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屋頂安裝光伏板,實現「躺著掙錢」)
文/本報記者 張永斌 片/本報記者 劉濤今年以來,東港區將產業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一號工程」,統籌考慮貧困村、貧困戶的生產資源、環境、勞動力等因素,引導他們發展特色農業種植和鄉村休閒觀光採摘等產業。
扶貧路子必須依村施策,東港區不少村選擇了
光伏扶貧。東港區南湖鎮弓山村整體搬遷,2016年1月與日照市睿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光伏發電項目,二層樓房、老年房房頂全部
安裝光伏板,弓山村利用中央專項扶貧資金154萬元,投資入股籤訂光伏發電項目,日照市睿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給予弓山村投資收益15.4萬元,可解決弓山及周邊14個村,140多口人脫貧問題。
「兩個多月前,我們搬到了新家,與之前破舊的村居相比,這裡窗明几淨。我們這裡的房頂全部安裝了光伏板。躺著就可以掙錢。」10月29日,一位弓山村的村民說。
南湖鎮弓山村的光伏發電是東港區精準扶貧亮點之一。東港區立足區情實際、創新扶貧機制,各鎮扶貧亮點頻現。
陳疃鎮楊家山子村積極探索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走資產收益扶貧新路子,成立「日照市東港區美華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三膜式春棚土豆種植項目。「貧困戶+合作社+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莊鎮前高莊村地處山區,今年在區扶貧辦和區水利局的支持下,爭取130多萬元資金建起了青山羊養殖合作社,拿出85%的股份無償分給81位貧困群眾,並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常年務工,僅此一項每年可為每位貧困群眾帶來2萬元的收入。青山羊,又稱「狗羊」,頗具當地特色。
今年7月份完工的西湖鎮董家嶺村食用菌大棚項目投資70萬元,一期建設5個高標準恆溫大棚,引入樂豐食用菌生產合作社,進行食用菌種植。董家嶺村藉助扶貧專項資金建設高標準食用菌大棚,提前將利潤鎖定,可實現股份分紅再收益。
(原標題:屋頂安裝光伏板,實現「躺著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