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妮妮
作為學生黨最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定是門門功課都是優秀,不偏科。但是事實上,有很多同學在某一門,或者是某幾門科目上怎麼學也學不會,成績就是不理想,好像是上天給大家關上了這道門。
前段時間有個話題榜排行,說的就是「努力卻學不好的科目」,網友們紛紛投票留言評論,先來公布該榜單的第3名,那就是當之無愧的物理了。
物理學科的特點就是很抽象,需要有很強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些同學上課時感覺老師講的都會了,可一到做題時就不會應用。
其實這說到底還是知識點沒有理解好,再怎麼努力效果都不好,甚至有的同學上物理課好像是在聽天書。
那麼,入選這個榜單的前兩名學科都是什麼呢?據說排在第1的這門學科讓很多同學們都感覺頭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不是靠努力就能學好的學科,物理排第3,這兩個讓不少學生都頭疼
第2名:英語
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掌握一門外語真的很重要,但是我們生活的國家母語是漢語,從小就缺乏學習外語的語言環境,語感不好。
加上學習語言不少同學感覺枯燥乏味,還要背大量的單詞,理解語法、掌握句型,同學們普遍感覺學習英語難度指數高達五顆星,成為了再努力也學不好的學科。
第1名:數學
數學這門學科可是從小到大一直伴隨我們的學科,也最讓大家感到頭疼,因為數學考察的不僅是大家的計算推理能力,還有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力。
而且不少知識點都是環環相扣的,想必大家也經歷過一次數學課請假,後邊就跟不上了,自己再怎麼努力聽課學習,也總是學不會。
其實上過學的同學們肯定都知道,有些學科單靠死記硬背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像比如歷史、政治這種,但有些學科就是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常常讓缺乏理性思維的同學感到非常頭疼。
這樣的同學在以後文理學科的選擇上,就儘量不要選擇偏理科的學科。如果對理科又特別感興趣的同學,那就只有好好改變自己的思維,提高學習成績才行。
那怎樣才能學好這幾門學科呢?
(1)重視教材
在學習之前建議大家給自己樹立信心,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們,更應該重視教材。
畢竟教材是教師講課和學生學習的依據,教材弄透了,也許就能「開竅」了。所以同學們最好別盲目做題,有時間不如先把基礎弄懂,這樣才更好。
像物理和數學學科,教材上的例題一定要吃透,比較基礎,英語的課文最好熟悉,達到背誦的程度,語法句式自然就學會了。
(2)多加練習
雖然我們說這幾門學科被同學們認為是怎麼努力都學不會的學科,但是不努力就更加學不會,還是要多多做題。
不會的問題及時請教老師,老師一定也會耐心為大家解答,多多研究答案的解題思路。英語學科通過多做題,語感會提升,答題越來越順手。
(3)開發智力
這個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們就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可以通過一些益智遊戲、或者像多聯繫數獨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大腦得到鍛鍊。
時間長了對孩子的腦部發育非常有好處,也能最大程度地開發孩子的智力、智商,這樣以後在學起理科上,可能相對就沒那麼吃力了。
(4)用對方法
不管是什麼學科的學習,同學們都要找準方法,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學,這樣才能學得又快成績提升又高。
平時我們也可以借鑑一些成績好的學霸的學習方法,但這未必適合所有人,結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在自己身上實踐最後得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正確學習方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總之,希望各位仍在與這幾門學科「較勁」的同學們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擺正學習心態,不要對自己喪失信心,更不要自我放棄,一旦放棄就意味著接受失敗。
既然無法擺脫這幾門學科,還不如從容面對,不要放棄自己,為自己加油充滿自信。另外,充分利用好教師這個資源,別讓問題積攢得越來越多,老師也會很高興為大家解答。
今日討論:
在大家心中,還有哪些學科能夠上榜呢?你們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歡迎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