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花的人日益增多,而且大眾對於一些常見的花草植物生長習性都有一些基礎了解,所以不會再盲目地栽種,這樣極大程度上減少了花草的傷亡,但是在某些方面來說,也打消了人們養花的積極性。
如:北方的花友就曾經留言說,自家當地的土壤普遍都呈現鹼性,不適宜栽種喜歡酸性環境的花草植物,這該怎麼辦?
土壤的酸鹼度直接影響著植物的成長和開花,而若是選擇不恰當的土質直接栽種花草植物,往往就會出現植物長不大、黃葉、不開花等等現象。因此,經驗豐富的花農,在養殖花草之前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準備上酸鹼度適宜的土壤。
土壤鹼性大,該如何在此基礎上將其改造成"酸性"?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購買弱酸性的營養土來栽種花草,但這樣必然會加大養花的成本,所以對於經濟基礎不好的養花人而言,更喜歡自己動手改造。
而改造的方法很多,最為常見的就是往裡面添加弱酸性的有機質,這樣其在發酵的期間,不但能夠增強土壤的肥力,在植物成長的期間,為植株長葉開花保駕護航,而且還能維持土壤中酸鹼性物質的平衡,確保其一直保持透水透氣的狀態,讓身處於其中的花根茁壯成長。
弱酸性的有機質,個人首推用果皮發酵的酵素。可能有些剛開始養花的人對此不了解,不知道該如何發酵?其實方法非常的簡單,只需要事先多準備上一些果皮以及淘米水等就可以,之後我們再多多收集些飲料瓶子。
然後,將其中的油脂、糖分等全部清理乾淨,之後將切碎的果皮裝滿容器的7成,滴加上適量的淘米水,讓其淹沒所有的果皮,如此密封好,擱置在南陽臺上,儘量地多曬曬太陽,基本上在冬季的時候,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果皮才能溶解。
而發酵成熟的水溶液,需要事先混合上大量的自來水方可用於澆花,不然其中的養分過剩,可能會給處於生長遲緩期的植物帶來致命的傷害,因此,需要先混入50倍左右的晾曬過的清水,攪拌均勻之後方可澆花。
另外,使用果皮酵素澆花的次數和植物的狀態息息相關,若是植物長得慢就得少澆水溶肥。當然,若是直接作用於尚未養花的土壤,我們則可將發酵成熟的酵素,按照1份酵素,10份土壤的比例混合,然後,再次密封上一周,之後打開晾曬下,等到土壤微微乾燥即可栽種花草植物。
同時,養殖的花草植物,如梔子花、茉莉花、三角梅等喜酸的花草,則需要在其成長高峰期,每個月用上1、2次,即可確保其生長和開花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得到及時的補充,而不至於其因為土壤肥力不足,而莫名地黃葉、掉花苞。當然,即使如此,該修剪殘花、枯枝的時候還是要及時地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