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染色體很可能在500萬年內消失,「男性」會滅絕嗎?

2020-12-05 造就

從種族繁衍到職業分工,性別問題是人類的永恆話題,今天我們不探討與性別相關的複雜的社會歷史,而是從自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性別決定究竟遵循怎樣的基本法則。

性別是如何決定的?

自然選擇中的性選擇是怎麼樣的?

以及人類的性別有何隱憂?

王玉國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性的來源與性選擇

一提到性別,人們一定會想性別是怎麼來的。

生命之樹上絕大多數物種都是有性別的,說明性別起源於非常遠古的時候。而有性是不是從無性來的,還是個謎。在真核生物中,大多數無性繁殖類群,都可追溯到有性生殖的祖先,而不是相反。

生命之樹

無性繁殖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最大的好處是能夠保持純系。植物方面,人們可以採用扦插、嫁接等方式來維持古老的品種不變;動物方面,人們可以克隆羊、猴、牛等。

有性繁殖則要涉及到兩性,它能使父母雙方的基因進行重組,豐富遺傳多樣性,從而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環境。就有性生殖而言,生命幾乎都是奇特的存在,比如說每一個人,都是其中眾多卵子中的一個和無數精子中特定的一個結合而成,是自然選擇而來的。

相比無性生殖而言,有性生殖非常麻煩,更要付出代價。其中一點就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到的「性選擇」

生物的繁殖成功,是整個物種種群的向前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勝利。很多時候性選擇就是雌性對雄性的選擇、雄性和雄性為了爭奪配偶進行的競爭,勝出的一方將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後代。

多種多樣的性選擇

性選擇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到了生殖季節,雄鹿會展示粗壯的長角,雄孔雀會開屏,一向矜持的鴛鴦雄鳥會在雌鳥面前和同性「大打出手」,雄性鱷魚會像印第安人跳戰鬥舞蹈時那樣一邊吼叫,一邊旋繞轉身。

《物種起源》裡,達爾文還說過雄性獅子的鬃毛對性選擇非常重要。沒想到這一點竟然被後來的科學家用研究證實了。

為什麼雌性獅子傾向於選擇鬃毛顏色深的雄獅作為配偶?原因其實很簡單,鬃毛顏色深,意味著營養水平更好,雄性激素水平更高。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優點,鬃毛顏色深的比顏色淺的冬天體溫高一些;夏天則相反,體溫會低些。簡單就是冬暖夏涼,一個行走的空調,這樣的伴侶哪會有雌性不喜歡呢?

獅子的性選擇研究

不同動物的性選擇策略不同,《獅子王》中的配角斑鬣狗就是另一種情形。到了生殖季節,成年的雄性斑鬣狗傾向於離群出走。就像很多其他動物那樣,雌性不傾向選擇留在本群的雄性交配,只有極少部分、年老一點的雌性才選擇本群出生的小弟做臨時伴侶。這樣的好處是:客觀上保證了不同種群的基因交流,能有效避免近交衰退。

性選擇的策略是生物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同樣,選擇心目中最優的配偶絕對算得上是「人生大事」。

父母誰的貢獻更大

既然有兩性的存在,那自然還存在父母誰對後代的貢獻更多的問題。

以我們人類自己為例:眾所周知,人的細胞中有一個細胞核,細胞核的遺傳物質在23對染色體上,其中有一對是性染色體。

如果是女性,就是XX,但如果是男性,就是XY。女性只有一種配子22+X,男性可產生兩種配子:22+X, 22+Y,各佔50%的比率。如果提供的是前者,就生女孩;如果提供的是後者,就生男孩。由此可見人類是爸爸的配子決定生男生女。

那是不是爸爸對子女的基因貢獻大?還不能這麼說。

X染色與Y染色的基因對比

人的Y染色體明顯比X短。相同父母所生的男孩和女孩相比,如果按基因組的長度來算,那肯定是媽媽貢獻大;但如果按基因的種類來看,X和X上的基因是一致的,但Y染色體有27個特別的編碼基因,是X染色體沒有的,從這點看,男孩要比女孩多27個來自爸爸的編碼基因。這樣看爸爸對兒子的基因貢獻好像比媽媽大一些。

但是我們還忽略了另外一層,就是線粒體基因——除了細胞核裡有基因外,在細胞質的線粒體中還有一套基因。

線粒體上有37個編碼基因,人的線粒體是母系遺傳的,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線粒體都是來自媽媽,按照姥姥-媽媽-女兒-外孫女這條主線,維持著線粒體基因的傳承。因為一般國人都是隨父姓,所以很多人知道媽媽的姓,姥姥的姓就不一定清楚了,更不用說姥姥的姥姥姓什麼了。

線粒體基因裡有很多和某些疾病有關的基因,如果媽媽有這方面的問題,孩子就有很大機率受到影響。

線粒體基因

無論是來自父系的27個編碼基因,或者剛才提到的來自母系的37個編碼基因,和整個人的基因組中兩萬多編碼基因相比,都是微乎其微。

有數據顯示,一個家族分離了13代的兩個人的Y染色體上,1000多萬個核苷酸上只有4個單核苷酸位點變異。也就是說,這13代任何一支的男孩,Y染色體的差別都不大。具體到某一個姓氏的遺傳標籤,對整個基因組而言,更是滄海一粟,沒有人們自己想像的那麼重要。

如要後代好,那還是要配偶的基因好,才能組合好。而大多數這樣的基因是在常染色體上,來自父母的常染色體在孩子這裡就會重組。

到下一代,孩子和他/她的配偶的基因繼續重組。只要種族延續,我們的基因就會存在,不過是越來越片段化了,分散到不同的個體中。

可是說起來,哪一個基因是我們的呢?我們不過是傳遞父母以及他們的父母的基因罷了。

性別決定的方式

和人的情況類似,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XY型性別決定的,也就是說孩子的性別是由爸爸產生的配子類型決定的。

一般而言,越是男女平等程度高的國家和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也越輕微。相比而言,自然界裡XY型動物,雄性關心的是有多少屬於自己的後代,而不是後代是雌是雄,有時候甚至更歡迎雌性後代。

ZW型性別決定

自然界中有一種和XY型不同的性別決定方式,叫ZW性別決定,很多鳥類和爬行類是這種類型。ZW是雌性,ZZ是雄性。雄性只產生一種配子Z,而雌性能產生1:1的Z和W兩種配子。後代是雌還是雄,取決於媽媽提供的是Z還是W,這是一種媽媽的配子決定後代性別的方式。

XY型和ZW型都還有變型XO型和ZO型,它們是在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或W染色體丟失的現象。也有的物種不止1個X和1個Y染色體。像卵生哺乳的鴨嘴獸就有5對性染色體(雌性有5對X染色體, 雄性有5個X染色體和5個Y染色體)。

「女王」決定性別

對於大多數社會性的昆蟲(如蜜蜂、黃蜂、螞蟻等),它們的性別是另外一種決定方式,很大程度是由「女王」來決定的。

女王是家族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生殖季節和雄峰交尾,女王就把獲得的精子保存在她的儲精囊中。如果它不使用精子,後代就是由未受精的卵發育而來的單倍體雄性,事實上雄峰就是天生沒有爸爸的孩子,它們能產生未減數的配子。

如果女王使用了精子,後代的受精卵就發育成二倍體的雌性,雌蜂在出生後如果連續餵養5天以上的蜂王漿,就可以發育成新的蜂王,不然就是一般的工蜂,只負責幹活,不參與生殖。

植物不一樣的性別體系

相比較動物而言,植物比較特別。一般的花是雌雄同在的兩性花,有雌蕊和雄蕊。但也有植物有單獨的雄花和雌花。在一株上就是雌雄同株,不在一起就是雌雄異株,更奇特的是上邊是雄花下邊是兩性花——雄全同株;還有雌全同株等等。

現在少數一些物種確定有類似XY那樣的性染色體,但是不少物種的性別決定還是和特定的基因位點有關。低等一點的植物(如褐藻或苔蘚)有孢子體和配子體,配子體會分雌雄,屬於UV性別決定類型。

環境決定性別

自然界中總會有一些特殊情況,除了遺傳決定性別之外,有的生物還能通過環境變化來決定性別。一些兩棲類、爬行類在孵化卵的時候,如果是正常溫度,雌雄比是1:1,但如果溫度高了或低了性別就會不同。

在全球變暖或變冷的情形下,如果它們只產生一種性別,就讓人擔心其有滅絕的風險。

對龜來說,「酷哥辣女」形容的比較恰當,溫度低就發育成雄性,溫度高就發育成雌性。但別的受溫度影響的動物就不同,比如鱷魚,情況剛好相反。

一些魚類的性別轉變

一些魚類的生殖過程還會發生性別轉變。比如《海底總動員》中的尼莫——小丑魚,它少年時是雄的,等老了或種群裡高等級雌性死了,就由雄的轉換成雌的。再比如黃鱔,先是雌的,年長會變成雄的。

幼蟲落點決定性別

世界上還有更奇妙的一種海生蠕蟲——後螠,它的幼蟲是中性的,如果落在海水裡就發育成雌的,如果落在雌的蟲體上,會發育成寄生的雄性。後螠的性別決定取決於幼蟲落點在哪裡。

人類Y染色體的隱憂

自然界中,性別決定的方式多種多樣。讓我們回到人類自身,看看決定我們自己性別的染色體。

像XY那樣一長一短性染色體,它們是怎樣進化的呢?

研究顯示,它們的進化大概分這樣幾個步驟:

最開始是未分化的性染色體,就像兩個X;接下來一部分位點發生了特化,出現雄性性腺決定基因,但大多數區域還是同源的;接下來進一步特化,出現大量性別決定基因出現,同源區域越來越少;最後成一大一小。根據特化的程度和起源時間的不同,科學家還在有的物種中,發現有新的性染色體產生。

XY一長一短染色體的進化

性別決定取決於相關通路的基因。如果一開始是雄性特異基因激活,會促進雄性性腺——睪丸的發育,並抑制雌性性別決定基因表達;相反,如果一開始沒有雄性特異基因激活,雌性性別決定特異基因就會活躍,進而抑制雄性相關基因表達,更好促進卵巢的發育。

Y染色體消失的隱憂

研究發現,有的生物Y染色體越來越小,甚至整個Y染色體完全失去。雖然雄的還是雄的,但相關的性別決定方式已發生了改變。

一位女科學家詹尼弗·格拉費斯(Jennifer Graves)和同事根據與祖先型性染色體的比較估算,Y染色體在過去的3億年間(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分開時算起)到現在的人類,已丟失了1393個基因,平均每一百萬年丟失約4.6個。因為人的Y染色體上有27個特異性的性別決定基因,所以他們就預言:男性的Y染色體很可能在500多萬年內最終會消失。

想一想,如果將來人類沒有Y染色體,還是不是男性?該怎麼辦呢?

儘管這事情很棘手,但人們大概不會像看到性別比失調而擔心找不到配偶那麼著急——因為500多萬年,反正離現在還遠著呢!

Y染色體退化的新研究發現

不過,前些年的一項研究,給未來的男性帶來了曙光——

研究發現,Y染色體在約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共同祖先到人類這一支,並沒有失去任何一個雄性決定基因。從恆河猴到人類和黑猩猩分來的祖先那一點,這1900萬年中,也只失去了一個基因。先前算的一般平均速率並不適合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

人類Y染色體的退化也許並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快。

總的說來,不同類型生物的性別決定,遵循著不同的自然法則:

性別受遺傳支配,與性別有關的基因或染色體便決定後代的性別;性別也有受環境的影響。性染色體確實存在退化,但不同譜系退化的速率有快有慢,不必過分擔憂其完全消失。

存在性別,就會有配偶選擇,不管個體的性別選擇傾向如何,只有兩性基因的重組、變異,才使得種群得以生生不息、物種不斷繁衍、進化。

感謝上海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對本次大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如果Y染色體在500萬年後消失了,未來男性真的會消失嗎?
    文/仗劍走天涯 如果Y染色體在500萬年後消失了,未來男性真的會消失嗎? 生命真的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東西。雖然從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我們可以得知,人類是通過不斷地進化和演變,在自然選擇中,發展成如今的樣子的。
  • Y染色體很可能在500萬年內消失,「男性」會滅絕嗎?
    ,雄孔雀會開屏,一向矜持的鴛鴦雄鳥會在雌鳥面前和同性「大打出手」,雄性鱷魚會像印第安人跳戰鬥舞蹈時那樣一邊吼叫,一邊旋繞轉身。以我們人類自己為例:眾所周知,人的細胞中有一個細胞核,細胞核的遺傳物質在23對染色體上,其中有一對是性染色體。如果是女性,就是XX,但如果是男性,就是XY。女性只有一種配子22+X,男性可產生兩種配子:22+X, 22+Y,各佔50%的比率。
  • 如果Y染色體消失,男人會變成什麼樣?還會有男人嗎?
    在500萬年後,如果Y染色體消失,地球上還會有男人嗎?、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有誰能夠想到在幾億年之後,地球會成為五彩斑斕的生命世界呢?女性的染色體是x和x,但是男性的第23對染色體則是x和y。這是決定男性特徵的一組DNA,根據生物學的研究來看,決定人類產生的後代是男還是女和女性的關係並不大,而是由男性體內的x和y染色體所決定的。可以說染色體的存在,決定著人類未來進化和演化的方向,然而在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家卻發現男性身體裡面的y染色體正在逐步的減小,在未來很有可能會消失。
  • 未來男性或消失?Y染色體500萬年後恐不復存在
    一半的精子中都攜帶有Y染色體,正是它們決定了後代將是男是女。如果存在Y染色體,則後代為男性;而如果缺少Y染色體,則後代為女性。如今科學家認為,Y染色體也許不到500萬年便會消失殆盡,導致男性的未來岌岌可危。肯特大學的彼得·埃裡斯博士(Dr Peter Ellis)與達倫·格裡芬(Darren Griffin)在一篇文章中探討了這一基因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 男性未來要消失:Y染色體500萬年後恐不復存在
    一半的精子中都攜帶有Y染色體,正是它們決定了後代將是男是女。如果存在Y染色體,則後代為男性;而如果缺少Y染色體,則後代為女性。如今科學家認為,Y染色體也許不到500萬年便會消失殆盡,導致男性的未來岌岌可危。肯特大學的彼得·埃裡斯博士與達倫·格裡芬在一篇文章中探討了這一基因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
  • 科學家發現男性Y染色體正退化,男性會消失嗎?
    而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中卻發現Y染色體在不斷退化,難道有朝一日世界上只剩女性了嗎?男性Y染色體在退化隨著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對人類的進化也有了初步的認識,染色體是區分男女的重要依據。在科技還不發達的過去,很多貧窮的落後地區,會把生男生女的結果歸究到女性身上。
  • Y染色體正在縮小,男性會因此而消失嗎
    由於Y染色體有45個基因(相比之下,X染色體大約有1000個基因),所以Y染色體顯得微不足道。研究表明,它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這一觀點被一些人解讀為人類的滅亡。那麼Y染色體真的在消亡嗎?這對男性意味著什麼呢?
  • Y染色體正在縮小,男性會因此而消失嗎
    由於Y染色體有45個基因(相比之下,X染色體大約有1000個基因),所以Y染色體顯得微不足道。研究表明,它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這一觀點被一些人解讀為人類的滅亡。那麼Y染色體真的在消亡嗎?這對男性意味著什麼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回到過去。我們的性染色體並不總是X和Y,決定男性或女性特徵的因素與他們沒有特別的聯繫。
  • 專家:男性Y染色體正逐漸變得十分短小,未來會出現男性危機嗎?
    我們都知道,Y染色體決定了男性的性別。但是最近專家發現,男性的y染色體正逐漸變得短小,功能也在退化,專家稱不排除消失的可能。看到這裡,一些男性朋友開始擔心了。為什麼男性Y染色體正逐漸變得十分短小呢?未來會出現男性危機嗎?
  • Y染色體會消失?男性將不復存在?
    2002年,格蕾芙和其他科學家在《自然》上發表文章,指出從早期哺乳動物到靈長類的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的個頭一直在縮小,並預言雄性染色體會在1000萬年內消失。這讓許多人想知道,男性是否也會隨之消失。1950年,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主席,遺傳學家科特·斯特恩發表了一次演說,提到Y染色體上基本沒什麼基因在體內被表達。2002年,格蕾芙和其他科學家在《自然》上發表文章,指出從早期哺乳動物到靈長類的進化過程中,Y染色體的個頭一直在縮小,並預言雄性染色體會在1000萬年內消失。這讓許多人想知道,男性是否也會隨之消失。為了檢驗這個理論,佩吉和他的同事開始研究Y染色體的進化史。
  • 如果人類的Y染色體在500萬年後消失了,未來男人將何去何從?
    其實答案很明顯,科學家通過這個研究發現,其實是想告訴我們,男性的Y染色體正在不斷縮短,如果有一天,它縮短到徹底消失了,那未來男性將何去何從?未來男性會不會消失?沒有了男性,人類的繁衍生息,人類文明如何延續?
  • 人類Y染色體正逐漸減少,500萬年後男性徹底消失,專家告訴你真相
    人類「Y染色體」正逐漸減少,500萬年後男性徹底消失,專家告訴你真相! 時間的轉軸從未停歇過,人們對於探索未知的事物總是賦有超長的耐心與毅力,對於未來發生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想像。我們學過生物的大概都了解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 人類Y染色體即將消失,男性迎來生存危機,未來或出現新人種
    不過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對於男性性別起決定性作用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的消失之中,雖然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但是按照目前的進化速度來看,大約500萬年後,具有Y染色體的男性就會從地球上消失,很可能取而代之的會是一個新的人種。是什麼讓男性體內的Y染色體發生變化了呢?
  • 大學教授預言500萬年後男性滅絕 女性將獨自繁衍
    大學教授預言500萬年後男性滅絕 女性將獨自繁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教授珍妮·格拉夫斯預言,由於Y染色體逐漸退化,男性人類將在500萬年後從地球上滅絕。    格拉夫斯是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近日,她在澳大利亞科學院的一次公開演講中說,男性獨有的Y染色體十分脆弱,無法自行修復基因變異造成的損傷,這意味著,男性正在走向滅絕。
  • 男性會消失嗎?新研究表明:Y染色體正在消失,但結果令人欣慰
    新研究表明,決定雄性的Y染色體比X染色體的基因要少得多,而且研究表明,Y染色體正在進一步縮小,不過令人慶幸的是,雄性物種不太可能會滅絕。Y染色體可能會消失,這引發了關於男性是否會隨之消失的討論。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性別取決於他是否有兩條X染色體或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在這兩種染色體中,X染色體大約有1000個基因,而Y染色體只有45個。
  • Y染色體退化可能導致男性「消失」?朱欽士:不必擔憂
    有關男性可能會消失的議題並不算新鮮,也不是危言聳聽,這種觀點叫做「Y染色體退化論」。資料顯示,早在2002年,澳大利亞樂卓博(原名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分子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曾經在《Nature》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人類精子:性別的未來》,正是在這篇文章中預測了在一千萬年內,人類的Y染色體會完全消失。
  • Y染色體消失,不等於男性消亡
    有研究發現,X染色體包含1098個基因,而Y染色體只有78個。作為「男性標誌」的Y染色體自大約3億年以來一直在不斷縮小,已經丟失了1000個基因。照此速度,再過1400萬年,Y染色體將失去所有基因。於是,有人認為Y染色體最終會完全消失。然而,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刊登研究結果揭示,該染色體具有驚人的韌性。即便若干年後Y染色體真的消失,男性也不會因此消亡。
  • Y染色體的退化和消失,與性別的消失沒有必然的聯繫
    ,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保持下去,Y染色體就會變得越來越短、越來越小,量變的累積會發生質變,越來越短、越來越小的Y染色體,它的最終結果不就是消失嗎?如果Y染色體消失了,那麼男人會滅絕嗎?,在1.6一年的時間內,基因數量由1400多個降到了40多個平均下來,大概每十幾萬年就會丟掉一個基因,這也是前文把Y染色體比作一個「丟三落四」的小朋友的緣故,如果這個速度一直保持下去的話,那麼恐怕幾百萬年到1000萬年內Y染色體就會消失了。
  • 科學家發現人類的「Y染色體」在不斷退化,未來男性會消失嗎?
    有趣的是,並不是所有生物的進化方向都是正確的,同時生物的進化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旦面對環境變化,就會導致族群的滅絕,如今地球現存的物種總數和地球曾經生活過的全部生物對比,或許連1%都沒有,更多的物種都消失在了時間的長河中,在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生物滅絕。那麼在遙遠的未來,人類是否也會進化成為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樣子呢?科技的發展在快速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
  • Y染色體正在慢慢消失,那男性會越來越少嗎?
    Y染色體正在慢慢消失,那男性會越來越少嗎?,那男性會越來越少嗎?它攜帶著「主開關」基因SRY,它決定了胚胎會發育成男性(XY)或女性(XX),它只包含很少的其他基因,是唯一生命不必要的染色體。畢竟,女人在沒有它的情況下也能過得很好。 更重要的是, Y染色體會迅速退化,徒留女性擁有兩個完全正常又完美的X染色體,而男性只有X染色體和一個萎縮的Y染色體。如果同樣的退化率持續下去,Y染色體在還有460萬年就會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