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法院審判陣地開設「庭審紀法教育課堂」,藉助場地優勢構建以「廉政教育+黨建」為特色的「初心課堂」,發掘特色廉政文化打造「修身課堂」……
廣昌縣活化表現形式,創新傳播載體,把庭審現場、廉政展館和廉政劇場打造成警示教育「課堂」,實現了懲戒、警示、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庭審現場成「紀法課堂」
「當初愚蠢地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總想著『賺點錢』好安享晚年,結果等來的卻是黨紀國法的懲罰。我對不起黨組織的培養、教育和關心……」不久前,廣昌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受賄案。被告人當庭聲淚俱下地懺悔,讓該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中層幹部和11個鄉鎮的黨委副書記深受震撼和教育。
庭審結束後,接著開展了以案說紀和以案說法普紀普法教育。案件審查調查主辦人和主審法官分別結合案件內容,通過「麻雀解剖」法,深刻剖析了被告人違紀違法的軌跡及其警示意義。
這是廣昌縣常態化通過「庭審紀法教育課堂」進行廉政教育的一個縮影。為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切實做好執紀審查「後半篇文章」,該縣紀委監委將查辦案件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依託縣法院審判陣地開設「庭審紀法教育課堂」,針對不同的案例和不同行業、部門的廉政風險防控點,組織不同的教育對象旁聽庭審,進行分類施教。
廉政展館成「初心課堂」
「展館集教育、警示、互動等功能為一體,內容豐富,發人深省,令人警醒。」「懺悔手稿字字驚心。」「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這是廣昌縣新啟用的廉政教育館內,參觀者在留言板上寫下的文字。
當地深入挖掘「蓮·廉」文化資源,將蓮的品質與廉政教育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集黨規黨紀學習、廉政文化展示、現場互動教學等功能於一體的廉政教育館——蓮廉苑,以蓮示廉、借蓮倡廉。展館以「蓮·廉」文化為主題,綜合運用聲光電、多媒體、仿真場景等多種表現形式,全面展示「蓮·廉」文化歷史、蓮鄉先賢事跡、時代楷模故事和全縣黨風廉政建設的豐碩成果等。既注重傳承「蓮·廉」文化基因,彰顯地方廉政文化特色,又注重弘揚時代楷模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揚「蓮花品格」、樹「廉政風範」、守「初心使命」。
依託蓮廉苑和黨校共建一地的優勢,該縣積極探索廉政教育和黨性教育的深度融合,構建以「廉政教育+黨建」為特色的「初心課堂」。開館以來,共有縣內外90多個單位3000餘名黨員幹部走進該館參觀學習,在蓮香四溢的「初心課堂」中「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廉政劇場成「修身課堂」
「行囊不載溫州物,唯有民情滿腹中……」這是新編廣昌孟戲廉政劇目《卻金館·送別》中的唱詞,該劇講述了明代廣昌籍廉吏何文淵離任,百姓追至驛館贈金作盤纏,他分文不收的故事。
以文化助推反腐,不斷提升「蓮·廉」文化軟實力,該縣在挖掘本地特色廉政文化的基礎上,將廉政文化建設與歷史文化和文藝創作相結合,創作推出了《蓮心》《蓮環畫》《圍獵》等系列廉政主題戲曲、小品及微電影作品,在一個個廉味十足的劇場中,播撒「廉政的種子」打造「修身潤德的高地」。這些作品在當地一經推出,就贏得了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的點贊。(溫 凡)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