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宅在家裡的美劇迷們估計都在做同一件事:對著美國CBS電視網的最新劇集《星際迷航:發現號》(下稱《發現號》)各種讚嘆。《星際迷航》在國內的影響力很大部分是通過之前上映的3部電影版帶來的,熱度未必有《星球大戰》那樣高,但在美國,《星際迷航》的影視作品包括動畫,至今超過700集,而《發現號》是繼2005年《星際迷航:企業號》之後又一部電視劇版。
該劇9月24日在美國推出首集,有超過950萬名觀眾收看,該劇在CBS電視網各個平臺推出,導致首播當天全網登錄訪問量創了CBS歷史新高,甚至連帶一周內的訪問量都創紀錄。首季15集的該劇目前播出3集,爛番茄網新鮮度為86%。資深粉絲忙著「考古」各種致敬彩蛋,新劇迷被該系列一貫「和平與冒險」精神、演員們的表現、全新的故事以及媲美電影的視效所吸引。劇中扮演神舟號飛船艦長菲麗帕·喬久的楊紫瓊,則瞬間讓中國觀眾有了更多情感接軌,而她的精彩表現和光輝形象,足以令新舊粉絲「獻上膝蓋」。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馬澤望
看點1:普通觀眾看新故事,鐵粉找致敬彩蛋
按照官方說法,《發現號》的故事算是2005年《企業號》與1966年開播的《星際迷航:原初系列》的橋梁,與2009年重啟後至今的3部電影版沒啥聯繫,最準確的定位是《星際迷航:原初系列》故事發生前10年的事情,也就是《原初系列》前傳。重要的是,《發現號》是全新的故事,不需要背景知識也完全能看得懂。當然,對於資深粉絲來說,劇中也藏了足夠多的致敬彩蛋,足夠粉絲慢慢「考古」,彩蛋既涉及到某個角色名對應《原初系列》中的人物,也涉及新角色與經典角色的關係等,這幾天,已經有不少鐵粉貼出科普文章,足夠看了3集《發現號》後迷上《星際迷航》系列的新觀眾好好補課。
《發現號》的具體故事,其實是講星際聯邦與老對手克林貢人的矛盾與衝突。《星際迷航》系列中,到太空探索的聯邦星艦遇到不少外星人,科技發達但道德體系異於聯邦的克林貢人加上生性好戰,成為《星際迷航》系列很能刷存在感的「反派」。
令觀眾驚喜的是,雖然劇名為「發現號」,但前兩集的「主角星艦」不是發現號,而是「神舟號」!這艘星艦的艦長是楊紫瓊扮演的菲麗帕·喬久!這位果敢睿智的艦長帶著一船外星人隊員宇宙航行,當中包括索妮誇·馬丁-格林扮演的大副邁克·博納姆。這個有著男性名字的大副是該劇女主角,身為人類的她從小被以重邏輯輕情感的瓦肯人養大,在養父帶她到神舟號當喬久艦長副手的7年後,她無意中見證(或者說導致)克林貢人與聯邦星艦大戰的過程,喬久和神舟號教給邁克的精神,將會對她接下來產生重大影響。
看點2:反派流氓變貴族,「五十塊」特效亮眼
前三集中,登場的角色本身就讓人感覺這部劇真是花巨資打造。首先是造型千奇百怪的外星人。雖然克林貢人在該系列中一直存在,但《發現號》中的克林貢人,無論造型還是語言,都比以前的升級了——按照官方之前的說法,就是把從來被視為「宇宙流氓」的克林貢人往「好鬥的貴族」方向打造,於是劇中他們那一套套戰甲和一艘艘戰船,都好「土豪」。
此外,劇中還有首次出現的外星種族凱爾別人,身為凱爾別人的薩魯是神舟號的科學官,他外形獨特,走路姿態有點像模特,更有趣的是他能感應危險,當然這種感應實用性不大,只是危險發生前他身體某個神經節會凸出,覺得不舒服而已。
當然,更能體現「巨資」的是各色星艦和戰船,每款的好看程度都有讓人截屏保留當桌面屏保的衝動。而聯邦星艦與克林貢戰船的太空大戰,也能讓人感覺得出每秒都是大把經費在燃燒……看多了「五毛特效」的觀眾感嘆,「這劇特效至少值五十塊」。
據悉,該劇每集的平均製作費為600-700萬美元,而首播集製作費更是到了900萬美元,真是下了血本了。
看點3:楊紫瓊「特別出演」,成女主角人生導師
說回敘事節奏,其實《星際迷航》傳統的基調是偏「寧靜」的,畢竟是以探索宇宙為宗旨。如今時代的版本商業程度都加重了不少,優點就是除了愛科學的好少年之外,也更適合普通觀眾觀看。
《發現號》的女主角邁克,本身人設有種瓦肯人史波克和生化人Data兩大《星際迷航》著名角色混合版的意思,扮演者索妮誇·馬丁-格林之前在《行屍走肉》中出演薩莎,這次挑大梁的她獲得不少好評。在前兩集中,她與楊紫瓊有大量對手戲,而楊紫瓊扮演的喬久,勘稱邁克的良師益友。
雖然有劇迷吐槽楊紫瓊的角色兩集就「領便當」,但片頭其實已經寫明楊紫瓊此次是「特別出演」,而且在前兩集中她有大量戲碼,在與「自傲」的邁克相處過程中她展現出足夠的風度和聰明才智,得到邁克的真心佩服。在和船員的相處中,她也剛柔並濟。在危險面前她不失幽默,並且用上了《孫子兵法》對敵,最後還親身上陣展現拳腳功夫。僅用兩集的戲份,就將喬久這個角色立足,成為邁克一生的精神支柱,算是華人演員近期在美劇裡最「高大上」的光輝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