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簡史-知名校友-校徽

2020-12-03 深圳金壁虎藝術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創建於1956年,首任院長鄧潔。1999年11月20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正式併入清華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華美院校徽

形象設計上採用了篆文的形式,中間的部分類似與「藝術」的「藝」字。知名校友:龐薰琹、吳冠中、張仃、丁紹光、王昱珩等

著名成就:銅雕《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永遠盛開的紫荊花》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矗立在維多利亞灣畔,成為香港回歸祖國的永久標誌。

校訓:「團結、求實、敬業、創新」

相關焦點

  • 南都數據:2015年中國校徽數據報告 全國校徽一個樣兒 | 網際網路數據...
    南都數據新聞工作室對中國大學的校徽做了一番梳理和統計,得出以下的結論,供大家參考:色:藍色紅色綠色,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貴校的校徽你看多了,920個大學校徽放在一起是什麼樣子?喏,就下面那樣,這應該是中國大學校徽第一次拍這麼全的集體照。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能找出貴校校徽,就讓貴校推舉你為傑出校友吧…………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清華新聞網6月8日電 6月3日上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大廳正式開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建院61年來,師生秉持「為人的衣、食、住、行服務」的辦學方針,立足當代,服務大眾,面向未來。這次展覽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學院的學術底蘊和優良學風,作品中既有探索前瞻的理念呈現,也有基於傳統的創新再現,既有寓意深刻的思想表達,也有服務民生的落地設計。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年度優秀課程作業展開幕
    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 為保障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水平提升,創造良好的教學交流機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自12月9日起,在學院美術館1-4號展廳舉辦2019-2020學年度優秀課程作業展。展覽將持續到12月22日,展覽期間還將進行優秀課程作業評選收藏工作。
  • 清華大學2021年藝術類專業(美術學院)本科招生簡章
    清華大學2021年藝術類專業(美術學院)> 本科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0〕13號)精神,清華大學結合美術學院人才選拔和培養需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制定並公布2021
  • 清華大學簡介指南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 * 2001年 建立醫學院,工業工程專業從精密儀器系分離出來建立工業工程系。 * 2002年 在傳播系基礎上建立新聞與傳播學院。
  • 清華大學校友活動走進虎博科技
    11月28日,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IT財經委員會走訪活動走進虎博科技,近40位來自投資、人工智慧、工業、醫療等多個領域的清華大學校友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現狀和「AI+產業融合」的未來趨勢。虎博科技技術副總裁、清華大學校友譚悅作為人工智慧領域從業代表進行發言和分享。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義大利NABA米蘭新美術學院 2018年服裝設計專業...
    本次發布會展示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NABA米蘭新美術學院兩所院校24位應屆本科畢業生共計60餘套服裝設計作品。年輕的新銳服裝設計師們通過服裝設計作品,揭露當代大工業生產模式下的社會弊病,於摸索中審視人類的原始訴求,闡述當代社會中捲入了孤獨麻木精神漩渦中的年輕人的思想與精神狀態,重新定義當今人們奉行的刻板陳規,構建真實透徹的自我認知。
  • 清華材料學院舉行校友大會暨校友基金捐贈儀式
    清華材料學院舉行校友大會暨校友基金捐贈儀式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通訊員 冉銳 高宇曦)4月30日上午,材料學院2017年校友大會暨校友基金捐贈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金剛教育基金捐贈代表1982級校友馮斌、材料學院院長林元華、黨委書記楊志剛出席。
  • FUTURE 100 指數報告出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ART POWER 100聯合發布
    1月11日,「2019 年度 FUTURE 100 指數報告課題成果發布會」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和ART POWER 100主辦,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人工智慧事業部為支持機構。
  • 校友姜龍捐資材料學院支持教育教學工作
    校友姜龍捐資材料學院支持教育教學工作清華新聞網12月1日電 11月27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1991級校友姜龍教育基金捐贈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捐贈人、1991級校友、歌爾集團副董事長、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姜龍出席捐贈儀式。
  • 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名,清華大學問鼎造富冠軍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教育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最高,雄居2020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名冠亞軍,是2020年中國高考最優秀考生的最佳選擇。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躋身前5強,吉林大學位列前10。  值得關注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最盛產中國億萬富豪,雄居2020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名冠亞軍, 堪稱「中國億萬富豪搖籃」,是中國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最高的大學;浙江大學第3。
  • 陳江和基金會——清華大學2020校友活動圓滿落幕,各行業嘉賓共享...
    本網12月1日訊 「陳江和基金會——清華大學2020校友活動」由陳江和基金會贊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清華大學法學院協辦,2020年10月27日,該活動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功舉辦。
  • 賓夕法尼亞大學比較出名的中國校友
    賓夕法尼亞大學比較出名的中國校友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美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從這裡走出去不少的知名人物。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知名的中國校友吧!郎鹹平中國臺灣學者、經濟學家郎鹹平,中國臺灣學者、經濟學家。 1974-1978年就讀於臺灣東海大學經濟系。
  • 復旦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本人是13級復旦本科生,17級復旦研究生,在復旦的6年都是在經濟學院就讀,來講講我知道的復旦走出去的名人。經濟學院首先我是經濟學院的學生,對於經濟學院的校友可能稍微更熟悉。第一個進入我腦海的便是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盧志強先生,畢竟我們學院的辦公大樓就是叫「泛海樓」,而且在2015年經院恢復建院30周年的時候向復旦大學整體捐贈7億元回饋母校,讓人印象深刻。
  • 2020校友會中國藝術類大學排名,中央美術學院第一
    哪些藝術類高校躋身2020世界一流大學(8★)、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7★)、世界高水平大學(6★)和中國一流大學(5★)行列?2019年12月27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公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最新發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2020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等排名,報告將由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科普碩士研究生11項課題入選中國科協科普研究提升項目
    根據《中國科協科普部關於公布2014年度研究生科普研究能力提升類入選項目的通知》(科協普函條字〔2014〕57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校科普碩士研究生入選
  •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清華大學1978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記者 趙姝婧)「1978年,我們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懷揣著振興中華、強國富民的夢想來到清華。記者 智 斐 攝  在1978級校友畢業30周年之際,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副校長姜勝耀、校友總會秘書長郭樑和數百名1978級清華校友在蒙民偉音樂廳歡聚一堂,共同參加了1978級校友畢業30年聚會。會議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1978級電子系校友李豔和主持。
  • 「天韻·色彩的詩歌」天津美術學院校友五人展在京開幕
    6月18日下午,由天笑藝術館主辦,天笑弘美(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金海銀湖拍賣有限公司協辦的「天韻·色彩的詩歌」天津美術學院校友五人展在北京天笑藝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張小凡、劉春、陳世琪、齊寶成、李文龍等五位藝術家的油畫作品80餘幅,作品主要以風景為主,人物為輔,呈現了五位藝術家從天津美術學院畢業三十多年來,在不同崗位、不同環境、不同時期下的創作面貌。
  • 你知道「中國雷達之父」是山東大學知名校友嗎?
    你知道「中國雷達之父」是山東大學知名校友嗎?山東大學是《大英百科全書》所列中國著名大學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最具國際聲望的16所大學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以為山東大學的知名校友,一起來看一下吧!束星北「中國雷達之父」束星北,山東大學知名校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國雷達之父」。畢生致力於我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有深厚的數學物理基礎,講課富有思想性和啟發性,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物理人才。我國早期從事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研究的物理學家之一,後轉向氣象科學研究。晚年,為開創我國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貢獻。劉先志工程教育家劉先志,力學家、工程教育家。
  • 優秀校友反哺母校!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再次捐書母校石家莊一中!
    校友饋贈近日,石家莊一中優秀校友,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給母校寄來了他主持翻譯的書籍《要領》。《要領》約翰·漢尼斯 著,楊斌 譯湛廬文化出品這本書是史丹福大學原校長、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會主席、圖靈獎得主、「矽谷教父」約翰·漢尼斯重磅力作,由清華經管學院管理學教授、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楊斌領銜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