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懷胎十月的辛苦,卻不了解在這十個月中,胎寶寶是如何一步步孕育成一個人形,再到一個可以降生的小寶寶的,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看看寶寶是如何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小「小人」的。
1、第一個月(0-4周),很多孕媽都沒有什麼反應,甚至有些人沒有察覺到自己懷孕,也有一些孕媽以為自己感冒了,有一些微痰。
這個時間段,寶寶的神經管,四肢,眼睛開始發育,雖然孕媽沒有什麼反應,但是這個月很關鍵。稍不留心容易引發流產。孕媽要遠離人群密度大的地方,儘量注意不要著涼感冒,遠離輻射,注意保暖。
孕媽開始吃葉酸了,葉酸對防止寶寶畸形有很大的幫助。
2、第二個月(5-8周)胚芽發育成胚胎,這個時候能分辨出眼睛,手以及腳,手和腳上的小嵴就是寶寶未來發育出來的腳指頭和手指頭。這個時間段是胎寶寶大多數器官形成時期,同樣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一直到孕7周的時候,胎寶寶的臉基本成型了,明顯能夠看到它的手、腳、眼睛了。
注意遠離輻射,遠離汙染源,這個時候仍然是流產高發階段,孕媽要格外留心。
這個階段大多數孕媽有了孕吐反應,也有少數孕媽仍然沒有反應。
3、第三個月(9-12周)從第10周開始,胚胎進入胎兒期,胎盤中臍帶漸漸形成,胎兒基本成型,做B超能夠清晰看到胎兒的胳膊、腿和小手小腳。
第三個月仍然是很關鍵的一個月,孕媽要遠離輻射,遠離汙染源。
到了第11周,孕媽子宮基本有一個拳頭那麼大了。持續會有孕吐反應,如果孕吐厲害,可以到醫院讓醫生幫忙開一些維生素,切忌自己亂用藥。
這個時期開始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
4、第四個月(13-16周)這個時候胎盤發育基本成熟,孕吐也進入尾聲,很多孕媽孕吐反應消失。孕期進入穩定階段,過了前三個月的流產高發期。這個時間開始,孕媽要多注意吃含有蛋白質、鈣、鐵多的食物,補充胎兒成長需要的營養元素。
5、第五個月(17-20周)胎兒運動神經、感覺神經開始發育,孕媽偶爾能感受到胎動,但是比較少,也不規律,孕媽不要擔心,胎兒的肌肉剛剛發育,胎動很少,都是正常現象,這個時間段可以給聽一些胎教音樂了。
孕媽堅持產檢,監測體內各種微量元素,另外要堅持每周定時稱量體重,保持體重在每周生長不能超過500g。
6、第6個月(21-24周)這個時候胎兒已經很結實了,頭髮、眉毛骨骼都已經發育,只是皮下脂肪還沒有發育,顯得很瘦小,這個時候的胎兒較之前很活躍了,不少孕媽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胎動了。
胎兒大約30cm,650g了。
7、第七個月(25-28周)胎兒 已經1000g左右了,胎兒大腦已經發育了,孕媽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營養元素的補充。
這個時候的大多數胎兒由臀圍轉變為頭位,為足月出生做好準備。
孕媽繼續堅持稱量體重,保持合理的體重,保證每天攝入的營養均衡。到晚期需要多吃含有鈣元素多的食品,比如牛奶,每天牛奶要加量了,以保證胎兒和自身的需求。
8、第八個月(29-32周)胎兒身長大約40cm了,體重也有1800g,這個時候的胎寶寶明顯活躍很多了,孕媽已經開始堅持數胎動了,數胎動很重要,這是媽媽跟腹中胎兒的有效聯繫方式,也是媽媽得知寶寶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途徑。
胎兒頭部慢慢移動向子宮頸處,為後來出生做好準備。寶寶的腦電波此時也很活躍,明顯能夠感受外界的聲音的幹擾了。
孕媽此時身體或許出現了浮腫,沒關係,產後會消失的。
9、第九個月(33周-36周)此時胎兒大腦雖然還不成熟,但是已經很發達了,已經有了面部表情的變化,媽媽不要著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跟自己的寶寶見面了。
這個月開始,胎兒不僅對外界聲音有反應,對外界的光照也有了反應。胎兒身長45cm,體重約2500g了。
孕媽或許出現了呼吸困難,吃飯沒有什麼胃口的現象,這是因為子宮變大,五臟六腑嚴重變形,胃部受到擠壓的原因。
10、第十個月(37-40周)這個期間寶寶陸續降生了,如果早一兩個星期下來,寶寶還需要住保溫箱。如果有條件順產,孕媽不要著急,等到寶寶發動後才能出來。
到現在為止,孕媽就坐等寶寶出生吧,馬上就能看見自己的小寶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