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火星伴月(傍晚可見)
12月15日傍晚將發生火星伴月天文奇觀,公眾在西南夜空中直接以肉眼就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紅色火星與月亮。火星位於月亮的右方不遠處,仔細看月亮附近,就會輕易的看見它那美麗的紅色身影。
一切觀賞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為重!
2018年12月15日07時22分火星合月,火星在月球以北3.6度。
當發生合事件時,往往是兩個天體在二維的夜空中看起來比較接近的時刻,因此可稱為互伴現象。
12月15日07時22分將發生火星合月天文奇觀,火星在月亮以北3.6度左右。在這個時間附近火星與月亮的二維距離在夜空中看起來是比較接近的,但是在三維空間上,它們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所以,火星合月現象也可以稱為火星伴月。
火星伴月在全國均可以看見,本文以昆明作為參考預報,全國各地略有差異,但大致相同。昆明地區上空的火星伴月,火星與月亮在二維夜空中最接近的時刻為北京時間2018年12月15日18時31分(星期六),火星的目視亮度為-0.2(等),距離角度約為5.3度(滿月大小為0.5度,約為11個滿月遠),方向為西南天空,高度約為59度左右(高位置),月亮被日光照亮區域約為50%。不過,此時的太陽位於地平線以下約3度的位置,因此會受到強烈的太陽光影響。
當日傍晚公眾可以在西南天夜空中看見月亮附近有一顆明亮的紅色星體,那就是我們的火星了。仔細尋找就會發現,火星在月亮右方不遠處。只要你所在地區天氣不算太差,憑藉肉眼就可以很清晰的看見月球和火星的紅色身影。
當晚火星的亮度約為-0.2(等),月球亮度約為-10.2(等),月球表面約一半多被太陽光照亮,因此火星的亮度會受到月光的幹擾而顯得暗淡。如果您所在地區空氣能見度以及有光汙染的情況,火星的亮度可能會更暗淡。
火星是地球的近鄰,只是比地球的軌道離太陽稍微遠些。火星不同於金星,我們可以從地球上看見火星那紅色的地表,還可以觀測到極地的冰蓋,以及火星上天氣的變化。由於火星的各種環境與地球頗為類似,因此火星對於人類有更大的吸引力。
火星名字的由來
在漢代之前,火星並不叫做火星。「熒熒如火、亮度與位置變化甚大使人迷惑」。古人認為火星位置較難預測,亮度不穩定,所以將其命名為熒惑星。
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火星(熒惑)呈紅褐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火星。
在西方羅馬神話中,因火紅之色而取名「Mars」(音:馬爾斯),他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瑪爾斯。
圖片模擬的是2018年12月15日晚上火星與月亮以及其它星體的位置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其它觀賞
另外還可以查閱您所在地的人造衛星事件,比如銥星閃光、國際空間站過境等等也是非常有趣的。這個銥星閃光是指猶如一顆較亮星星突然變得極為明亮,其亮度遠遠超過金星,而後移動緩慢變暗直到不可見。國際空間站過境是指國際空間站可以在您所在地區看見,其亮度一般在木星與金星之間,最亮時甚至超越金星!關於人造衛星事件,請利用heavens-above 官方網站專業查詢。
一些有趣的事件
火星與月亮最為接近的近期事件:(0.5度內,滿月大小以內,以昆明預報)
a)2017年01月03日星期二,火星與月亮的距離約0.42度(中午)
b)2021年04月17日星期六,火星與月亮的距離約0.26度(晚上)
圖片模擬的是2021年04月17日火星與月亮的位置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月掩火星的近期事件:(國內預報)
當火星合月的距離足夠近到月亮將火星遮住的時候,便會發生月掩火星事件。月亮距離地球近,因此火星在月亮的「背後」。
①2008年05月10日,月掩火星,我國西南可見。
②2021年04月17日,月掩火星,我國西南可見。
圖片為2021年04月17日月掩火星全球的掩星帶區域圖,來自:occult軟體
動畫圖片模擬的是2021年04月17日晚上月掩火星的位置圖,模擬地點:FSO。
模擬圖片來自:虛擬天文館軟體
部分名詞解釋
火星:是從太陽往外第四顆星星,每686.98天沿軌道運行一周,與太陽的距離為1.38-1.67天文單位。火星自轉一次歷時24小時37分23秒,它的直徑為6795公裡(大約是地球直徑的一半),質量稍大於地球的十分之一。火星是一顆荒涼的行星,有很稀薄的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氣溫-111-26攝氏度。
合:是太陽系中兩個天體的赤經①(經度)從地球中心②看來相等時的一種排列。合(conjunction)是位置天文學的一個名詞,它的意義是從一個選定的特定天體(通常是地球)觀察到二個天體在天球上有相同的赤經(僅限於地球赤道座標系統)或黃經(僅限於太陽系的天體)。
一般來說,兩顆行星的合意味著它們有相同的赤經,稱為赤經合。當然,兩顆行星也會有黃經合,而在星曆表上的合通常都是前者(因為地球觀測者都是使用赤道座標)。由於黃道與赤道之間有傾角,所以黃經合與赤經合的位置與時間都不一樣,但差異不會太大。——摘自《部份人對以下天文名詞的錯誤寫法》
①嚴格地說,不是「赤經」而是「黃經」相等,儘管太陽系的大多數天體的赤經和黃經一般相差不很大。
②通常以地球中心作為觀測點,進行模擬的數據。
掩: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前面經過的事件。太陽暫時被月球遮擋時的日食是掩的實例。月球和行星掩恆星和其他更遙遠天體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月掩星:月亮在天空中每月移動一周,每小時約東移半度多,相當於月亮的視角直徑。月亮移動時常將恆星或行星掩蔽起來,這種現象稱為月掩星。觀測月掩星可以測定觀測者的地理坐標、研究雙星、測定太陽視差及月亮位置等,是業餘天文家感興趣的觀測項目之一。
掩星帶:在發生掩星事件時,地球上所能看見此次掩星事件的區域,位於掩星帶內的均可見不同程度的掩星事件。
赤經:天文學用來定義天體在天空上的位置的兩個坐標之一。天體的赤經(RA)是從一個叫做春分點的標準點向東量到該天體的角距離——相當於天體的經度。赤經的常用單位是小時(h)、時分(m)和時秒(s);1h=15度。
天體亮度:一般指目視星等,是表示一個天體明亮的指標。肉眼能見的天體極限亮度約為6等,夜空最亮的恆星天狼星約為-1.46等,太陽約為-26.74等,滿月約為-12.74等,金星最亮時約為為-4.89等,哈勃太空望遠鏡能拍攝到的最暗天體約為31.5等。【數值越小亮度就越亮】
視(角)直徑:是表示天體視覺角度大小的指標,月球和太陽視角(視直徑)在半度(30角分)左右,金星在10–66角秒(1角分),木星30– 49角秒。【1度等於60角分,1角分等於60角秒】示意:°表示度,′表示角分,″表示角秒。
天象:所謂天象是指日月星星發生的天文奇觀,亦指天空(文)現象。
地心:地球中心,很多預報常常以這個作為準確的全球性預報。
參考資料
1.有趣天文奇觀
2.NASA-Planetary Fact Sheets
3.Calsky
一切觀賞以安全第一以及防寒保暖為重!
【選擇視野開闊之處觀賞,注意保暖以及安全】
文章作者:零度星系(天文在線)
審核人員:北極光
最終審核:零度星系
編輯用時:2018年11月10日-2018年12月02日
審核用時:一個小時
最後更新:2018年12月15日星期六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指出錯誤所在好加以改之。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