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複習】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要點(蘇教版)

2020-11-29 搜狐網

原標題:【期中複習】一年級數學上冊知識要點(蘇教版)

第一單元 數一數

一、主要內容

1.數出10以內的數

學會數出個數在10以內的物體或人;會口頭用1~10各數表示相應物體的個數。

數數方法:按一定的順序不重複、不遺漏地數出相關人或物體的數量。

2.根據情境圖,說清楚圖中有些什麼、各有多少

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認真細緻的觀察、一定的數數經驗和方法以及量詞的使用。

例如:圖中小飛機有8架,有7朵花等等

3.將物體與點之間建立正確的對應關係

根據物體或人的個數畫出相應數量的點,根據提供的點的個數找出相應數量的物體或人,感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如:照樣子畫圈

第二單元 比一比

一、主要內容

1.初步認識長短、高矮、輕重的含義

2.體會比較長短、高矮、輕重的一般方法,會比較物體之間的長短、高矮和輕重

(1)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時,要把物體的一端對齊

把兩根繩子的一端對齊;使兩個人站在同一塊地面上。如:

2)比較物體的輕重時,藉助簡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輕的一方上升。如:

3.多個物體之間比較長短、高矮和輕重多個物體比較長短、高矮、輕重時,進行簡單推理和靈活的比較策略。

如:(1)比較方格圖中線的長短,需要數一數

2)比較水的多少,綜合考慮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細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

二、基礎題

1.哪位同學高,在高的下面畫「√」,

哪位同學矮,在矮的下面畫「○」。

2. 重的畫「√」

三、易錯題

1.按從輕到重的順序排一排

說明:重量相同時,物體的個數越多,單個物體就越輕;物體的個數越少,單個物體就越重。

3.在每個杯子裡放同樣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 裡畫「√」

第三單元 分一分

一、主要內容

1.體驗分類的含義和好處 分類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基本方法。

分類的好處是整潔、有條理。

2.按同一種標準給一些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分類

分類的基本要求:分類標準要清晰,分類結果要不交叉不遺漏。

如:按照顏色分類,黃色的有……分成一類,紅色的有……分成一類。

3.把一些物體按照不同標準依次分類,分類的標準要前後一貫

讓學生體會到,同樣的物體可以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由於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如:一些物體既可以按照顏色分類,也可以按照形狀分類。

4.習題形式:動手分,說一說,連一連,圈一圈,塗一塗

二、基礎題

1.把不同類的圈出來

2.把同一類物體圈起來。

三、易錯題

1.分一分,連一連

第四單元 認位置

一、主要內容

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關係,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會用上下、前後、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位置及相互關係,引導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例如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蘋果的上面是雞蛋,雞蛋在蘋果的上面。

2.辨別左右方位

(1)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明確判斷左右的基本方法,例如:發言舉右手,寫字、拋物時通常也是用右手。

(2)設計活動: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左邊拍手,右邊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逐步掌握知識。

3.當涉及物體位置關係的相對性時,只要求學生把自己作為判斷的主體,通過觀察辨認位置關係。

(1)左右關係,只要求學生以自己的左右手為標準說明相關情境中的物體哪個在哪個的左邊,哪個在哪個的右邊,不要求學生說明相關情境中人或動物的左邊是什麼,右邊是什麼。

(2)前後關係,只要求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說明自己的前面有什麼,後面有什麼,不要求學生說明具體情境中兩個物體的前後關係。如桌上放了一個檯燈和一個筆筒,他們之間的關係就不宜用前後來表達。

二、基礎題

1.畫一畫

2.想一想,連一連

三、易錯題

1.家在哪裡,連一連

第五單元 認識10以內的數

一、主要內容

1.認識10以內的數

(1)大部分學生在學前對10以內的數有零散片面的認識,我們要幫助學生建立相對完整的10以內數的認知結構。

(2)本單元要幫助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10以內每個數的含義,會數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寫0~10各數,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

(3)進行規範的寫數訓練,要求正確、規範、工整。

2.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1)「幾」表示物體有多少,也就是自然數的基數含義,可以指「總共的數量」;

(2)「第幾」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也就是自然數的序數含義,可以指「其中的某一個」;

(3)自然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常會相互幹擾,可以通過比較,說一說「幾個」和「第幾個」之間的區別來突破這一難點。

3.認識0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0表示一個也沒有;

(2)觀察直尺,0還可以表示起點,它排在1的前面;

(2)0和3、2、1一樣,也是一個數,要學會讀寫。

4.認識關係符號=、< 和 >,會用這些符號或語言表示1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關係

(1)比較兩種物體數量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對應。通過一一對應的排列讓學生建立「同樣多」、「多」、「少」的概念。如:

(2)認識=、< 和 >,介紹讀法和寫法。< 和 >記憶方法: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比較數大小關係的思考過程:

①根據圖意來比較:如6朵花比5朵花多,所以6>5

②想數的排列順序,如6在5的後面,所以6>5

5.認識10

(1)10是計數的結果,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感受10個一是1個十,表明10又可以作為一個計數單位,是十進位計數法的基礎;

(2)明確10以內數的順序,10排在9的後面;

(3)10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在「日」字格裡體會兩個數字的位置關係,使書寫規範;

(4)數數策略的多樣化: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

二、基礎題

1.看圖寫數

2.想一想,□裡可以畫幾個○。

4. 在□裡填上合適的數

□>5>□ □<8<□ 9<□

□>3 8>□ □<10 □<1

5.

一隊小朋友去郊遊。數一數,戴帽子的有(  )人,不戴帽子的有(  )人。從右邊起,小紅排在第(  )個,從左邊起,小紅排在第(  )個。

三、易錯題

4.填空

比8小的數有( )。

說明:0也比8小,不能漏掉。

第六單元 認識圖形(一)

一、主要內容

1.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主要特徵,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能識別和判斷。(不描述特徵,能連線、分類、識別即可)

2.在認識物體的活動中,體會比較、分類、統計等方法。

二、基礎題

1.數一數,填一填

說明:考察對形體的識別,數數的方法,分類和統計的能力。

說明:考察對形體的識別,數數的方法,區分幾和第幾。

三、易錯題

第七單元 分與合

一、主要內容

1.理解並掌握10以內數的分與合,把一個數分成兩個數或者把兩個數合成一個數

(1)2-5的分與合重點是讓學生體會「分」與「合」的是有聯繫的,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成5;

(2)6、7的分與合側重引導學生體會有序;(實物圖是有序的)

(3)8、9的分與合要求學生用有序的思考方式進行探索(每次移1個每次分1根,暗示有序)

(4)10的分與合鼓勵學生獨立探索。(明確提出要求:有序的塗一塗,分一分)

2.有序的表達 把一個數的各種分解情況不僅有序,而且對稱的排列,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減輕記憶負擔,培養推理能力。一種分法有兩種表達:

「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6和1」是一致的

3.10的分與合:為「湊十法」打好基礎

二、基礎題

第八單元 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主要內容

1、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1)加法:把兩個數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

(2)減法:從總數裡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減法算;從兩個部分種種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也用減法算。

2.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1)從「一圖一式」到「一圖兩式」到「一圖四式」,加深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體會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繫;

(2)計算方法:在具體場景中數一數;從分與合的角度推算;

(3)有關0的加減法計算:任何數加(減)0得0;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0;

(4)正確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計算方法:從左往右計算,先記下第一步計算的得數,再計算第二步

(5)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數。

方法: 例:( )+2=10,讀作:幾加2等於10

①10可以分成2和8

②2和8合成10

③用減法:10-2=8

3.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讓學生解決的實際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條件信息都由圖來顯示,不出問題,但給出帶運算符號的算式, 讓學生填一填,算一算 。

如:

(2)條件信息和問題用圖並配以括線和「?」來顯示,要求學生自己填運算符號進行計算。這是教材第一次出現相對完整的實際問題,需要學生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和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如:

(3)先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從場景圖中收集信息,再列式計算。如:

二、基礎題

1. 5+2=   5-2+1=  8-7-0=

2. 在( )裡填合適的數

2+( )=10 ( )+( )=8

3. 在○裡填上>、<或=

7○2+4 3+3 ○ 5+1 2+3○9 5-2○0+6

4.

三、易錯題

1.在( )裡填合適的數

3+6=2+( )=5+( )=( )+( )

說明:要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可以每道算式的得數畫橫線寫下來,幫助感知。

2.看圖寫算式:說明:理解虛線是減去的意思。

3. 從2、4、5、7、9中選3個數字寫4道算式

說明:選定三個數字,圈起來,四道算式只能用選定的這三個數字。

4. △+△=8 □+○=6 △+○=10

△=( ) □=( ) ○=( )

第九單元 認識11-20各數

一、主要內容

1.認識11-20各數

(1)知道10個一是1個十,2個十是20,認識數位,知道「個位」和「十位」;

(2)通過數數掌握11-20各數的順序和讀法, 會比較大小;

(3)數數的方法:數一個槓一個,每10個一圈。

2.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學習寫數

(1)本單元第一次出現計數單位「一(個)」和「十」,第一次提出「10個一是1個十」,並初步接觸計數器上的個位和十位,這是學生數概念形成過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2)11-20讀寫方法和正確理解數的含義、順序和組成相輔相成;

(3)寫法上,11-20各數都是由十和幾合起來的(其中20是兩個十),要用兩個數字才能表示一個數,而讀數中的「十」又只用數字「1」在十位上表示。如:計數器上十位上的1顆珠代表1個十,要在十位上寫1,個位上的1顆珠代表1個一,要在個位上寫1,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11。

3.應用11-20各數的組成,能正確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1)學生運用數的組成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如10+3=( ),想1個十加3個一就是13;

(2)溝通加、減法的聯繫,有利於學生感知;

(3)為接下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做準備。

二、基礎題

1.看圖寫數

2.填空

17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

和18相鄰的數分別是( )和( );

一個數個位上是0,十位是2,這個數是( ),它裡面有( )個十;

1個十是( )個一,20裡面有( )個十

4+( )=14 9+( )=10 10+( )=12

3.不計算,在 裡填=、<或>

三、易錯題

1.在7、13、17、20、0、5、11這些數中,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從左數起第6個數是( ),從右數起17排在第( )個。

說明:數多,學生容易混亂,又結合了「第幾個」的知識,需要仔細的審題。

2.1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  );6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是(  );

說明:容易形成思維定式,6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是61。

第十單元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一、主要內容

1.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9加幾,8、7加幾,6、5、4、3、2加幾;

(2)計算方法:

①湊十法(拆小數,湊大數;拆大數,湊小數,前者較簡單)

②根據已經學會的算式推算出新算式的得數。如:9+7=16推出7+9=16,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用所學的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本單元之前,教材只是要求學生看圖填寫算式,或根據括線和問號表示的實際問題列式計算。從本單元開始,教材呈現用文字(包括表格、對話等)敘述的、結構相對完整的實際問題。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有:正確理解題意、合理選擇或組合相關信息、根據題意確定計算方法。

(1)9加幾(第一次用文字呈現所求問題,第一次出現單位名稱)

(2)8、7加幾(用表格、對話、圖文呈現結構完整的實際問題)

(3)6、5、4、3、2加幾(選擇合適的條件解決相應問題)

二、基礎題

1.計算

3+9=  4+7=  9-2+5= 3+5+9=

2.在○裡填「>」「<」或「=」

8-2○6 16○8+7 9+5○9+8 8+4○4+8

3.

三、易錯題

1. 3+9=4+( )=6+( )

2.比較大小

☆+9○6+☆ ★-7○★-5

說明:感受一個加數相同,另一個加數越大,和就越大;被減數相同,減數越大,差越小。

說明:體會數量關係,加深對加法、減法含義的理解

原有的-賣出的=還剩的

一年級的個數+二年級的個數=總共的個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北師大版期中試卷,家長收藏!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北師大版期中試卷,家長收藏!本學期小學三年級很快就要進行期中考試了,大家都開始考慮進行期中複習了。由於蘇教版和北師大版的資料和試卷資源比較少,今天我們特意找了一份北師大版和蘇教版的資料,大家可以可以根據資料的內容,對比一下這兩個版本和人教版的內容有什麼區別,哪個更難?我們先來看看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所學的知識點有哪些。第一單元是學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中檢測卷(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附參考答案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中檢測卷(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附參考答案今天我們為三年級的同學分享三套數學期中測試卷,包含了三個版本: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同學們可以按需收藏列印練習。這幾套試卷題目都很基礎,同學們正好可以利用期中考前最後這一兩天好好地練一練,第一是幫助同學們提前了解考試範疇,第二是同學們可以根據這次練習,及時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查漏補缺,有效提高期中複習效率,提高數學成績。
  •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2-06-07 17:58:35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二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小學本學期早已學期過半不少家長和老師紛紛表示擔心,畢竟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學習的自律性比較低,容易將興趣放到好玩的事情中去。其實家長們也不用那麼消極,只要孩子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並及時複習,基礎知識還是會比較紮實。在做題時及時強化不太牢固的知識點,基礎就會越來越好,成績也會不斷進步。
  • 合肥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複習:第二單元
    合肥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複習:第二單元 來源:合肥家長幫   作者:展昭昭   2018-01-05 14:06:40 合肥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複習:第二單元 關注奧數網官方微信 數學資料、數學真題、更有全國教育資訊微信搜索「奧數網」或掃描二維碼即可添加
  • 【備戰期末】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要點(蘇教版)
    原標題:【備戰期末】二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要點(蘇教版) 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第三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一、基礎字詞 1.同音字 煙(煙波) 西( 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第三冊第三單元知識整理 一、基礎字詞 1.同音字: 枝(樹枝) 濃(濃綠) 香(花香) 伸(伸手) 鄰(鄰居) 知(知識) 農(農民) 鄉(鄉村) 身(身體) 林(樹林) 2.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1-9單元知識點,用心複習,考試成績好
    四年級孩子在小學階段是一個轉折點,三年級之前有的孩子比較聰明,不太認真學習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然而到了四年級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稍有馬虎,學習成績就有可能落下來。當然,落後一段時間可以再追趕上去,但那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複習四: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摘要: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複習開始,蘇州奧數網整理e度名師們對於五年級上冊數學的知識點規劃。     蘇州奧數網1月21日: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複習開始,蘇州奧數網整理e度名師們對於五年級上冊數學的知識點規劃。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分析,這些易錯點要注意!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分析,這些易錯點要注意!從本周開始,很多小學生都要開始期中考試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這是第一次比較重要的正式考試,他們在考試中往往容易犯一些低級錯誤。今天,我們就根據以往考過的期中試卷,來分析一年級小朋友在考試中容易犯錯的地方,家長可以提前教導孩子避免犯這些錯誤。以上這份試卷就是2018-2019年度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期中考試真題試卷,這位同學只考了93.5分。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檢測試卷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內容包括: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等。其中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書的重點教學內容。
  • 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期末複習單元知識匯總思維導圖
    這裡給大家按照單元整理總結了知識!第1單元 長度單位(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2單元第3單元 角的初步認識(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二年級數學上人教第3單元第4單元 表內乘法(一)(二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
  • 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
    精品課堂資源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 13.在解決問題時,需要要用「進一」 法、「去尾」 法取近似值,而不能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值。如:裝運物品時,必須全部裝完,不能剩餘,必須用「進一」法;裁服裝時,多的米數不夠做一套衣服,必須用「去尾」 法。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選擇。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第1單元試卷,小學生就錯1道題,和人教版比誰難
    這是一張蘇教版小學三年級第1單元的數學測試卷,和人教版不同的是,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人教版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應該考核的是位置和方向。下面這位三年級小學生開學之後估計轉發了錦鯉,整張數學試卷就錯了一道選擇題,數學老師笑開了花。
  • 【期末複習】二年級上冊期末詞語專項訓練(可下載)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複習資料整合◀到底要不要檢查孩子的回家作業?!◀和小豬佩奇學寫留言條◀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二年級語文上冊按課文內容填空(可列印)◀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看圖寫話範文精選◀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全冊單元習作◀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生字卡片(帶拼音、組詞、造句等)◀二年級常見關聯詞+造句總結歸納(附練習)
  • 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附答案),考查知識面廣,值得一練
    期末考試快要到了,想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只要做一份綜合測試卷,就能快速知道孩子的複習功課有沒有做到位。考試是為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所學知識,能否學以致用。數學講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答實際問題,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就很有必要,學生可以通過刷題訓練,從中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學生有時候覺得,上課時老師講解的知識都聽得懂,但是一到做題,就感覺自己不會了,是因為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有待加強練習。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同步練習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同步練習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在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們主要是學習米和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學習長度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長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的長度是用什麼單位的表示的。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幾乎每次考試都會考到。同學們在學會了長度單位後,應該要學會怎樣用尺子來量長度。我們可以用尺子來量一量課桌的長度,它的長度大約是120釐米,也就是1.2米。
  • 八年級數學期中考,我只複習這7個題型,不清楚考試重點的快收藏
    初中各校將在10月下旬陸續舉行期中考試,八年級的小夥伴是否為複習八年級數學煩惱呢?按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大綱要求,期中考主要考《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軸對稱》這三章,這三章有哪些重要的考點和難點,我總結了六個高頻考點和一些經典例題,希望能幫助到你。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期中考試試卷,試題分析與講解
    親愛的小朋友們好,馬上要期中考試了,對於剛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是第一次相對重要的考試,一定想考個好的成績吧! 那麼,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期中考試題,一般會考哪些內容?有哪些題型?要怎麼解答?需要注意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套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的期中考試試卷吧。
  •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
    精品課堂資源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練習 1.認識10以內的數2.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1)「幾」表示物體有多少,也就是自然數的基數含義,可以指「總共的數量」; (2)「第幾」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也就是自然數的序數含義,可以指「其中的某一個」; (3)自然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常會相互幹擾,可以通過比較,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