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也叫波斯菊,經波斯傳入我國,故有波斯菊之名。秋英在西藏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名字,叫張大人花,這是因為一個歷史故事:1906年,清朝光緒皇帝任命張蔭棠為副都統,到西藏辦藏事,張蔭棠得到了朝廷和西藏地方政府以及僧俗民眾的讚賞,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張大人」。張蔭棠愛花成癖,進藏時,將一包「波斯菊」的種子分別贈送給了當時的權貴和僧人。這種花生命力極強,迅速傳遍到西藏各地。淳樸的藏族人不知這花的原名,只知是張大人贈給的,故一律稱他帶來的這花為「張大人花」。
花語
秋英花的花語是純潔、多情、永遠快樂,白色秋英花的花語是單純美好,純潔、潔白無瑕,紅色秋英花是多情,黑色秋英花是唯一的愛和一段浪漫愛情的結束。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莖無毛或稍被柔毛。葉二次羽狀深裂,裂片線形或絲狀線形。舌狀花紫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管狀花黃色,長6-8毫米,管部短,上部圓柱形,有披針狀裂片;花柱具短突尖的附器。
產地環境
秋英生長於海拔可達2700米以下的路旁、田埂、溪岸等地 。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乾旱,忌積水,不耐寒,適宜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植。
分布範圍
秋英原分布於美洲墨西哥,在中國栽培甚廣,雲南、四川西部有大面積歸化。
繁殖方法
可在4-5月露地進行,播後10餘天可出苗,苗長到5釐米、5-6片真葉時,即可移植盆中或露地。波斯菊自播力強,散落的種子會自行發芽出苗,也可移植。
栽培技術
生長期在乾燥和向陽條件下,大多數花是紅色。如果在溼潤較陰的條件下,花色變成橙紅,具短花莖。種植時施足基肥,生長期不必多施肥。苗期或生長期都要摘心。夏季生長旺盛,但易倒伏,可設支架或修剪促其矮化,秋季經常開花。春播苗往往葉茂花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照常開花。
主要價值
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明目化溼的功效,對急性、慢性、細菌性痢疾和目赤腫痛等症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可用於公園、花園、草地邊緣的綠化栽植,也可用於布置花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