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自主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彩虹8.5代線項目開工

2020-11-22 中國觸控螢幕網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面板產能攀升,本土化配套如何加力?我國顯示產業配套將取得新的突破。近日,彩虹宣布,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彩虹8.5代線項目開工建設,計劃2019年12月實現熱端點火,引板後5個月達產。屆時,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將改善顯示產業配套情況。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material/news/dynamic/2018/1018/51765.html

近年來,伴隨著面板企業的發展,像彩虹一樣的國內面板產業配套企業技術不斷突破,產業配套率逐漸提升,但國內「小而散」的配套企業缺乏長期的技術積累,大多數只能提供面板產業中低端配套,而核心配套只能依賴「大而強」的國外企業。如果我國顯示產業配套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就需要上下遊企業協同創新,打造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形成產業生態。

配套本地化小有成績

通過持續投資,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線逐漸增多,產能不斷攀升。全球液晶面板產業重心正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已經坐上全球液晶面板市場的龍頭寶座。根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和多家諮詢機構調研數據,2017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無論是從營收規模上看,還是從出貨面積上說,都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也在積極布局OLED產業。通過十幾條OLED產線的投資,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OLED產業重要的參與者。據IHS估計,中國製造商OLED市場份額則將從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的蓬勃發展正為國內顯示產業配套企業提供肥沃的生長土壤,將孕育出大批具有創新活力的本土配套企業。目前,嗅到商機的企業開始湧入中國顯示產業配套市場,希望在巨大的配套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而那些較早進入中國顯示產業配套的企業伴隨著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的崛起已經小有收成。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的繁榮正不斷帶動配套的本地化。武漢華星光電總經理趙勇指出,華星光電材料本地化覆蓋率從2013年的52%增長到2017年的63%,設備本地化覆蓋率從2012年的12%增長到2017年的42%。天馬微電子集團OLED採購總監楊韜透露,天馬材料本地化程度超過六成。2017年,天馬膜組材料本地化比例為81%,面板材料本土化比例為41%。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興部長表示,近年來,京東方材料和設備本土化採購金額比例不斷攀升,2017年,材料本地化金額佔比達到34%,設備本地化種類覆蓋率已經達到32.7%。

一些市場機構的數據同樣顯示本地化配套率正在逐漸提升。根據SEMI統計數據,在誠志永華、江蘇合成、八億液晶、煙臺萬潤、浙江永太、西安瑞聯、南京晶美晟積極推動下,液晶材料本地化配套率達50%。

而且部分液晶材料廠商的技術還在不斷突破,本地化率也在繼續提升。江蘇合成廠長宋曉龍表示,今年國產8K、4K液晶材料已經實現量產,並被10.5代線採用。江蘇合成2018年液晶材料本地化率將進一步提升至16~18%。晶美晟總經理許勁濤透露,他們開發出具有自主IP的快速響應和高穩定性的TFT液晶材料,並自主研發出關鍵的材料測試設備。

除了液晶材料之外,國內其他材料配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SEMI統計數據顯示,偏光片及光學膜本地化配套率30%,光刻膠本地化配套率5%,溼電子化學品本地化配套率38%,電子特種氣體本地化配套率48%,OLED有機發光材料本地化配套率10%。集創北方透露,集創北方驅動晶片本地化配套率已提升至4%。

目前,設備本地化配套率雖然不如材料那麼高,但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技術突破。國內企業和高校正積極提升顯示產業設備的本地化。據了解,廈門天馬與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出高解析度TFT曝光機,標誌著我國新型顯示行業的裝備本地化研製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大學與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公司自2008年開始長期合作,成功研製開發了高解析度平板顯示光刻機系列產品及成套先進工藝,使高世代顯示TFT基板的大面積工藝能力在平方米級維度上提升達到1.5微米的國際領先水平,打破了原先由日本企業壟斷並保持的世界紀錄,並實現量產應用。欣奕華總經理張彌透露,欣奕華蒸鍍設備核心部件蒸發源的驗證測試結果達到了業界先進水平,已具備開發量產用先進蒸鍍系統開發製造能力。

配套本地化任重道遠

儘管中國大陸顯示產業本土化配套正在陸續推進,但是中國大陸顯示產業配套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日韓配套企業之前先後依託於本地面板產業崛起獲得全方位發展,不管是材料,還是設備,都取得了絕對的競爭優勢。至今,國內面板企業還依賴它們的產業配套。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表示,目前,顯示產業核心材料和設備主要由日韓歐美企業供應,國內顯示產業配套企業非常艱難。像在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領域,國內配套企業很容易觸碰到國外企業的專利壁壘,使用國內材料的一些液晶面板無法銷往海外市場。OLED材料也一樣,UDC壟斷了部分OLED材料市場,國內所有的OLED面板企業都和UDC籤署了合作協議。

葛興指出,在化學品、驅動晶片、偏光片、掩模版方面,由於國內供應商技術相對薄弱,高規格產品尚不具備生產能力;在玻璃、靶材方面,國內供應商品質穩定性不足;在液晶方面,缺少關鍵核心專利,存在較大專利問題。

在顯示產業設備方面,目前,工藝核心設備、工藝前段清洗設備、檢查設備、缺陷修復設備以及OLED專屬設備等高精度設備都沒有實現本土化。例如,陣列曝光機、彩膜塗覆機、取向膜檢查機、膜組維修系統和OLED封裝系統尤其如此。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指出,中國顯示配套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材料技術沒有完全掌握,二是設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造成國內配套比較薄弱的有兩個原因。其一,雖然國內不乏材料原創技術和專利,可以和國外企業進行專利交換,但是國內研究機構材料基本沒有經過產線的考驗,實戰經驗不足。目前,量產線為了維持良率一般會採用具有量產經驗的材料。如果國內材料不經過產線試驗就永遠是紙上談兵,不可能成為真正可用的產品。其二,設備技術比材料難度更大,過去有幾家小的民營企業決定要研發設備,但是後來杳無音信了。

實際上,設備本地化比材料更加艱難。上海凱世通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炯指出,國內面板企業更青睞於有量產經驗的國外設備,因為生產效率更高,有利於擴大產能,而國產設備還很初期,對於面板企業來說沒有吸引力。因為如果設備做不好就會浪費面板企業資源,如果做成了效率也不如國外產品,對面板企業來說都存在風險。

如何促進配套本地化?

中國面板產能的不斷攀升更加凸顯本地化配套的薄弱。中國面板產業已經邁入新的階段,梁新清認為,應該對面板企業的任務進行重新定義,面板企業在做大自身的同時,也要兼顧本土化配套的發展,從而對電子信息基礎產業起拉動作用。

胡春明建議,《新型顯示產業超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應該對本土化配套提出明確的目標,例如,爭取用3年的時間培育出面板和上遊材料/裝備的中國品牌,力爭本地化材料總體配套率達到80%以上,裝備用備品備件本地化配套率達到20%。

梁新清建議,發展顯示產業配套可以借鑑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的財稅政策,對國內不能配套的關鍵材料可以採取免稅的策略,但是一旦國內企業實現了同類材料的本地化,並通過面板企業認證,就可以停止免稅政策,由國內企業生產。這樣可以促進國內面板企業儘可能使用國產材料,也可以鼓勵國內材料企業發展。

曹鏞認為,從國家角度來看,需要先集中資源重點支持一兩家設備企業發展。如果這一兩家設備企業能夠真正發展起來,會帶動更多的企業進入設備領域,促進更多國產設備的發展。

實際上,完善本地化配套並不容易,一方面需要通過上下遊協同開發推進配套本地化,另一方面需要組建公共研發平臺,試圖突破新技術。趙勇指出,材料本土化需要經歷組建專項團隊、深度交流、驗證測試、設備改造、產能支持等階段。其中在深度交流階段,面板廠商不僅需要和上遊材料廠商進行深度交流,還需要獲得下遊手機、電視廠商的支持和認可,這個過程十分複雜。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袁桐建議,政府在研發專項上應該增加更大的比例扶持上遊企業,同時通過聯合開發項目(面板企業+材料/裝備企業綁定)的扶持方式,促進面板企業的積極性。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焦點

  • 彩虹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項目籤約
    會見後,雙方舉行了彩虹合肥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籤約儀式。 孫金龍在會見中簡要介紹了合肥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科技、交通、區位等優勢。他說,合肥居中靠東,連南接北,是沿海的腹地、內地的前沿,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以合肥為中心,500公裡為半徑,是中國最具消費能力的市場之一,這為各類優勢企業來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 繼G7.5LTPS基板玻璃生產線點火之後,彩虹合肥新一代液晶玻璃正在量產
    集微網消息,據合肥晚報報導,繼國內首條G7.5LTPS基板玻璃生產線點火後,位於合肥新站區的彩虹液晶玻璃再迎新進展——生產車間內,新一代液晶玻璃正在量產。
  • 彩虹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填補國內
    「G7.5 TFT-LCD基板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是彩虹在成功實現G6產品國產化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創新、技術突破,在原G6生產線基礎上改造建設的國內首條G7.5生產線。該項目通過自主研發,共獲得授權專利50項,其中發明7項、實用新型43項,形成了整套可複製的G7.5基板玻璃產業化技術與工藝,為G8.5以上基板玻璃國產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國內首條G7.5 TFT-LCD基板玻璃的規模量產。 「G7.5 TFT-LCD基板玻璃智能成型裝備研發及應用」項目通過自主研發,獲得授權專利44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正在申請專利29項。
  • 中國電子旗下彩虹集團攻克G8.5+液晶基板玻璃技術難關
    據悉,中國電子旗下彩虹集團近期突破了G8.5+液晶基板玻璃技術瓶頸,實現0.5毫米產品成功下線,標誌著我國向高世代基板玻璃產業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
  • 彩虹G8.5+液晶基板玻璃亮相「世界顯示大會」
    2020年11月20日,彩虹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溢流法G8.5+基板玻璃產線在合肥舉辦的「世界顯示大會」上作為唯一一家新材料進行量產發布。2018年在合肥基地啟動了G8.5+基板玻璃項目建設,經過多年科研攻關累積和16個月項目建設,實現了國產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基板玻璃的量產,產品通過第三方檢測,順利完成用戶認證並實現批量應用。
  • 國產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量產
    國產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量產 集微網消息,中國電子官方消息顯示,近日,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中國電子旗下彩虹股份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進行量產發布。
  • 我國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點火
    據科技日報6月18日報導,18日,我國首條 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在安徽蚌埠成功點火。這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世代電子玻璃基板和蓋板核心技術開發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支持下,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三年來自主創新的重大成果。該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實現了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還將形成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世代電子玻璃關鍵工藝技術。
  • 我國首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近日開建
    1月16日,我國第一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在陝西鹹陽全國最大的彩管企業彩虹集團公司開工建設。這條生產線的建設,將結束我國液晶玻璃基板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在奠基儀式上表示,這條生產線的建設,將打破國外企業的長期壟斷局面,結束我國液晶玻璃基板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 我國首條自主智慧財產權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量產
    來自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消息,中國電子旗下彩虹股份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近日量產發布。作為現場發布的唯一新材料,該產品已通過第三方檢測,順利完成用戶認證並實現批量應用。這標誌著彩虹股份已經全面掌握基板玻璃高世代、大流量、低缺陷、超薄寬板幅、高平整度系列量產核心技術。
  • 高世代玻璃基板國產化缺失,顯示大國仍會被「卡脖子」
    高世代(8.5代以上)玻璃基板的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美日企業手中,儘管這些企業分別與中國企業建立了高世代玻璃基板的合作關係,但這些合資與合作主要集中在玻璃基板冷端的後段工序。中國應該如何發展高世代玻璃基板產業?中國高世代玻璃基板的國產化如何加速突圍?如何協調中國玻璃基板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的競合關係?
  • 彩虹去年虧損高達2.73億 液晶玻璃基板國產化之路既阻且長
    G8.5、G6以及薄型化玻璃基板銷量同比增長54.3%,佔全年玻璃基板收入83.5%,同比增長55.8%。在戰略客戶市場地位,由"替補"變為"主力"供應商。    液晶玻璃基板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基礎材料。
  • 中國首條五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在鹹陽建成
    上海證券報周二報導稱,中國最大的彩色顯像管生產商--彩虹集團正式宣布國內第一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在鹹陽建成,這標誌著外資對該領域的壟斷就此終結。該項目由彩虹電子玻璃有限公司承建。彩虹液晶玻璃基板項目於2007年1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當年12月28日池爐如期成功點火,2008年5月23日開始試生產,9月8日第一塊合格產品正式下線。
  • 彩虹股份(600707.SH):國內首條G8.5+溢流法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成功...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9月30日丨彩虹股份(600707.SH)公布,公司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增資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建設的高世代(G8.5+)液晶基板玻璃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項目一期於2018年9月28日開工建設,僅用一年時間,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
  • 彩虹股份布局高世代產線 年收入有望達百億元
    這意味著,彩虹股份和康寧公司的合資項目正式獲批。此前彩虹股份股東大會通過議案,決定與康寧公司籤訂《合資企業合同》,雙方共同出資分別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陝西省鹹陽市高新區設立和運營中外合資公司,建設8.6+代TFT-LCD玻璃基板後段加工生產線。
  • 斥資22億元 彩虹股份擬上馬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擴產...
    彩虹股份(600707)11月13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彩虹光電擬投資第8.6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170K產能擴產技改項目,項目總投資22.65億元。彩虹股份為我國FPD(平板顯示)器件領域唯一的具有「面板+基板」上下遊產業聯動效應的企業,主要業務為液晶面板和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 彩虹股份:將與美玻璃基板龍頭康寧合作投建生產線
    網易財經5月26日訊    彩虹股份(600707)公告稱,近日公司與康寧公司籤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出資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建設和運營8代及以上LCD玻璃基板後段生產線,其中彩虹股份佔有合資企業
  • 我國首條G8.5玻璃基板線量產,液晶面板關鍵材料國產化配套破局
    8月10日,中國電子彩虹平板顯示玻璃工藝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了兩款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產品,一是我國首條G8.5液晶玻璃基板精細加工生產線產品成功下線並通過用戶認證,二是溢流法高鋁蓋板玻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彩虹股份2020年上半年虧損16.78億,終止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租賃事項
    8月27日,彩虹股份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0,198,081.74元,同比增長88.8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77,731,410.78元,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
  • 打破美日壟斷,中國可以自己造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了
    這背後是中建材旗下凱盛科技投資建設的中國首條自主研發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標誌著我國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零」的突破,對於我國液晶面板的產業配套、行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溢流法主要是美國康寧公司在用,缺點是難以做高世代大尺寸基板玻璃,且產能較小;浮法是日本旭硝子(AGC)等公司採用的技術,雖然可以擴大基板玻璃面積,降低單位成本,但還需要進行拋光等再加工(我國的首條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線使用的就是浮法)。
  • TFT-LCD基板玻璃的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G5基板玻璃主要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G6基板玻璃主要用來生產筆記本或顯示器的液晶屏,而G8.5基板玻璃則主要用來切割大尺寸液晶電視的顯示屏。與G6以下低世代相比,G8.5以上高世代的基板玻璃能有效提升大屏幕液晶面板的良率以及產出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進而能夠順應未來大屏、多屏時代的發展潮流,未來市場對於G8.5及以上高世代基板玻璃的需求將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