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透鏡成像及其應用真題解析與解題策略

2021-01-10 物理樂園


本公眾號(wulipark)致力於研究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及其傳播教學資源。歡迎並感謝朋友們關注!希望物理樂園公眾號平臺能更好地為您服務……

作者:物理樂園

來源:物理樂園(微信公眾號:wulipark)

初中物理透鏡成像及其應用問題解題策略

教師指導學生能學好透鏡成像及其應用問題,教師除深入學習物理課程標準、學習各個版本教材外,善於總結知識,歸納提煉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解決初中透鏡成像及其應用問題,

我認為帶領學生學好下列問題時至關重要的。


一、讓學生把握中考命題知識點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1.知道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知道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並能正確畫出光路圖。

2.通過實驗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並能運用解決問題。

3.知道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4.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和矯正方法。


二、對重點難點問題解讀好是基礎


1.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判別方法:

(1)摸一摸: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

(2)看一看: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的是凸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的是凹透鏡。

(3)用一用: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鏡,否則是凹透鏡。

(4)驗一驗:能成像在光屏上的是凸透鏡(即成實像),無論怎樣都不能成像在光屏上的是凹透鏡。

【例題1】如圖所示,對光有發散作用的透鏡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中間比邊緣厚的透鏡為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為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凹透鏡是指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凹透鏡又叫發散透鏡,符合這個特點的透鏡是B.

2.特殊光線對作光路圖的重要性:

3.三種成像的比較:

4.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特點、成因及矯正

對於近視眼,眼睛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其形成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後方向上太長,使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到達視網膜時已經不是一點,而是一個模糊的光斑。需配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對於遠視眼,眼睛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形成的原因是: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後方向上太短,使來自近處一點的光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到達視網膜了,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需配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5.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深刻理解:

(1)焦點是成虛像和實像的分界點。物體在焦點以外時,在另一側光屏上一定成實像;物體在焦點以內時,一定在同側成虛像。

(2)2f是成放大或縮小實像的分界點。U=2f時,所成實像與物體等大;u>2f時,所成實像是縮小的;f<u<2f時,所成實像是放大的。

(3)凸透鏡成像時,物距u越小,像越大,像距v也越大;物距u越大,像越小,像距v也越小。

(4)根據u和v的關係,也能判斷出像的性質。當u>v時,像比物小;當u=v時,像和物大小相等;當u<v時,像比物大。

(5)凸透鏡所成實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虛像都是正立的。

(6)可以這樣記憶理解:實像倒,位異側;虛像正,位同側;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體移向凸透鏡,實像變遠且變大,虛像變近且變小。


三、用典型例題的示範作用提升學生解題水平是關鍵


【例題2】如圖所示光線經過一個光學元件後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則虛線框內的光學元件是(  )

A.凹透鏡       B.凸透鏡       

C.平面鏡       D.潛望鏡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成透鏡的光路圖和選擇合適的透鏡是關於透鏡作圖的常見題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學特點.

仔細觀察各圖中出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特點,結合各種透鏡及面鏡的光學特點,找到合適的光學元件.

由圖知,折射光線比入射光線向主光軸靠攏會聚,該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因此虛線框內的光學元件是凸透鏡.

【例題3】在探究凸透鏡成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cm

B.圖中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應用在了照相機上

C.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動蠟燭,燭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移動凸透鏡,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燭焰像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及特點的應用,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關鍵.

(1)(2)當u>2f、f<v<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3)物距變化時,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也應該發生變化;

(4)凸透鏡成實像時,若成縮小的像,則像距小於物距;若成放大的像,則像距大於物距.

由圖可知,此時的物距為30cm,物距大於像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故B正確;若凸透鏡的焦距為8cm,由圖可知物距u=30cm,大於2倍焦距,像距為20cm,像距位於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應,不能滿足要求,故A錯誤;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同,移動蠟燭,此時應移動光屏,燭焰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C錯誤;由圖知,此時像距小於物距,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若將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此時像距大於物距,根據光路的可逆性,此時應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正確.

【例題4】小明照相,拍了一張以後,他向照相機移近了幾步,再拍一張。如果照相機的位置不變,拍照的人應該(    )

A.把鏡頭向外拉一些,人像變大;

B.把鏡頭向裡縮一些,人像變大;

C.把鏡頭向外拉一些,人像變小;

D.把鏡頭向裡縮一些,人像變小。

答案:A

解析: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的原理製成的。鏡頭相當於凸透鏡,人或其他被照景物應該在2倍焦距之外,成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當小明向照相機移近了幾步,就是物距減小了,那麼像距應變大,像也變大。將鏡頭向外拉一些,像距變大,符合要求。

【例題5】如圖所示是某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距v和物距u的關係圖像。分析圖像中有關數據可知 (   )

A.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B.當物距u=30cm時,像距v=15cm

C.物距增大時,像距也增大

D.當物距u=15cm時,成的是縮小的像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以及運用圖像給出的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抓住關鍵點,即u=20cm時,v=20cm。這時u=v=2f=20cm,解出f=10cm.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試題是今後中考的熱點。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舉措。

A.由圖象可知,u=v=2f=2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故A正確;

B.當物距u=30cm>2f=20cm時,2f>v>f,即20cm>v>10cm,故B錯誤;

C.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時像距減小,故C錯誤;

D.當物距u=15cm,此時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錯誤.


四、與透鏡成像有關的和中考難度一致的精品訓練試題(含答案)


1.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此時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則像的特點是(  )

A.倒立縮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答案:C.

2.某人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關於該人的視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遠視眼,用凸透鏡矯正

B.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C.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

D.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答案:A.

3.如圖所示,早期照相館裡攝影師取景時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幾位同學對此現象展開了討論(  )

甲.將照相機靠近兩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兩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調整相機和兩位照相人之間的距離,人像變小時,應減小相機鏡頭和膠片之間的距離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須在兩位照相的人身後進行「補光」

丁.現在的相機利用光學或電子技術,把倒立的像轉變成正立的,便於觀察.

A.甲與乙       B.甲與丙

C.乙與丁       D.丙與丁

答案:C.

4.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成像規律時,用焦距分別為f1、f2的甲、乙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先將點燃的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坐上,調整後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圖中未標出):再用透鏡乙替換透鏡甲,且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左移動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圖中光屏上的像是縮小的

C.f1<f2 

D.f1>f2

答案:BD.

5.在做「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時,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蠟燭的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的像與照相機成的像性質相同

B.若只升高凸透鏡,光屏上的像會向上移動

C.若只將蠟燭向左移動,光屏上還會承接到像

D.若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動,光屏上還會承接到像

答案:AD.

6.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可快速登錄網頁,訪問網絡數據。 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攝像頭相當於凹透鏡   

B.必須保證二維碼位於攝像頭的一倍焦距以外

C.二維碼不是光源   

D.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答案:C

7.如圖所示的光路圖,F是透鏡的焦點。其中正確的光路圖是              (   )

答案:C

8.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記錄並繪製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係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

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u=20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製成的

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答案:D

9.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是「『目』浴陽光,預防近視」近視眼的成像示意圖是如圖的    圖,應該佩戴由    透鏡製成的眼鏡來矯正.

答案:乙;凹透.

10.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1)為測出透鏡的焦距,做了如甲圖所示實驗,則透鏡的焦距為  cm.

(2)正確安裝並調節實驗裝置後,各元件位置如圖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製成的;

(3)在乙圖中,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互換,成像情況符合     的原理(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答案:(1)10.0;(2)縮小;照相機;(3)投影儀.


【歡迎關注本公眾號:長按→識別→關注】

若需要免費下載更多教學資源等,可點擊文下「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內容梳理+考點精講+分層次專練
    中考物理對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的考察主要是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出發,去分析和判斷凸透鏡成像的情況(包括實像、虛像、像的放大與縮小情況),另外再將成像規律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分析(例如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眼睛等)。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及其應用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及其應用》,僅供參考!
  • 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凸透鏡成像分界點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凸透鏡成像分界點》,僅供參考!
  • 2019初中物理光學之函數法推導凸透鏡成像規律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函數法推導凸透鏡成像規律》,僅供參考!
  • 2020年中考總複習物理,聲現象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含考試要求)
    根據江西省 2020 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物理學科說明,聲現象、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這部分內容的考試要求如下: 括號內是考試要求,考試要求從低到高依次為:了解→認識→理解→會。「會」指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應用這部分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或實驗中的物理問題,考查的是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和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應該重點關注這部分知識。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透鏡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鏡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 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 我始終強調,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的記憶。
  • 初中物理,老師梳理:凸透鏡成像原理的知識點及光路圖的製作方法
    凸透鏡成像原理是初中物理光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物理的難點,本文結合光路圖詳細講解關於凸透鏡成像原理的重要知識點及經典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新初二學生的暑假預習和新初三學生的複習備考提供幫助。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體ST經過凸透鏡成像S'T',物體ST與凸透鏡的距離為物距,像S'T'與凸透鏡的距離為像距,在物體ST逐步靠近凸透鏡的過程中,像S'T'也作出相應地變化。
  • 巧用凸透鏡成像規律,高效解決物理中考難題,實用性極強!
    仔細研究過近幾年河南中考物理試卷會發現,凸透鏡成像規律是中考必考考點之一,因此要求同學們考前能熟練掌握這節課的知識點。其實,對於很多同學來說記住這些知識點並不困難,難就難在要會用這些知識點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下面我結合往年河南物理中考的試卷,給同學們具體分析一下如何巧用凸透鏡成像規律,高效解決物理中考難題。
  • 中考前一定要搞懂的物理易錯知識點——透鏡(可下載列印)
    本篇文章介紹初中物理第五章:透鏡易錯知識點,同學們在中考前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弄清楚,免得考試的時候丟分。如需免費電子版的初中物理七百講知識點總結,可關注並私信我。我始終強調,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的記憶。放大鏡成像特點是什麼?
  • 「中考複習」第一輪課標點點清課時三透鏡及其應用(課標及講解)
    「中考複習」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課時三 透鏡及其應用(課標及講解)課標要求 2.了解凸透鏡的應用——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3.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凸透鏡成像規律。4.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僅供參考!
  •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點之透鏡及其應用
    第四章 《透鏡及其應用》     1、中央厚邊緣薄的透鏡是凸透鏡     2、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有:①「摸」:通過比較透鏡中央和邊緣的厚薄加以辨別;②「看」:通過靠近物體觀察透鏡的成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加以辨別;③「照」:通過透鏡對平行光線是會聚還是發散加以辨別;④「晃」:透過透鏡看書本上的文字,晃動透鏡
  • 這道中考物理題,徹底解決凸透鏡成像規律!
    有些初二的同學們說,學習光學中的「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總是有些問題搞不太懂,導致做此類題時稍微饒點彎就糊塗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只是因為沒做好四個字:「看、做、畫、算」!看就是看動畫演示;做就是做實驗驗證;畫就是畫嚴格的光路圖;算就是利用成像大小算出物距範圍、像距範圍、焦距範圍。
  • 中考物理,期末幫你拿高分,作圖題解題技巧交給你
    百家號人生底色看語文的物理老師提醒同學們,除了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學會解題的技巧,總結各類作圖題的解題步驟。作圖題主要有光學、熱學、力學及電學幾個部分,對於不同類型的作圖題,方法及技巧也是不一樣的。一、力學作圖力學作圖包括作力的示意圖、槓桿作圖及滑輪組的繞線。
  • 中考物理光學知識點詳細解析,附真題精選19道!
    常見題型:平面鏡的應用,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實驗5、光的反射法線、入射角、反射角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c) ★凸透鏡成像規律:規律1: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 「單元測試」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解題思路】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應用。知道當物距小幹焦距時,凸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成的。解析:從圖中體溫計的橫截面看,從圓弧形表面看去,此溫度計相當於放大鏡,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 簡單的物理之:凸透鏡成像作圖
    凸透鏡成像作圖微課:本節微課涉及的例題:       1、 請在下圖中做出物體AB經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       2、 圖中L為凸透鏡,MN為其主光軸,D為光心,若物體AB經凸透鏡成的實像為A『B』,試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並在圖中標出F的位置。
  • 物理中考衝刺——歷年中考真題透鏡及其應用易錯題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下列儀器成像特點與其相同的是(  )A、放大鏡 B、照相機C、投影儀 D、顯微鏡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進行判斷: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於照相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於幻燈機。
  • 中考物理總複習之凸透鏡成像,很多同學覺得難,那是因為方法不對
    初三的朋友們,距離中考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時間很少,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建議每個人都要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框架圖,這樣中考一輪複習和二輪複習的時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這篇文章老師帶你們複習透鏡及其應用這部分知識點,重點複習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這部分知識點中考物理幾乎每年必考,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掌握。
  • 只要看一眼,就能立刻知道凸透鏡成像特點,中考物理必考送分題!
    距離中考已經不足一個月,對於初三的同學們來說,今天所要說的是一個看起來最簡單,但是一旦做題就會經常出現各種問題的經典物理題型!此類經典題就是「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相關應用!可以說,這類物理題所涉及的實驗是所有初中生最感興趣,也最愛做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