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lieyun)】7月2日報導(編譯:群保姆)
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蘋果地圖的推出效果不佳。大致的印象是:CEO為此做了道歉,數年來與數據合作方一起修補補丁,商業、停車和位置數據的一點點改進,蘋果地圖APP依舊沒能成為本應該成為的世界一流水準。
地圖需要改進。
顯然,蘋果意識到了地圖的缺陷,正在重建蘋果地圖APP的地圖數據。
蘋果通過使用iPhones收集的第一手數據(隱私優先)以及自己的車隊使用傳感器和相機拍攝來完成地圖數據搜集。新產品將在下一個iOS 12測試版中推出舊金山和海灣地區地圖,秋季將覆蓋北加利福尼亞州。
iOS的每個版本最終都會獲得更新的地圖,並且將獲取道路和建築的及時更新,視覺更豐富(具體取決於具體環境),並具有更詳細的地面材質、樹葉、遊泳池、人行道等等。
這次重新打造圖集,從蘋果公司開始開發新的數據收集系統到現在,已經有4年時間了。蘋果公司終於計劃擺脫第三方為其地圖應用提供基礎數據,這是蘋果早期踩過的坑之一。
「自從我們在六年前推出這款產品以來,(這裡不列舉所有發布時遇到的問題),我們已經花了巨額的投資讓地圖達到使用標準,」蘋果負責地圖業務的高級副總裁Eddy Cue在上周的一次採訪說。 「發布時功能僅僅是導航,到達某個目的地。找到地方並獲得前往那個地方的路線。我們已經做出了巨大的投入,進行了數百萬次更改,增加了數百萬個位置,更頻繁地更新、修改地圖。這是過去六年所發生的。」
Cue說,但是蘋果公司的地圖仍需要改進,就算近期的改版還不夠好,這恐怕是大多數用戶的感受。
「我們想把這個應用改進到全新的水平,」Cue說。 「我們一直在努力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地圖APP,並獲得新的突破:從頭開始構建我們自己的地圖數據。「
除了Cue之外,本周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地圖總部,蘋果副總裁Patrice Gautier和十幾位蘋果地圖團隊成員也談了關於重新構建地圖的嘗試,同時還會滿足蘋果一貫的保護用戶隱私的立場。
蘋果是否在發布地圖APP之前就考慮過構建自己的地圖?答案是肯定的。當時,需要決策是否進入地圖業務。鑑於行動裝置的前景變得非常清晰,蘋果公司知道地圖業務將成為其行動裝置的核心功能,從照片到導航到為APP提供位置接口。決定不製作自己的地圖系統後,蘋果構建的產品依賴於來自TomTom、OpenStreetMap和其他地理數據合作夥伴拼湊出來的數據。結果並不理想。
在推出地圖APP之後,蘋果公司立即意識到數據缺陷,於是籤了一些數據供應商,補充位置、基礎地圖、景點和商家信息。
但這還遠遠不夠。
「四年多前我們決定要做自己的地圖。我們說,「我們想在哪裡拍攝地圖? 我們想在地圖上做哪些事情?」我們意識到,鑑於我們想要做的事和採集數據的位置,我們需要自己來搜集這些數據,」Cue說。因為地圖應用是如此眾多功能的核心數據,所以地圖是否成功會關係到很多功能。運輸、駕駛和行走方面都需要出色的地圖數據, 地圖數據也被APP的定位和其他功能所調用。
Cue表示,蘋果公司需要擁有製作地圖的所有數據的所有權,並從源頭保證質量和隱私權。
而且,與外部合作夥伴協作時,糾錯、更新、修改都需要進入一個很長的更新審核周期。地圖團隊必須能夠在幾天或更短的時間內修正道路、路徑和更新其他功能,而不是幾個月。更不用說重新構建後獲得的潛在競爭優勢,蘋果能利用數億個iPhone來創建、更新交通數據,而不用單純依賴於合作夥伴的數據。
Cue指出,iOS的設備數量激增(目前超過10億)是決策改變的關鍵因素。
「我們感覺因為設備的轉變發生了,我們可以對傳統的地圖製作方式進行大幅度改進,」他說。「第一會更準確。第二利用用戶主動提供的信息和我們掌握的數據來更新地圖,而不需要拍攝車輛再開一趟。我們可能會更早覺察到變化?」
Cue也被問及地圖的更新頻率,以及這種新的地圖邏輯是否意味著用戶需要面對更多變化。
「事實是地圖需要更頻繁的更新,現在也是這樣,」Cue說。 「新地圖更新會很快,甚至實時更新。現在我們也在每天做更新。 將來所有內容都能做到這一點,目前某些內容的更新時間比較長。」
「例如道路網絡是需要較時間才能修改的。在新的地圖基礎架構中,我們可以相對快速地進行更改。如果一條新的道路開通,我們立即就能看到並在周圍非常快速地進行相應改動。在新地圖環境中進行更改要快得多。」
一個新的嘗試是創建基礎地圖,基礎地圖是任何好用的測繪系統所具有的最底層的構建模塊。之後,Apple將開始加入生活位置數據,高解析度衛星圖像以及從地面車輛收集的全高解析度圖像數據,直到成為蘋果公司認為的「同類最佳」地圖產品。
地球上只有一家大公司擁有從底層搭建的整個地圖系統,那就是谷歌。蘋果意識到必須成為另外一家這種公司。來,鑽進地面拍攝車。
路人看到蘋果拍攝車
儘管整個項目的開始時間較早,直到帶有「Apple Maps」標誌的拍攝車輛在2015年開始出現在路上,大部分人才開始意識到蘋果的策略改變了。裝有傳感器和攝像頭,這些車輛在各個城市冒出來,引起了滔滔不絕的討論和猜測。
這些車輛採集的數據將用於新版的蘋果地圖APP。這是他們的首秀派對。
有些人評論說,蘋果公司的裝備看起來比其他測繪車輛上的簡單GPS +攝像機安裝更加強大,甚至可以說他們看起來更像是可以用於自動駕駛訓練的裝置。
蘋果公司沒有對自動駕駛發表評論,但是攝像頭陣列看起來更先進的原因是:它們確實是更加先進。
本周早些時候,我乘坐了其中一輛測繪車,這輛車駕駛了一條樣本路線來收集構建新地圖的數據。 車裡是這樣的。
除了車頂的GPS裝備外,還有四個安裝在角落的LiDAR陣列和八個攝像頭拍攝重疊的高解析度圖像,還有一個標準的物理測量工具連接到後輪,以便精確跟蹤距離和捕捉圖像。在後面有一個安裝相當簡陋的設備,一個Mac Pro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連接到一些固態硬碟進行存儲。一根USB線通往裝在汽車儀錶板上的一臺運行著地圖採集軟體的iPad。
在採集地圖時,司機按照路線駕駛,確保覆蓋分配到的區域,並查看圖像採集狀態。每個硬碟存儲數千個圖像以及全點雲(標註表面的點定義的3D空間地圖)和GPS數據。後來我查看了3D呈現的原始數據,看起來的確像訓練自動駕駛車輛所需的數據。
後面將對蘋果公司為何需要如此高質量的數據進行詳細闡述。
圖像和數據被採集時,隨即被加密並記錄到SSD上。存儲滿以後,固態硬碟將被取出,更換並裝入一個盒子中,然後遞送到蘋果的數據中心,在那裡有一套軟體從圖像中刪除私人信息,如臉部,車牌和其他信息。從採集的那一刻起到數據清洗,車裡的密鑰和數據中心內的密鑰進行加密。技術人員和軟體作為採集工作的一部分,無法看到未經過處理的數據。
這只是蘋果公司在新版本地圖APP中高度重視數據隱私的一個方面。
探測數據和隱私
每一位與媒體交談的蘋果地圖團隊成員都強調了隱私保護的重要性。蘋果公司確實認真對待了這一點。
的確,從數據安全人員到開發地圖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克制,蘋果公司並不覺得因為無法獲取、存儲、解析海量的客戶數據而限制了公司的發展。
團隊達成的共識是可以提供高質量的導航、位置和地圖產品,做到這一點不需要像其他平臺一樣使用直接個人數據。
「我們尤其不收集類似從A點到B點的數據,」Cue說。 「我們以匿名的方式搜集數據,收集局部數據,所以我們甚至不能說有一個人從A點到B點。我們只是收集局部碎片段。正如你可以想像的那樣,這才是關鍵部分。老實說,搜集更多信息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多好處,不會因此而犧牲任何功能和算力。」
他所指的片段是從指定人的導航會話中切出的。任何行程的開始或結束都不會傳送給蘋果公司。輪值的標識,而不是個人信息,被分配給發送給Apple的數據或請求,並且使用從iPhone發回的「探測數據」來增加地圖繪製工具提供的「地面實況」數據。
因為只有駕駛路線的隨機片段被傳輸,並且完全匿名,所以沒有辦法確定一段旅程是否曾經是某個人的。本地系統對這些ID進行籤名,只有它知道該ID所指的是誰。蘋果公司在不搜集用戶信息這方面非常認真。這種隱私片段無法被拼接還原,它必須在實地進行組織。
由於蘋果公司的商業模式不依賴於精準營銷,比如雪佛龍在您的駕駛路線上展示廣告,它甚至不需要給用戶加廣告相關的標註。
任何個性化需求或Siri請求均由iOS設備的處理器處理。所以,如果你得到一個駕駛提醒,告訴你是時候出發通勤,這是學習、記憶和本地傳輸,而不是來自蘋果的伺服器。
簡而言之:蘋果地圖中的交通、實時道路狀況、道路系統、新建築和行人步道的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秘訣就是蘋果所謂的探測數據。基本上代表方向和速度的片段化的矢量數據以匿名的方式傳輸回蘋果的伺服器,不能與特定用戶和任何行駛路線進行關聯。蘋果吸收了數百萬用戶的少量數據,提供全面的實時圖片,而不會損害用戶的隱私。
你的iPhone會知道你正在開車,散步或騎自行車。如果它知道你在駕駛,它也可以發送相關的交通和道路數據,以改善整個服務。只有當你的地圖APP處於開啟狀態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比如說查看地圖、查找路線等。如果正在使用GPS進行步行或駕駛,則更新會更加精確,並且可以幫助你進行步行改進,如繪製通過公園的新的人行道,構建地圖的整體質量。
當然,所有這些都取決於你是否打開了位置服務,可以使用設置的「隱私」中的地圖位置來關閉。
蘋果公司表示,這對電池壽命或流量幾乎沒有影響,因為當任何探測數據被共享時,你已經在使用「地圖」功能,而這隻佔這些活動功耗的一小部分。
從點雲說起
但地圖無法僅僅依靠地面實況數據和移動終端數據。蘋果還正在收集新的高清衛星數據,與地面實況數據結合組成可靠的基礎地圖。然後將衛星圖像分層,以更好地確定樹葉、路徑、運動設施、建築物形狀和步道。
蘋果公司在地圖繪製工具中增加了一項特殊的調味品,一種全功能的點雲,可以繪製測繪車周邊的三維地圖。這使得他們有機會更好地辨識什麼是路牌(距離地面約15英尺的可反射矩形物體?可能是路牌)或停車標誌或限速標誌。
也可以在3D空間中放置導航箭頭用於AR導航,但蘋果公司拒絕評論這些功能的「任何未來計劃」。
來自汽車和衛星的高解析度圖像數據以及3D點雲的結合,蘋果現在能夠生成具有紋理的城市街道的完全重建。這具有更高的解析度,視覺辨識度更高。並且它與汽車的「全景」圖像,衛星視圖和原始數據同步。這些技術被用於自動駕駛應用中,因為可以提供關於汽車所在環境的整體視圖。正視投影可以讓人們穿透阻擋道路、建築物和地址的灌木、樹木。
這一點在蘋果為超級準確和有用的地圖進行下一步規劃時很重要:人工編輯。
蘋果公司有一個工具開發團隊,專門負責開發可供人工編輯逐一審查和解析數據的工具。編輯器套件包括讓編輯人員為類似天橋這種建築物指定幾何形狀的工具,使其能夠立即被識別。編輯可以看到車輛拍攝的路牌的真實圖像,對比場景的3D重建以及相同標誌的計算機視覺檢測,並立即識別路牌是否準確。
另一個工具用於修正地址,編輯可以快速將地址移動到建築物的中心,確定是否放錯位置並將其移動。還可以設置接入點,使Apple Maps更加智能地了解旅程的「最後50英尺」。你已經到達了建築物,但實際上入口處位於什麼街道?怎麼進入車道?通過幾次點擊,編輯可以使其永久可見。
「當我們把你導航到一個商家,並且這個商家確實存在時,我們會認為帶你去的地方的精確度來自正確的建築,」Cue說。 「從這個角度來看舊金山或大城市裡地址名稱是特定街道的地址,但實際上,建築物的入口可能位於另一條街道上。商家這樣做是因為想要更好的街道名稱。這些是我們新地圖真正要發揮作用的地方。我們要確保導航帶你去準確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可能非常靠近的地方。」
由於新的計算機視覺和衛星圖像程序,水、遊泳池(新近才加入蘋果地圖APP)、運動場和植被現在更加突出和逼真。所以蘋果公司也必須為這些地表材質開發編輯工具。
除了數千位從事地圖開發的蘋果員工以外,數百名編輯將使用這些工具。這些工具必須先開發完成,現在蘋果公司不再依賴第三方來審核和修正問題。
而且該團隊還必須開發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工具,用於判斷是否存在潛在問題。
來自iPhone的匿名數據,經過可視化處理,看起來像成千上萬個點,在街道和人行道上流動,像一張發光的彩色網。起初是混亂的。然後出現規律。一條街道開始營業,附近的街道網絡將橙色血液注入新的動脈。觸發提醒信號,編輯查看新道路是否需要分配名稱。
蘋果正在才用人工和人工智慧標記的這種組合,以便編輯們先製作出基本地圖,然後維護被植物生長影響的道路、地址和公園。
這裡有Helvetica字體
與其他數字地圖一樣,蘋果的新地圖根據規模顯示出極大的不同。縮小地圖會得到更少的細節。放大後會看到更多信息。蘋果公司有一個製圖員團隊,致力於文化、地域和藝術層面的工作,以確保地圖的可讀性、可識別性和實用性。
這些團隊的目標既具體又有點像蘋果一貫追求的傳統,將技術與藝術進行結合。
地圖需要可用,還需要在文化層面上超出任何用戶可能意識到的需求。例如,在美國,即使中等放大的情況下,相對較低細節的地圖也是很常見的。然而,在日本,地圖在相同的縮放比例下包含更多細節,因為用戶期望提高信息密度。
這是打磨細節的部門。他們重建了數百個實際路標,以確保導航屏幕上的形狀與高速公路路標上看到的形狀相符。關於公共運輸,蘋果公司獲得了地鐵系統上看到字體授權,例如紐約才用的Helvetica字體。並且地鐵線路號碼與平臺標誌上的順序完全相同。
這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減少物理世界信息轉化到數字信息所需的認知負荷。
底線
新版的蘋果地圖APP將在下周進行預覽,只在加州灣區上線。這部分地圖被無縫整合到「當前」版本的地圖中,但品質水平的差異一目了然。
更好的道路網絡,更多的行人信息,棒球場和籃球場之類的運動場地,更多土地覆蓋物,包括草地和樹木,以及更精確的建築物,建築物的形狀和大小。是一張感覺更像真實世界的地圖。
搜索功能也正在改進,以確保獲得比以往更多的相關結果。 導航,特別是行人指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還包括停車區和建築細節,以便到達目的地的最後幾英尺。
「你不會在地圖上看到巨大的設計改動,」Cue說。 「我們不想同時將這兩件事混合起來,因為這會造成混亂。」
蘋果地圖正在得到期待已久的應得的關注。通過取得項目的全部所有權,蘋果承諾從一開始就創建用戶期望的地圖。對於iPhone來說,這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特別是像谷歌地圖這樣的替代品提供了更強大的功能,這些功能被拿來與原生應用程式進行比較,但無法在深層系統級別調用接口。
「我們不認為有其他公司在做到我們這樣的高度,」Cue補充說。 「我們還沒有發布這個產品。我們沒有告訴任何人。這是我們保密的一個產品。沒有人真正了解它。我們很高興能將它推向市場。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將在美國分區域逐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