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月18日,位於白鶴灘水電站施工區內的哈電轉輪加工廠再傳喜訊,右岸第三臺單機容量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輪在「零配重」的情況下順利通過驗收,這也是全球首臺「零配重」通過驗收的巨型長短葉片水輪發電機組轉輪。
轉輪是水輪發電機組的「心臟」,是決定機組的穩定性和能量轉化的關鍵部件,也是機組中研發難度最大、製造難題最多的核心部件。白鶴灘水電站右岸八臺機組轉輪採用長短葉片相結合的設計方案,均由哈爾濱電機廠在施工區內的轉輪加工廠進行製造組裝。此次通過驗收的轉輪總質量338噸,高3795毫米,直徑8870毫米,是哈爾濱電機廠完成的第三臺轉輪。
▲ 轉輪加工廠工作人員使用轉輪靜平衡測試系統 本文攝影:趙洋
靜平衡試驗是轉輪加工的重要環節,目的是測量轉輪的質量偏心,通過測得的數據計算並增加配重,以此減少轉輪在鑄造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偏心。質量偏心的存在使機組在運行中產生一個附加離心力,如果該力較大則可能導致水輪機轉輪的水力不平衡,影響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三峽集團提出的精品轉輪驗收標準為不平衡力矩小於75Kg·m,若在靜平衡試驗中測得的不平衡力矩大於該值,則需要在轉輪內焊接配重塊。此次通過驗收的轉輪在靜平衡試驗中測得的不平衡力矩僅39Kg·m,無需額外配重即可達到精品轉輪標準,在全球巨型機組轉輪加工中尚屬首次。
▲ 用於配重的配重塊,此次驗收的轉輪在「零配重」的情況下通過驗收,也就意味著在靜平衡的過程中無需焊接額外的配重塊即可達到精品轉輪不平衡力矩小於75Kg·m的要求
現場監理告訴記者,為打造精品轉輪,轉輪加工廠的工作人員對上冠下環拼裝、轉輪水力學尺寸測量、轉輪翻轉、鏟磨、機加工等各道工序均採用精細化方案,上冠單件拼焊中以遠高於圖紙要求的標準控制結構尺寸,轉輪整體裝配時要求上冠、下環的裝配同軸度誤差不超過1毫米,遠低於傳統轉輪製造中的誤差要求。
此前,2019年哈電轉輪加工廠出廠的兩臺右岸百萬千瓦機組轉輪,經過配重後達到精品轉輪標準。其中首臺出廠轉輪配重僅54千克,第二臺轉輪配重量也未超過90千克,這在巨型轉輪生產中已屬佳績。正值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今年首臺出廠的轉輪取得「零配重」的突破,讓加工廠的工作人員信心倍增。「2020年我們計劃出廠4臺轉輪。」哈電轉輪加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將繼續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高質量完成後續轉輪的製造安裝。」
▲ 在三峽機電公司、哈爾濱電機廠、監理單位三峽發展各方共同見證下,右岸第三臺轉輪昨日正式通過驗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