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國教會的末世論色彩
「中國家庭教會有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就是擁有強烈的末世論。就是認為耶穌快要來了,這個世代即將過去,你快要死了,世界快要毀了。簡單來說就是,結局就要到了。信的人完全得救的結局就要到了,不信的人完全沉淪的結局就要到了。小敏的詩歌說:在這些僅存的年間,你該怎麼樣?你是儆醒,你是沉睡,還是漂泊沒有定向。沒有強烈末世感的人不會這樣寫歌。沒有強烈末世感的人也不會這樣唱歌。」
才知道中國教會具有強烈的末世論色彩,只是喜歡小敏的詩歌而已。據說小敏為了寫詩歌讀了80遍詩篇。喜歡聽小敏詩歌的原因,也是因為其中的聖經味道正和濃。中國家庭具有的末世論色彩,是和那個復興的時代有關。聖靈大大做工過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基督徒群體裡瀰漫著聖靈親自教導的味道。聖靈大大做工,就是把聖經刻畫在信徒的心裡。所以,中國教會的末世論色彩和小敏的末世論色彩,不是人間的刻意的人為的神學,而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基督徒群體共同的聖靈體驗。他們神學性不強,末世論卻強,那是因為這是聖靈的作品。聖靈在他們的心裡訴說末世論。這種被聖靈教導出來的末世論是比神學院學出來的末世論,是更加刻骨銘心和深入骨髓、深入血液的。中國教會的末世論色彩,是因為聖經本身的末世論色彩。
1.2 聖經中的末世論色彩
雅各說,「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另一處又說,「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保羅說,「時候未到,什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主必要來。」當論到信徒去世的時候,保羅用末世論和主的再來來安慰信徒。「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約翰說,主啊,我願你來。主耶穌說,「【約14: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
聖經本身的末世論色彩是和再來的主有關的。在舊約盼望耶和華的日子,耶和華的日子在基督身上應驗出來。我們在盼望主耶穌的日子。對末世論的漠視,也就是對再來之主的漠視。「你們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 神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對今生的熱情,帶來對再來之主的漠視,也帶來對天上之主的漠視。對末世論的忽視,就是對聖經本身相關經文的忽視。我們越活在末世論裡,聖靈會教導我們更多。我們如果不活在末世論裡,聖靈在這方面就教導我們很少,因為我們沒有給聖靈教導的機會。今生論攻擊末世論的,如果我們不拿起末世論的世界觀來起而抗爭,我們就不會遇見天上的主,也不會遇見再來之主對我們的吸引,他在歷史的末期召喚我們,吸引我們,如同繩子牽引我們一樣。
「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你的面,就心滿意足了。」唯獨再來的主,我們才會看見主的面。而見到主的面,則是信徒心靈的活水。信徒最大的不知足,就是不得見主的面。只是有一個期待和張力,在牽引我們向歷史的末期走去。感謝主,有一個緩衝,並不是完全的不得見主的面而絕望,而是在信他裡和愛他裡找到心靈的歸宿。「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我們再來的主的面的期待,是我們對神極大的公義表現。沒有這個,或者在這個上淡漠,就是對主的忠心不夠。
1.3 個人的末世論
在這僅存的年間,這首歌十年前左右聽,就很入心。在這僅存的年間,歌名上一下子就很蒼涼,一下子人生很短。這是作為一個人來說,都會有的個人的末世論。我們每個人誰不是祖先生的呢?誰的祖先沒有死呢?祖輩的死,也在提醒著我們個人的死期將到,死期不遠。對個人死期的把握是我們個人的末世論。如果沒有個人的末世論,你就會在地上過得很瀟灑,因為當你不把死放在心上的時候,沒有什麼能夠攔阻你的瀟灑。個人的必死和死期,如同腰帶一樣束在人的心上。所以人一方面在享樂今生,一方面卻並不盡興,因為腰帶束縛在心上很難受。聖經上說,「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世人個人也有自己的末世論,只是迴避而已,在忌諱死亡和忌諱疾病裡表現出來了。世人以懼怕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末世論。因為「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難怪世人心裡會是以鴕鳥策略來處理的。知道個人的必死和末世論,但是裝作永遠不死似的,裝作沒有結束似的。個人的末世論,如果不是因為有不定罪的確據和復活的盼望,誰能夠面對自己的殘酷的結局呢?不忍卒讀,不忍卒視,人不願意看見自己的結局,因為結局太殘酷了,是一個渺小的個體所不能承受的,又不得不承受的。
雖然個人會迴避,但是鄰居尤其是親人的去世,或者說自己的疾病纏身,都在提醒著我們的死期。在我們刻意的迴避與外在災難聲音的提醒裡,二者掙扎較量,組成我們一生之久的時而內心平靜時而內心恐慌的人生心路旅程。世人沒有刻意的末世論,但是卻逃避不了自己的末世感。逼迫、瘟疫、洪水等災難的頻繁發生,也在提醒著每個個體從鴕鳥的沙土裡把頭拔出來,看一看自己殘酷的結局。「無論你有沒有末世感,這個世代已成事實,你的感覺並不會增強它的色彩,也不會阻止它的出現。」末世的信息就在我們的周圍。
1.4 基督徒如何應用末世論
「最近老大開始研究《魔戒》,買了大部分託爾金的書,還買了阿拉貢的劍,一米多長。其他弟弟們紛紛變成了魔戒迷,開始尋找自己的角色。速度最慢的老三選了身手敏捷的精靈王子萊戈拉斯,走路時說著我聽不懂的精靈語。年齡最小的老四選了年紀最老的甘道夫,手拿木杖,還隨時披著件浴袍。老二選了幾個都放棄了,哥哥向他推介法拉墨,他只問一句:他是怎麼死的?我說他沒死啊,他那個神經病爸爸想要燒死他,可是被救下來了。我就奇怪老二明知道這些情節,為什麼還問這樣的問題。哥哥說:他是老死的。老二就高興地說,就他了,我當法拉墨。//原來那個人最終的結局影響了他的決定。而不止是他在過程中的表現。雖然還有很多人物值得選擇,他們身上發生過非常精彩的故事,但老二卻不羨慕,他一定要確認這個人物最後的結局。結局若是悲慘,他寧可放棄一路的鮮花,結局若是幸福,他寧可選擇被放在火上差點燒死。」
基督徒也越來越沒有這樣的末世感,豈不應當學學這個小孩子的末世論精神嗎?既然已經重生,就是朝著長成耶穌基督長成的身量去的,就是朝著再來之主去的。你是如何看待再來之主,來影響自己的每一個現今的抉擇的呢?當被再來之主的末世論滲透到我們的心血和骨髓裡,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抉擇都會變得不再一樣。因為民無異像,就隨意而走。民有了異像,就朝著標杆,立場堅定,步伐清晰。末世論是如何影響你的安心學習、給鄰居傳福音吧,給孩子辦教育、辭職當傳道、全職做媽媽?如果你靈性清醒,再來的主就會在前方引導你在各個方面都有異象,因為他在前方引導你。
1.5 如今的中國教會的末世論缺失
如今的教會整體和信徒個人,對比小敏時代的時候,不只是缺乏末世論上的警醒,在各個方面都是殘次品了。「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死的,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 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教會的更新任重而道遠。
隨著國家這些年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教會的世俗化進程也加劇了。我們只能回望小敏那個時代,可能很多人不關心教會歷史,也回望也不回望了。世俗化的加劇,帶來末世論的缺失。小敏時代的末世論色彩的褪色,以及今生色彩的越發濃厚,今生與永生的交戰就借著對末世論的態度表現出來。要麼是末世論牽引我們向前,要麼是今生的世俗化牽絆我們的腳步讓我們留在此地,眼光留在今生。世上的思慮、無定的錢財,使末世論變得相形見絀。今生的成功和輝煌,成為信徒的第二追求。當聖經與另一本經典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聖經總是會淪落為次要的。當末世論與今生論放在平等的地位,末世論必然會放在次要的位置。
基督徒不懂得或者故意不懂得自己的心是多麼世俗和多麼詭詐。以屬靈的理由掩蓋世俗的動機,這種偷梁換柱是用詭詐做成的。人心是詭詐的,基督徒的心是詭詐的,這是作為基督徒個體所要警醒自己的。家賊難防,自己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自己的詭詐的心就是偷盜屬靈財富和屬靈機會的。唯獨交給聖靈會更新、聖化、引導,我們才能脫離今生的捆綁,活在對再來之主的期待和盼望裡。「主啊,我願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