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分的《隱秘而偉大》,在播出之初,有很多人口誅筆伐,紛紛斥訴其將顧耀東的人物形象簡單地演成了一種「傻子」,直到劇情不斷發展後,這種說法才逐漸銷聲匿跡。但是這種消失,並不意味著在大眾的眼中,顧耀東就脫離了「傻子」頭銜。
「傻子」是對沒有完整的自我意識,時常做出不合時宜的舉動。顧耀東在黑色的大染缸中,努力不跳進那個黑染缸中與人同流合汙,而是企圖倒掉染缸裡的水,這種行徑傻嗎?答案是很明確的不傻,他有完整的自我意識,他就是不想拋棄「匡扶正義,保護百姓」的誓言,這不過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執著。
劇中,李易峰飾演的顧耀東卻真實地給予了人一種傻氣,究其原因是那股未曾蛻去的怯意,以及面對現實落差的囧意,渲染了傻氣。《隱秘而偉大》的原著中,曾多用「靦腆」一詞來描寫顧耀東形象,可是在劇中那些「靦腆」的舉動卻被演繹成為了一種懦弱的怯意。
這不禁令人想起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的人物形象,小說原著中明確指出了阿甘的傻與遲鈍,可是在電影中,給我們展示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純粹,他不太懂這個世界的彎彎繞繞,他拋棄世間所有條條框框的觀念,不顧外界的眼色,純粹地跑步、打兵乓球、抓蝦、等待愛人,未曾給人一種傻的視覺感受。
《隱秘而偉大》一劇中,顧耀東是在成長的過程,逐漸發展他自身的才能,他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個高材生,可是在劇中卻沒演繹出文人那種不諳世事的執拗的傻氣,反而被那股變味的「靦腆」渲染上了一股怯生生的傻氣。雖然這部劇就目前的收視率而言,可以說是一部成功的劇,但是最初那股瀰漫的傻氣,還是令人覺著偏離了原著中人物形象的深刻意蘊。
《隱秘而偉大》的顧耀東不傻卻演成了「傻」,《阿甘正傳》中阿甘傻卻升華成了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純粹。可無論怎樣,這兩部劇其實還是有共同之處,那便是顧耀東和阿甘,在很多聰明人眼中,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傻子。極其諷刺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的聰明人最後都庸庸碌碌了,而只有這些被聰明人認為的傻子,最後標榜於世,成就一番事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已然揭曉!
後記
當今社會裡,存在著很多胎教、早教都急功近利地渴望孩子能夠聰明地贏在起跑線上,可是這些聰明早慧對孩子而言,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七八年前的幼兒園教學內容是一二三年級知識,如今已經明文規定幼兒園教學知識不能是小學知識,這可以說明孩子一味地提前掌握知識是弊大於利的。
很多家長會害怕孩子不夠聰明,害怕孩子成為一個笨小孩。可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其實孩子有那麼點傻氣,對於他們今後的人生可能更有益處。他們會因為沒有那麼聰明而努力踏實學習,因為沒有那麼聰明而不會選擇人生捷徑而踏錯,因為沒那麼聰明而純粹地選擇一個理想,反而更加容易成功。
這個世界聰明人那麼多,可是這些聰明人到最後同樣沒有很大的作為。人的一生,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就是圓滿了。為何要在孩子還小時,就設置那麼多的標籤,那麼多的追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