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嫦娥5號探月獲國際社會祝福,中國將分享航天發展成果

2020-12-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12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提問,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後,於昨天(12月6日)凌晨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準備擇機返回地球。此前,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向中國表示祝賀,並表示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一個階段性成就,願加快推進兩國航天合作。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 資料圖

華春瑩表示,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千年的夢想,16年來,隨著中國探月工程的實施,這一夢想正在成為現實。連日來,我和大家一樣,都在持續密切關注著嫦娥五號的一舉一動,從嫦娥5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到上升器月面點火,到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

華春瑩說,我們看到,它們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軌道上,在茫茫宇宙中精準找到了彼此,實現了最浪漫的「太空之吻」和「深情擁抱」。現在軌道器返回器的組合體已經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到了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中國探月全線的工程師、科學家們勇於探索,攻堅克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全中國人民都在為中國探月科研人員的努力和智慧,感到驕傲和感動。

華春瑩表示,此次嫦娥5號探月工程得到了包括俄羅斯等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的關注和祝福,我們對此表示感謝。中國一貫致力於和平利用外空,積極開展有關國際交流合作,分享航天發展的成果。中國將繼續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以開放包容姿態推進國際合作,促進外空探索與和平利用。

「現在嫦娥5號正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都期待著嫦娥5號能夠順利平安凱旋歸來。」華春瑩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柳

編輯:周經緯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外交部:期待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倩):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都期待嫦娥五號能夠順利平安凱旋歸來。嫦娥五號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後,於6日凌晨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準備擇機返回地球。對此,華春瑩表示:「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16年來,隨著中國探月工程的實施,這一夢想正在成為現實。中國探月全線的工程師、科學家勇於探索、攻堅克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全中國人民都在為中國探月科研人員的努力和智慧感到驕傲。
  • 國際社會點讚嫦娥五號探月 華春瑩:以開放包容姿態促進外空探索
    近來,多家外方航天機構祝賀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日對相關美好祝願表示感謝。她說,嫦娥五號探測器1日成功在月球著陸並將開展後續工作。這是中國進行外空探索的歷史性一步,也是國際合作與和平利用外空的歷史性一步。  華春瑩介紹,從一開始,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月任務就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外交部: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卉】2020年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
  • 外交部:中方將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精神促進外空探索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磊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時冉):針對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多國表示祝賀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著陸當天,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對此,華春瑩表示,中方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外交部: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外交部: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2020年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部分內容如下。 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關注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一起遨遊太空。我們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嫦娥五號探測器12月1日成功在月球著陸並將開展後續工作。
  • 外交部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是中國進行外空探索的歷史...
    1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提問:昨天,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外交部:歷史性一步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讓我們一同期待嫦娥五號探測器平安回家!」發言人華春瑩在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說。昨天深夜,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對於來自國際航天機構的祝賀,華春瑩表示,我們對俄羅斯、歐洲等航天機構的美好祝願表示感謝。
  • 中國嫦娥四號探月團隊獲世界航天最高獎項
    6月11日,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顯示,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這一獎項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 嫦娥三號退役後再獲新成果
    【嫦娥三號退役後再獲新成果】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退役」後的嫦娥三號再獲新成果:中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嫦娥三號低頻雷達淺層數據,推測出月球雨海北部年輕的愛拉託遜紀熔巖流具有多期性,並對一些構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約束。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 嫦娥四號 探月航天工程600 天科學成果
    【每日科技網】  8月26日消息今日上午,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通過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歸納了嫦娥四號 600 天科學成果,包括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研究、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研究、月面中子及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研究與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
  •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的意義:中國科技發展又一成就
    中國的探月活動起步晚,但起點高;投入少,但效益高。從2007年到2013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三號,中國探月工程短期內實現了「三級跳」,屢創「世界第一」。  由嫦娥一號拍攝數據製成的全月球影像圖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圖中最完整的一幅。嫦娥二號創造了航天領域的多項「世界第一」:首次從月球軌道出發飛赴日地拉格朗日L2點進行科學探測,首次對圖塔蒂斯小行星近距離交會探測等。
  • 嫦娥三號「退役」後再獲新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退役」後的嫦娥三號再獲新成果:中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嫦娥三號低頻雷達淺層數據,推測出月球雨海北部年輕的愛拉託遜紀熔巖流具有多期性,並對一些構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約束。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 14億國人終於可以鬆口氣,嫦娥五號成功月球著陸,各國送來祝賀
    有記者詢問,對於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相關負責人以及歐洲航天局對中國送上深深祝賀的事情,保留什麼樣的看法。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在中國,相信有很多的民眾都保持著一樣的心情,對嫦娥五號的軌跡表示高度關注。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對於俄羅斯以及歐洲等國家航天機構的祝賀祝願表示深深地感謝。
  • 中國凌晨傳來重大喜訊,全球目光聚焦送祝福,華春瑩微笑一語大氣
    根據目前嫦娥五號的情況來看,我們現在就可以好好的期待著,嫦娥五號穿越38萬公裡的距離從月球正式返回地球,全中國人民都在等待著嫦娥的平安歸來,而在早前的12月6日的凌晨,一個更大的喜訊傳來,全球的目光也都聚焦到了這件事情上來了,此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 嫦娥三號 「退役」後再獲新成果
    記者1日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退役」後的嫦娥三號再獲新成果:中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嫦娥三號低頻雷達淺層數據,推測出月球雨海北部年輕的愛拉託遜紀熔巖流具有多期性,並對一些構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約束。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 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美國宇航局"厚臉皮"提要求:中國得公開成果
    長徵五號搭載的"乘客",是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火箭升空大約37分鐘之後,嫦娥五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開始了中國第一次天體採樣返回之旅。NASA稱嫦娥五號在成功收集到月球的土壤樣本之後,應該向全球科學界分享得到的數據,以增加"全人類"對太空的了解。NASA還提到了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和正在執行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這兩個計劃都與登月和採集月球樣本有關。
  • 嫦娥號探月為國爭光,最早探索太空的中國與美蘇航天技術哪家強?
    為了紀念萬戶的功績,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環形山"。此環形山的月面坐標:西經138度,南緯9.5度。近期的中國發生了一件極其振奮人心的事——嫦娥5號成功發射!
  • 美國將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外交部回應
    中方也一直同世衛組織就此保持著密切的溝通,我們希望其他的國家也能和中國一道,秉持這樣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同世衛組織開展合作。目的是能夠為防範和更好的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類似的這種公共衛生的危機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俄羅斯、歐洲航天機構祝賀「嫦娥五號」成功在月著陸 外交部:感謝美好祝願,期待探測器平安回家!
  •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 600 天科學成果歸納
    M數碼8月26日消息 今日上午,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通過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歸納了嫦娥四號 600 天科學成果,包括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研究、月球背面巡視區月表淺層結構研究、月面中子及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研究與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
  • 中國航天局官宣:不僅是嫦娥六號七號,國際月球科研站也將建立!
    每次一說到中國的航天技術,可能每個人都會豎起一根大拇指表示厲害,而不得不說中國的航天技術可以說是所有國家中發展最快的,從兩彈一星中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直到現在也僅僅只是過了40多年的時間,確發展到了世界頂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