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人才建設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這是2017年該校轉屬空軍後首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學校黨委領導、機關幹部、專業技術人員等1800餘人出席了活動。大會宣讀並為獲得「凌雲工程」、「珠峰工程」資助對象頒發證書。
空軍軍醫大學校長周先志說:「學校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培養造就梯次合理、實力雄厚、活力迸發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事關『百年名校』建設大局,事關強軍興軍發展大業。我們要以一系列人才建設的新思路、新政策、新機制,為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廣闊舞臺、提供制度保障,切實把人才留住、把人心聚攏、把人氣聚起。在學校轉型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人才建設的新局面,開拓強軍興校事業新高度。」
圍繞人才建設工作「怎麼看、如何抓、抓什麼」,空軍軍醫大學政委季志宏指出,全校人員要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解放思想,轉變人才工作的抓建思路;更新觀念,激活人才隊伍的內在動力。要助推戰略空軍建設,矢志強軍興校,就必須以全新的人才理念、獨特的價值文化、創新的政策機制、廣闊的事業平臺,充分激活各類人才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空軍軍醫大學副政委侯培琪對該校研究出臺的《2020年前空軍軍醫大學人才建設計劃》、《專業技術人才分類考核評價體系》以及「凌雲」「海納」「珠峰」三大人才工程進行了解讀。侯培琪說,此次出臺人才政策堅持與軍隊和空軍2020年前人才建設計劃對表,分析梳理改革落編後人才建設現狀和主要矛盾,聚焦備戰打仗,集中精力財力物力用於優秀人才的選拔、引進、培養和使用,並將隨著國家、軍隊人才政策的發展進程不斷完善。
空軍軍醫大學「凌雲工程」計劃資助對象、該校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醫生易蔚在發言中表示,要珍惜學校醫院來之不易的「名校名院」榮譽,珍惜學校醫院提供的事業平臺和政策支持,珍惜強軍時代的難得機遇,把愛國、愛黨、愛軍、愛校落實到愛崗敬業的具體工作中。
據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的前身為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創建於1941年。 2017年,原第四軍醫大學轉隸空軍後更名組建為空軍軍醫大學。建校以來,該校先後培養9萬餘名高素質醫學人才,湧現出了被國家和軍隊授予「富於理想、勇於獻身的優秀大學生」張華、華山搶險戰鬥集體、模範學員大隊、「育人大師」李繼碩、「模範軍醫」陳紹洋等全國先進典型。(張哲浩 馬榮瑞)
[責編: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