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人們的口中聽到「人無完人」這四個字,我們也經常會去遵從長輩要求的嚴於律己的告誡,而在嚴格要求自己的時候更是要做到寬以待人,如此,才是很多人眼中高雅的品格所在。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又真的能做到這些嗎?往往,對於自己的行徑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對於身邊人行為出現了一點點存在質疑的地方都會大肆評論。
說到這,最為經典的也曾因「老夫少妻」而不斷被世人詬病的科學家楊振寧就是最為經典的例子,對於他來講,如若問到世人楊振寧如何如何,估計眾人熟知他與繼任妻子翁帆備受爭議的感情,卻忘記了這位老人曾在科技領域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所以,如今的人們開始越發理性地看待楊振寧老人家的婚姻與感情,而更多的人也在不斷感慨,我們真的忽視了楊老了不起的地方,這才是對他最大的不尊重。
要知道楊振寧當年到底有多麼的出眾與卓越,估計真正了解他之後,我們一定不會再糾結於他和翁帆的感情,而且,從很多角度來講,更是會體會出這對夫妻之間深厚的感情,要知道,如若沒有過人的心性,楊振寧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科學領域有著如此高的造詣。
1922年10月,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剛剛十個月後,他的父親便被外派留學而離開了他們母子,好在,即便母親孟羅華沒有受到太多的教育卻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道理,所以,在楊振寧六歲父親返鄉之前,他就已經在母親的培育下掌握了大量的基礎知識。好在,身為數學家的父親楊武之後來帶領全家來到清華就職,也就給楊振寧的人生開啟了一個全新且更高的起點。
要知道,對於楊振寧的教育,他的父親可謂煞費苦心,並沒有因為他在數學領域的異於常人就沾沾自喜,反而不斷告誡他收斂鋒芒併力求全面發展,由此,楊振寧才得以在年輕之時打下了成就他一生的學識基礎。
此後,1942年西南聯大畢業,1945年赴美留學,1957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楊振寧靠著自己的嚴於律己與在科學領域的不斷鑽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要知道,在粒子物流學、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等方面,楊振寧完全帶領著世界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如今的人們對其貢獻的評價都是世界頂尖級別的,而且,楊振寧也因此被稱作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其實,要說起楊振寧在科學領域的成就非同小可,而他也一直對於中國的發展念念不忘。出於科研環境選擇的苦衷,楊振寧一直在美國進行科學研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對於祖國不忠誠的表現,可在楊振寧的事業發展歷程中,我們始終都能感受到他對於中國發展的關注與付諸其中的努力。
要知道,在中國送往美國的大批進修科研人員中,有很多都得益於楊振寧的栽培,而且,面對當時中國的困境,他更是慷慨捐贈幾百萬美元之多的家產。而在中國尚未得到世界的全面認可之前,願意在國外積極奔走並運用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去改變世界對於中國的看法、消除誤解也都是楊振寧曾經孜孜以求的事情。
而這位不平凡更是不容易的老人再回到中國之後,還在不斷地牽頭開拓者很多國際化的科研項目,他帶領著我國的科研人員一度將我國的科研水平提升到國際化水準。而這些貢獻,說起來太過容易,可想要真正做到,除了楊振寧,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到最後呢?
而所有的讚美貌似在楊振寧選擇與翁帆在一起時瞬間被世人擊得粉碎。的確,當年楊振寧的髮妻是杜致禮,而這位女子也是曾經聲名赫赫的將門之後,二人婚後生活美滿,可杜致禮區在03時不幸離世,這件事對於楊振寧可謂相當大的打擊。而眾人對於楊振寧更是希望他能從沉痛中走出來,擁有新的生活。普通人都會明白的道理便是,即便在外聲名赫赫,回到家中的男人最希望的只不過是心愛女人無微不至的相扶相伴。
所以,翁帆的出現對於楊振寧來說算得上是晚年最大的幸福與幸運。很多人都認為,兩人的結合就是最典型的各取所需,可在翁帆平日裡對楊振寧照顧有加的諸多細節中,也讓人不得不承認這位姑娘心中對於楊振寧真的是用情至深的。
即便相差54歲,二人的精神交流不存在代溝,而日常生活中,翁帆更是用最樸實且細微的關愛呵護著楊振寧,她也曾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便是能夠陪伴楊振寧身體康泰越久越好。
如今,二人感情備受質疑的風波也基本平息,可不變的依舊是兩人於無聲處深深的相愛,時間更是幫助兩人證明了這一點。而我們在感嘆真情不易的同時更要明白,楊振寧才算得上對於科學、祖國做出貢獻最不可磨滅的那個人,他的了不起才應該被後人永遠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