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幾篇文章裡面,老張把延續電機損耗的概念,把電機振動與噪音有詳細的闡述。相信大家也在面對電機振動與噪音的問題上,不會那麼迷茫。但是,電機作為電子元配件來說,單個電機是沒有意義的。然而,一旦應用到了具體的產品層面,EMC電磁兼容問題則是一個永遠繞不過去的坎。那麼,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老張會針對電機的EMC電磁兼容的問題,做一個簡單的探討。
【電磁兼容認證的必要性】
隨著各類用電設備的廣泛使用,人們的生活空間充滿了電磁波,其中有的是為通信、廣播而有意發射的;有的是非有意發射的,如計算機工作時對外輻射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的存在對環境會造成汙染。
同時,隨著電工、電子產品向智能化、信息化方面發展,電子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對電磁兼容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的電磁兼容性能直接影響到產品性能指標的實現和提高。電機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除了傳統的電磁部件外,往往還隨著控制性能的提高。同時,電機也經常使用在有較高干擾的電磁環境中,因此它不僅是一個電磁波的發射源,而同時為了可靠運行,自身也必須具有較強的抗騷擾能力。
【常用名詞術語】
l 電磁環境(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存在於給定場所的所有電磁現象的總和。
l 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擾動的能力。
l 電磁幹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電磁騷擾引起的設備、傳輸通道或系統性能的下降。
l 電磁騷擾(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任何可能引起裝置、設備或系統性能降低或者對生物或非生物產生不良影響的電磁現象。
l (對騷擾的)抗擾度[immunity (to a disturbance)]:裝置、設備或系統面臨電磁騷擾不降低運行性能的能力。
l 電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在有電磁騷擾的情況下,裝置或系統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
l 騷擾抑制(disturbance suppression):削弱或消除電磁騷擾的措施。
l 幹擾抑制(interference suppression):削弱或消除電磁幹擾的措施。
l 耦合路徑(coupling path):部分或全部電磁能量從規定電路或裝置傳輸到另一電路或裝置所經過的路徑。
l 電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creen):用導電材料減少交變電磁場向指定區域穿透的措施。
l 差模電壓(differential mode voltage):一組規定的帶電導體中任意兩根之間的電壓。差模電壓又稱為對稱電壓(symmetrical voltage)。
l 共模電壓(common mode voltage):每個導體與規定參考點(通常是地或機殼)之間相電壓的平均值。共模電壓又稱為不對稱電壓(asymmetrical voltage)。
PS:
電磁騷擾和電磁幹擾表示「起因」和「後果」。
設備處在有電磁騷擾的情況下,抗擾度表示「有能力」,而敏感度表示「沒能力」。設備的敏感度越高,意味著抗擾度低。
本篇文章由於篇幅有限,老張先帶大家了解什麼是EMC電磁兼容,EMC電磁兼容的必要性,已經EMC電磁兼容的常用術語。不僅方便大家收藏查閱,同時為後面的文章做一個基礎的鋪墊。下篇文章開始,老張將帶大家初步了解一下EMC電磁兼容比較核心的一些概念和分類。
沒有最好的電機,只有最適合你的電機。電機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我是老張,咱們下期再見。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或者有什麼建議與意見,歡迎關注「老張談電機」,並且評論給我。您的關注/評論/轉發/點讚會讓更多的朋友看到這篇文章。
如果你是從業者,或者對電機有疑問。歡迎搜索「老張談電機」關注老張。
圖片素材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