表失靈了,沒速度、沒高度,我也看不見了;第五個無線電和導航設備全部故障,不指示了,一分鐘之內連續出現了五個故障。

  在這種情況下,黃炳新按照程序,先一發一發開車,雖然開車成功,但是沒有高度表,沒有速度表,啥都不指示了,他把這個飛機安全地飛了回來。正是靠著過硬的技術和沉著冷靜的頭腦又一次戰勝死神。最終獲得了「黃大膽」的稱號。

  殲八Ⅱ的定型標誌著中國有了自己的高空高速殲擊機,航空廠家加緊生產了一批新機,各部隊飛行員嚴陣以待。不想又發生了一件事,接收試飛時發生的事故,給接收飛機的各部隊飛行員「當頭一擊」。

  這時,副部長王昂想起了他的老搭擋、老部下黃炳新,他在殲八Ⅱ上飛的多了,讓他來試試,說不定能解決這個難題呢!一道命令下達給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黃炳新來到工廠,這時他已成為空軍試飛團的團長。

  作為殲八Ⅱ首席試飛員的黃炳新,認真地研究過這種新機,飛過它的極限,「悟」出了應該怎樣操縱這匹速度大於兩倍音速、飛行髙度高於兩萬米的「烈馬」。黃炳新仍按原先發生事故的飛行姿態試飛了十多個架次,事故沒有再次發生,最終找出了問題,修改了飛行手冊,被人稱「黃大膽」。自此後,殲八Ⅱ在祖國藍天上組建了一個龐大的機群。

  當年國慶節,黃炳新被送上天安門觀禮臺參加新中國成立四十周年觀禮。


  儀錶盤脫落後 仍將飛機落到地面

  中國「飛豹」是我國第一種殲擊轟炸機,它的身上承載了多個「中國第一」。在挑選首席試飛員時,大家還是一致地將目光投在黃炳新身上。

  1988年12月14日,16位將軍從北京乘坐專機來到試飛現場,見證中國第一架殲擊轟炸機展翅升空。飛機城數千名參研者匯集在跑道兩旁,大家佇立在寒風中興奮地等待。13點30分,一顆綠色信號彈拉著弧形煙霧,迎著瑟瑟寒風,打破了天空的沉寂。起飛成功後,按預定計劃,升至1000米左轉平飛,繞機場一周後落地。然而不久,黃炳新就發現飛機在劇烈顫抖,速度表出現故障。隨即儀錶板下方火警故障警告燈一閃一閃地發出可怕的紅光。「不好,發動機出問題了!」黃炳新萬萬沒想到剛起飛就遭遇致命的故障。

  駕駛殲6伴飛的盧軍迅速將自己的飛機進行高度、速度調整,在「飛豹」飛機上下左右都仔細觀察,報告說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黃炳新判定這是火警燈的誤報,他沉著冷靜繼續飛行。這時,他又發現前後的速度表相差70千米/小時。他心裡清楚,新機首飛出現各種異常現象都是不足為奇而應該戰勝的。

  飛機對準跑道準備降落時,剛放下減速板,突然飛機一震,儀錶板上一個圓圓的東西被震脫落,順手接住一看是無線電高度表。振動還在繼續,黃炳新只能不停地向機艙外觀察飛機高度和狀態,因為儀錶板震得已無法看清儀表指針,座艙裡『譁啦』一聲,儀錶板上很多儀表連著五顏六色的導線震落下來。

  沒有儀錶板還能把飛機飛回來,總設計師陳一堅緊緊握著黃炳新的手,流出了熱淚,半晌說不出話來,這位為共和國航空事業奮鬥了半輩子的技術專家為「黃大膽」所感動。

  


  沒有選擇跳傘生 堅持與機共存亡

  試飛後,試飛院成立了排振試飛攻關課題組。他們在機上有關部位加裝了振動、顫振測試系統,以最科學的辦法找出產生劇振的根源。

  既然存在著飛行員難以承受的劇烈振動,肯定就意味著有發生災難性事故的隱患。辦公室裡,張克榮與黃炳新對坐著默不作聲,只是一根接一根地抽菸。抽了許久,張克榮開口了:「再飛一次吧。」「那還用說,咱就是幹這個事的!」黃炳新痛快地答應了。

  1992年8月25日,黃炳新、楊步進克服巨大心理壓力,駕駛著裝有測振儀器的83號飛機起飛了。他要搏擊長空,馴服這隻「烈豹」!黃炳新不愧是試飛英雄。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忍受著常人不能忍受的劇振,一直在跨聲速的狀態堅持飛行,力求記錄更多的測試數據。飛著飛著,突然聽到「嘭」的一聲巨響,飛機振動反而消失了。因為飛機這次掛著兩枚飛彈進行超音速試飛,他就問後艙的領航員楊步進:「是不是將飛彈飛掉了?」楊說沒有。他感到奇怪,用腳蹬了蹬舵,糟糕,方向舵失靈了,沒有任何反應。

  面對重大空中重大險情,只要伸手按下身旁的彈射救生按鈕,黃炳新他們就會離開飛機,化險為夷,這樣飛機就會墜毀,所有的數據也將消失。他意識到,上萬人十多年的心血、汗水和技術積累全都凝結在這架飛機上。他對後座的戰友楊步進下達命令讓跳傘,自己準備將飛機開回去。楊步進用對話機告訴黃炳新,「團長,你不跳我也不跳,我要為你鼓勁,你往前飛,我跟你往前走!」。

  危急關頭,經驗豐富、膽大心細的黃炳新沒有選擇棄機跳傘,而是想方設法憑藉高超的駕駛技術,用改變左右兩臺發動機推力和壓杆操縱兩側副翼的辦法控制飛機著陸。負責測振課題的沙長安此時正站在機場塔臺上,他用望遠鏡最先看到了急速落地的飛機,驚訝地喊道:「方向舵沒了!」

  當黃炳新走下飛機,來到擠滿工程技術人員的飛機尾部,只見高聳的垂直尾翼後方早已飛掉的方向舵處露著偌大的空缺。駕駛飛機飛掉方向舵而安全返航,黃炳新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蹟!

  科研人員通過對測試數據的處理,從振動機理上分析,找到了垂尾跨聲速振動的原因,主要是由方向舵嗡鳴引起,同時伴有垂尾翼尖局部強迫振動所致。

  1992年9月初,航空工業部主持召開了由國內振動專家參加的殲轟7飛機排振專家會,經過認真討論,試飛院給出的試飛結論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同,並制定了相應的排振措施。1992年10月17日進行了兩個架次的驗證試飛,根據試飛數據處理結果和試飛員的反映,垂尾振動已經排除,搬掉了困擾該機多年、多次發生垂尾振動的攔路虎。至此,掃清了「飛豹」跨、超音速試飛的一大障礙,保證了定型試飛得以順利進行。

  「飛豹」飛彈打靶第一人

  1996年12月,「飛豹」在東北某基地試飛飛彈靶度,檢驗飛豹的火控能力。可是渤海邊的機場跑道短,側風大,幾名試飛員不是衝出跑道,就是不能打彈,關鍵高難度科目停滯不前。國防科工委、部隊、航空總公司的領導立即趕到「前線」協商解決。彈必須打,而且一定要打好。換誰來幹?大家又想起了飛行技術好,在別的飛機上發射過幾十枚飛彈、且彈無虛發的黃炳新。

  黃炳新從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趕到試飛前線,東北的溫度已降到零下二十多度,他顧不得旅途的勞累和氣候的寒冷,一頭扎入準備工作,和科研人員一起進行了深入研討,提出了幾種預案。

  同年12月17日,渤海灣一個少有的好天氣,萬裡晴空。黃炳新駕機平穩起飛,衝向海空。幾分鐘後他來到靶試海區,駕機轉了幾圈,發現了那艘小小的靶船,插著紅旗在風浪中搖擺。飛機在髙速飛行,靶船在海上移動,這一相對速度給打靶工作造成了極大困難,但這卻是中國「飛豹」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功。

  這時候,他想關鍵要找到動和靜的關係,穩住飛機,瞄準,儘量逼近,再逼近。當雷達上顯示出靶船的那一瞬間,他果斷按下電鈕,說時遲,那是快,一道火龍從機翼下竄出,直追靶船,隨著一聲巨響,大海上翻騰幾丈高的巨浪,靶船成了碎片。

  報告打中了!打中了!地面上一片歡騰,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黃炳新不愧是試飛英雄!」

  


  黃炳新以精湛的技藝和赤膽忠心駕駛「飛豹」又一次闖過了難關,在蔚藍的海面上寫下了中國人的光榮。第二天他又打了一發彈,以兩發兩中的成績向祖國和人民報捷。黃炳新用一腔熱血完成了「飛豹」的主要試飛科目,使它迅速由雛型走向成熟,達到了定型要求。從此中國空中防線上又增添了一種對付侵略者的「撒手鐧」。

  黃炳新在30多年的試飛生涯中,14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創造的奇蹟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書。這一切都恰如其分地表達著他的人生追求:「哪怕有一天我化成一顆流星,也要在天上放出耀眼的光芒」。

  藍天為碑,大地為紙,已赫然記下黃炳新璀璨的試飛人生,也讓他的「英雄史詩」傳遍共和國的藍天和大地。

  當記者採訪完黃炳新告別之時,馬路上走過幾位年輕人,看到黃炳新就主動來握手自報家門,「老英雄,我是城西劉老二家的娃,我爸爸就是看你的飛行長大的,我也聽著你的故事長大的」。和藹可親的黃炳新,一臉高興拍著年輕人的肩膀。

  這就是中國試飛員,在一座小城,英雄一生影響幾代人,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華商報記者 魏光敬 實習生 劉禕 通訊員 杜春江 沈璐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空軍英雄試飛

相關焦點

  • 是中國空軍成立紀念日
    自從阿里巴巴搞出了這麼個集中消費日,每年的11月11日,成為了購物狂歡節的代名詞。 賣家們絞盡腦汁,搞出一大票看上去很複雜的優惠方式,然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廣告,等著剁手黨們上門。
  • 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71周年!
    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71周年!71年來,他們逐夢空天,用青春和生命捍衛祖國領空尊嚴!今天,感謝中國人民空軍71載的守護!>2020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 我國第一屆試飛員博士生進入西工大學習
    1992年提出聯合成立中國試飛員學院,學院掛靠西北工業大學,並於1994年正式掛牌。學院的成立標誌著我國成為亞洲唯一和繼美、英、俄、法之後世界第5個擁有專門培養高層次試飛員的國家。空軍級試飛專家,"英雄試飛員"。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在新機鑑定試飛和新技術驗證試飛中填補了兩項國內空白。2017年7月,被授予「八一勳章」。
  • 2020年11月11日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2020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2019年11月7日,空軍殲-20戰機開展飛行訓練。新華社發(楊盼 攝)「帥」「颯」「燃」「威武霸氣」往往是我們想到人民空軍的第一反應衝上雲霄、翱翔天際他們與太陽和星辰並肩2019年6月,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一大隊開展實戰化訓練。新華社發(宋凱 攝)2017年10月,空軍「強軍先鋒飛行大隊」執行南海戰巡任務。
  • 【精彩分享】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今天 是個特殊的日子! 2020年11月11日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 致敬英雄!昨天,中國空軍一架飛機墜毀,網友評論十分暖心
    昨天下午,中國空軍官方發布消息稱,29日,一架飛行在飛行訓練中失事,在貴州省綏陽縣鄭場鎮清源村附近墜落,目前正在全力搜救,有關事故的具體情況和傷亡人數暫不清楚。儘管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眾所周知,在中國,一位優秀的飛行員是十分寶貴的,戰機沒了還可以再造,人沒了,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將是一筆無法估量的損失。
  • 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驚豔收官 聶海勝勉勵「飛行少年」逐夢空天
    )、「英雄試飛員」李中華(右)與青少年航空學校學生互動交流。   接力空天夢 英雄航天員與英雄試飛員對話青年學子   飛翔,是有志青年共同的夢想。而青春,是成就美好夢想的萌生時節。9月10日下午,應邀參加空軍航空開放活動的「英雄航天員」聶海勝、「英雄試飛員」李中華來到空軍航空大學,與來自全國16所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的42名學生代表互動交流。
  • 人民海軍成立71周年 艦行萬裡不迷航!
    人民海軍成立71周年 艦行萬裡不迷航!71年後的今天,人民海軍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引下,沐浴在新時代的春風裡,朝著習主席指引的航向,開足馬力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偉大目標奮力航行。鐵心向黨為民服務的忠誠雄師黨指揮槍,是人民軍隊永遠不變的軍魂。人民海軍成立71年以來,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
  • 易烊千璽、吳京傾情出演2021中國空軍招飛宣傳片
    新年伊始,2021年中國空軍招飛工作即將全面展開,空軍隆重推出2021中國空軍招飛宣傳片《未來請你來》。該片特邀易烊千璽、吳京傾情出演,中國移動咪咕全網首發。
  •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2020-11-11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的中國空軍
    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迅速成長 1951年1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與美國空軍進行第一次空中交戰。志願軍空4師10團28大隊擊傷美機一架,從大隊長李漢的射擊照相膠捲上看,被擊中的是F-84轟炸機。此時,他們與蘇聯空軍共同升空、學習實戰僅僅一個月。
  • 是他引領中國空軍跨入四代機時代
    維克多·普加喬夫,生於1948年8月8日,是俄羅斯王牌飛行員、蘇霍伊飛機設計局副總設計師、俄羅斯功勳試飛員、俄羅斯英雄,於1988年在空中飛出了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圖片:70歲的普加喬夫前段時間在蘇-30MK戰鬥機前留下了自己的盛裝照片,多麼慈祥的老爺爺。
  • 楊利偉是中國航天第一人,又是空軍出身,為何卻是陸軍軍銜?
    覺宇宙之無窮,創航天之新風&34;他就是帶領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楊利偉於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 他是我國特級太空人,一名中國黨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他是我國培養出的第一批優秀太空人,是進入太空飛行的第一人,有著1350個小時的空軍飛行經驗。
  • 直播預告|特級英雄試飛員來南航蘇州附中開講啦
    你想一睹「八一勳章」獲得者、中央軍委「英雄試飛員」的風採嗎?10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附屬中學的這場重磅活動絕對不能錯過!10月17日下午,南航蘇州附中特邀「八一勳章」獲得者、特級「英雄試飛員」李中華,做愛國主義教育講座。
  • 《登月第一人》:英雄是凡人慾念的疊加
    從《亡命駕駛》和《唯神能恕》開始注意瑞恩·高斯林,有個情節至今記得,他將手伸入母親被剖開的肚子,表情冷靜,面癱式演技。《愛樂之城》和《銀翼殺手2049》中,他的表演依然保持「收」的風格,但在《登月第一人》「放」開,例如葬禮中哭泣,罵走朋友艾德。
  • 志願軍空軍朝鮮空中「拼刺刀」,美驚呼:中國一夜變成空軍強國
    中國空軍航空兵用自己稚嫩的翅膀,肩負起保衛祖國領空的神聖使命。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這時新中國第一支航空部隊正式成立還不到一周。美國佔有絕對的空中優勢,力量對比的懸殊,讓當時的美國總司令麥克阿瑟宣稱:中國根本沒有空軍。在志願軍首戰勝利的鼓舞下,史達林正式派殲擊航空兵師參加韓戰,同時援助中國空軍建設。
  • 你不了解的中國試飛員,很多犧牲後只留下一點散碎的遺物和遺骨
    可能在一個激蕩的世界中,沒有什麼能比英雄讓人安心,因為英雄的存在,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和平是有條件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是這些試飛英雄的犧牲換來了這片領空的寧靜,但是由於職業的特殊性,這些擔任中國最先進機型試飛的飛行員成為了無名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的英雄。他們是一個英雄的群體,他們是我們頭頂上的藍天傳奇,他們的血液早和頭頂的藍天融為一體,變成夕陽下最燦爛的朝霞。
  • 空軍推出《空軍一級戰鬥英雄》中英文版紀念封
    《空軍一級戰鬥英雄》中英文版紀念封9月8日,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吉林長春召開。
  • 月桂贈英雄!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花落誰家?
    獲獎者有院士專家、學科帶頭人、飛行英雄、企業家、一線勞模等,來自國內外航空航天企業、航空公司、空軍、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高校等。為我國航空事業拼搏一生的兩院院士顧誦芬、開創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孫家棟、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多次戰勝重大空中險情的英雄試飛員李中華等都是該獎項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