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紐約州庫柏鎮的棒球名人堂內有超過四萬件展品,其中的一個剛剛新列入的展品尤為引人注目,他將兩名新晉名人堂成員聯繫在了一起。
描有裡維拉切球握法的棒球
這是一顆用藍墨水筆描了手指輪廓的棒球,勾勒出了紐約揚基知名終結者馬裡亞諾-裡維拉(Mariano Rivera)的切球(Cutter,又稱卡特球)的握法。裡維拉生涯有652次救援成功,歷史最多,他在今年初的名人堂投票中全體一致通過。當地時間上周日,裡維拉正式被介紹進入了名人堂。
這顆棒球的主人是另外一位今年進入名人堂的球員,從2008年全明星賽開始,羅伊-哈勒戴(Roy Halladay)就一直帶著這顆球徵戰大聯盟。那麼,這顆描出裡維拉握法的棒球為何在哈勒戴手裡呢?這就要從那屆全明星賽說起了。
2013年退役新聞發布會上的哈勒戴
裡維拉回憶道:「參加全明星賽時,你不可避免地會和其他人閒聊,所以我就跟哈勒戴搭上話了。他突然問我,我是怎麼投切球的,還問我能不能教他?」
後面的故事,如果你是老球迷應該聽說過,如果你那個時候還沒有開始看棒球,估計也猜到了——裡維拉非常客氣地教了哈勒戴他的切球握法。其他揚基球員可氣壞了。哈勒戴當時是多倫多藍鳥的王牌,作為同分區競爭對手,揚基打者們一年要對上哈勒戴好幾次。本來他就很難對付了,現在裡維拉還教了他自己的招牌曲球?他們覺得裡維拉「坑隊友」當然不奇怪了。
裡維拉畢生效力揚基,是隊史最佳守護神
自那以後,哈勒戴的切球使用量急劇增加,這也幫助他在晉升名人堂的徵程上更進一步。遺憾的是,由於飛行事故,哈勒戴於2017年去世,他沒能見到自己被選入名人堂,也無緣與裡維拉以及其他四位新成員,埃德加-馬丁內斯(Edgar Martinez)、邁克-穆西納(Mike Mussina)、李-史密斯(Lee Smith)和哈羅德-貝恩斯(Harold Baines)在庫柏鎮聚首。
為了紀念兩人之間的友誼,哈勒戴的遺孀布蘭迪(Brandy)把這顆球捐贈給了名人堂。裡維拉說:「我希望他能在這裡,他為自己爭取到了這個機會,配得上這樣的榮譽。他給球迷們帶來了無數美妙的回憶。他是那種永遠竭盡全力的球員。」
裡維拉在庫柏鎮
雖然有些傷感,但裡維拉也不忘開開玩笑:「如果我能從教過的人那裡收點授課費,我大概能賺不少錢。我就是這樣的性格,我希望周圍的球員能夠取得進步,獲得成功。」
裡維拉這麼說情有可原,當年因為「裡通外敵」,揚基球員們對裡維拉搞了趟「內部審判」,裡維拉不得不交了一筆「罰款」。不過有些事實和當初傳言的不一致,裡維拉確實教了哈勒戴他的握法,只是他沒有把自己的手指勾勒上去,而是手把手教了哈勒戴怎麼握球,那些印跡是哈勒戴自己描的。
在棒球文化裡,惺惺相惜之情一直存在,哪怕同分區死敵之間依然有這樣的氛圍。
說回裡維拉本人,有記者問起他最希望見到的名人堂成員是誰,裡維拉思考了一下說:「他已經過世了。我最想見到是傑基-羅賓遜先生(Jackie Robinson),我一直很想見他。如果不是他的奮鬥,我們(有色人種)就不會登上大聯盟。對於我來說可以成為極少數允許穿42號的球員,那非常幸運。」
如果羅賓遜和裡維拉對決,他能否打到裡維拉的切球呢?裡維拉的回答非常謙遜:「他會的,他會的,我會投給他打的。」
在裡維拉看來,羅賓遜幫助了他,這也是他為什麼樂於幫助其他球員的原因。傳奇球員之間的傳奇故事,傳頌在名人堂的那一件件展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