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縣市黨部24日改選主委,此役攸關7月即將改選的常執委選舉,涉及未來民進黨中央的權力重組,更是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各派系都卯足全力搶奪地盤,亂象百出,堪稱民進黨史之最。
其中最難看的爭鬥莫過於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競選。
當新潮流、蘇繫結盟支持「綠色友誼」的薛凌對上海派、英系、「正國會」支持的王孝維,兩方派系都握有紮實的黨員票,更都有輸不得的壓力,因派系廝殺、賄選、黑函等風波不斷,最後不得不中止主委選舉。
而在高雄,紮根13年之久的菊系竟然在陳菊離開高雄後立刻灰飛煙滅,讓人不寒而慄。
在高雄市黨部主委部分,海派推出謝系出身、有意爭取2022高雄市長寶座的趙天麟,與菊系推出的年輕議員高閔琳正面對決。儘管高閔琳有菊系立委劉世芳親自壓陣,近期還大打罷韓牌,甚至獲得新系段宜康發文聲援,但終究敵不過趙天麟。
在高雄執政13年的菊系自陳菊北上後,少了執政資源,又沒了黨機器優勢,此次輸得相當慘烈。就算陳菊未來可能掌監察院,也或者即使罷韓成功,都只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未來同樣是高舉民進黨旗幟,但在海派勢力抬頭下,菊系恐怕面臨被邊緣化窘境,很有可能像式微的謝系各奔前程。
而更讓菊系頭疼的是,明明罷韓是菊系人馬出頭,結果這場關乎罷韓後的高雄布局之戰竟然被海派和英派聯手摘了桃子。
礙於剛連任立委的尷尬身份,曾投入民進黨高雄巿長初選的趙天麟,選擇力挺陳其邁代表綠營再戰高雄,不管是罷韓成功後的補選或2022巿長選舉,陳其邁所屬的英派在高雄都佔有一席之地,海派的靠攏,更為「黨政合一」提前做準備。
這場紛紛擾擾的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選舉落下帷幕,與各派系合縱連橫的海派強勢崛起,大獲全勝,囊括最具代表性的新北市和高雄市兩大重鎮,也撼動新系版圖;「正國會」系統拿下苗慄、臺中、彰化、宜蘭、基隆、雲林、金門7席;英派則在臺東等地略有斬獲。接著7月民進黨就要改選常委,改組權力結構,以民進黨的權力邏輯,過程恐怕十分血腥。蔡英文真正的考驗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