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處在死與活的疊加狀態中就是薛丁格的貓。
常規理解,黑匣子裡薛丁格的貓要麼是死要麼是活,與你打開黑匣子無關。
量子理論卻說貓在黑匣子既死又活,在打開黑匣子的那一剎才「決定」貓的生死。
薛丁格的滾,即當一個妹子叫你滾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她是真的叫你滾還是過來抱緊,此時的你就處於一種既抱又滾的量子力學狀態。
作為一個觀察者,你的觀察行為會影響被觀測的客體。而在宏觀層面,觀測行為對客體的幹擾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微觀世界,粒子尺度非常小,運行速度非常快,你怎樣去測量?要測量就必須與它發生作用,也就改變了它的狀態。
你個東西你不去管它,它就在那裡,若你研究它,研究結果就會受到你自身的影響。
在自然界,在沒有觀測者的情況下,螳螂吃夫的現象幾乎不存在,是由於觀測者,母螳螂做出了吃雄螳螂的舉動。
或者你正在寢室照鏡子,你的室友忽然回來了,你馬上回歸正常模式,假裝在看書,或思考人生。
或者你在你愛人的面前,永遠不是你最真實的關於薛丁格的貓,物理學又一次強調了觀測者的地位
伽俐略:速度取決於觀察者參考系
愛因斯坦:時空間隔取決於觀察者速度
薛丁格:因果與觀察者有一定關
認識是認知系統與客觀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沒有一種認知能脫離主體而獲得一種客觀和全面的認識
這也就是說,我們無法精確的描述這世界。或者說在大多數情況下,邏輯思維引導我們到達某一點之後就丟下我們不罷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