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死亡萬花筒
《死亡萬花筒》是西子緒在晉江文學城上發表的一本現代懸疑靈異小說,在連載期間,廣受讀者的好評,一邊害怕,但每天又期待著更新去繼續閱讀下去。後面還被改編成了廣播劇,本來光看文字就已經被嚇得夠慘了,再加上聲音特效bgm。夜深人靜的時候,躺在被窩裡聽的話,那還真是有點身臨其境毛骨悚然的感覺。
其主要內容描寫了人在死亡前會獲得一次重生的機會,如果你能度過這十二扇恐怖之門,那麼你將贏得一條命。但這十二扇門,是一個比一個恐怖,其中有一扇門就是根據卡牌桌遊《箱女》改編的,其恐怖程度給很多讀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02桌遊《箱女》
《箱女》的玩法並不友好,收到了廣大玩家的吐槽。主要是因為其遊戲的平衡性極低,隨著遊戲進程的推進,箱女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人類玩家越來越少,直到全都變成鬼,最終箱女獲勝。可以說在這個遊戲中,箱女玩家是簡單模式,而求生者是煉獄模式了。
但是在文學影視作品中,這種設定就十分討喜了。在這樣壓抑,恐怖的氛圍下,看到求生者一個一個以一種扭曲恐怖、及其痛苦的方式死去,再化身為鬼,能嚇壞一眾膽小的玩家。恐怖遊戲實況中也是,尤其是看到恐怖遊戲主播被嚇到嘰哇亂叫時,既滿足了觀眾,也給主播漲了粉絲和播放量。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前方高能」,是不是瞬間就把你的心揪了起來呢?
03恐怖遊戲的前世今生
恐怖是一種讓人感到恐懼,時刻擔驚受怕,精神緊繃的一種情緒或心理現象。例如:黑暗、密室、鬼怪、疾病、死亡、野獸等等這類具象或者是思維上想像的事物,超越人類本身能力範疇的東西,就會給人類帶來未知的恐慌、害怕。
但是,人類又天生喜歡追求刺激,即使明知道會被這類恐怖的驚悚的東西給嚇到,但還是會樂此不疲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自己對於恐怖的承受底線。
歐美的恐怖文化大多數來自於感官上的刺激,例如寂靜嶺裡各種長得奇形怪狀,行動迅猛,攻擊性極強的生物,嘴角咧到耳根,沒有毛髮,形如人卻四肢修長的趴在天花板上,等你突然抬起頭時,兩隻紅色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你,一發力就向你撲了過去。
說到恐怖,那就不得不提一提日本了,日本的恐怖電影,遊戲都在全球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如《零》系列作品,它是一種在環境氛圍上給你營造出來的深入脊髓的恐怖感。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在手電筒,或者相機裡就會蹦出一個鬼,還得時刻警惕著沒有電的危險,求生者真的太難了。
你喜歡什麼恐怖遊戲呢,一起來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