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維夏,凱風自南##蘭科#綬草(Spiranthes sinensis)。《說文解字》上的解釋是:「綬,紱維也。」也就是絲帶,古代常用來拴玉和印。當你看到綬草的花序時你應該就能明白這個名字的得來了,粉白的花序又像一條盤旋在綠莖上的龍,肉質根似人參,故綬草也常被稱為盤龍參旋。它的開花順序很特別,從基部開始,盤旋而上直至頂端,期間這些粉白色的小花也並不是規規矩矩的朝著一個方向生長,它呈螺旋狀扭轉,旋轉角度卻不定,有左旋方向的也有右旋方向的,所以我們看到的綬草花序還是頗有些野趣的。
綬草雖小,蘭科植物的基本特點還是具備的,仔細觀察能夠看到其下方的唇瓣呈囊狀還有一圈蕾絲邊,小而精緻,同樣,它的萼瓣也很難區分。盛花期的綬草還是比較容易辨認的,平常綬草的形態與其他雜草類似,不易分辨,植株高13-30釐米。根數條,指狀,肉質,簇生於莖基部。莖較短,近基部生2-5枚葉。葉片寬線形,直立伸展,先端急尖,基部收狹具柄狀抱莖的鞘。泰山區、啟林區、五山區還有燕山區均有分布。
這次的綬草主要是粉白色,不過本種綬草本身的分布甚廣,其植物的大小、葉形、花的顏色和花莖上部被毛的有無等常因其分布地區的不同有較大的變化,不可一概而論。
對了,所有野生蘭科植物都是國家二級保護以上,所以亂採亂挖都是犯法的行為哦,不過植物君相信更多的人都是愛護植物的,怎麼會做那種沒品的事兒呢,你們說呢?
攝影:Andy MY
文字:Clytze
最後再為我們華農樹木學教研組宣傳一下吧,有興趣的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