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科學闢謠平臺 ,作者王德華
科學闢謠平臺
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經常在網絡上的一些科普帖子、甚至是一些學術文章中,看到據傳是愛因斯坦曾說過的一句名言:「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將只能再存活4年。沒有蜜蜂,沒有授粉,沒有植物,沒有動物,也就沒有人類。」
尤其是近十幾年來,在美國和歐洲發現了蜜蜂種群數量大範圍急劇減少的現象,這句所謂的名言流傳就越來越廣泛。如果愛因斯坦的預言是真的話,這意味著人類的災難就要到來了嗎?
從科學上講,這句話涉及的學科還真不少——生態學、昆蟲學、進化生物學、環境科學,農業等多個領域,這也是人們難以判斷它是否有根據的原因吧!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關於「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將只能再存活4年」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01
蜜蜂傳粉是人工不可替代的
我們對蜜蜂很熟悉。這種到處可見的昆蟲,除了能夠給人類帶來甜蜜,它還是一類重要的經濟昆蟲,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功能作用是傳粉:為農作物傳粉,為野生植物傳粉,為果樹和一些蔬菜傳粉。蜜蜂傳粉是人工傳粉不可替代的,這個工作可以增加農作物的產量,提高產品的品質。蜜蜂授粉這種功能是其與植物之間在自然歷史的長河中,通過共同進化過程而形成的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這種關係對於維持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02
在農業生態平衡的鏈條中
蜜蜂不可或缺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幾乎所有陸地動物(包括人類)生存所需要的能量,最終都來自於植物,而植物的生長、開花和結果等90%都依賴於蜜蜂的授粉。據統計,如果沒有蜜蜂授粉,自然界中約4 萬種植物的繁育會遇到困難,甚至會瀕臨滅絕。有數據顯示,全世界115種主要農作物中,有75%依賴於蜂類的授粉,蜂類授粉貢獻了全球35%的農作物產值,所以蜜蜂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生態平衡鏈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
03
蜂群崩潰混亂症
對生態系統的威脅巨大
自2006年起,在美國和歐洲出現了大量蜜蜂群體消失的現象,這就是 「蜂群崩潰混亂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DD),其主要特徵是蜂群的大部分在逆境條件下消失,即便是蜂群內還有幼蟲存在,蜂箱內外及蜂場周圍也沒有發現死蜂。據報導,世界各地都發現了蜜蜂種群在急劇減少,全球已有近100 萬群蜜蜂消失。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由於授粉蜜蜂的減少,植物的繁殖能力明顯降低。科學家們擔憂的是,蜜蜂的大量失蹤對生態系統的威脅可能是巨大的,農作物可能會大量減產,人類最終將面臨大規模的食物短缺。曾有科學家們預言,按照目前蜜蜂消失的速度,蜜蜂消失帶來的危害在短時間內要比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危害更嚴重。
04
人類的生活和經濟模式
是導致蜂群集體消失的主要原因
關於「蜂群崩潰混亂症」的原因,學者們提出了多種原因,目前主要的觀點有:
1)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2)現代電子通訊(如手機)信號的幹擾;
3)殺蟲劑的影響;
4)病毒的作用,美國學者於 2007年發現一種名為「以色列急性麻痺病毒(IAPV)」的昆蟲病毒是導致蜜蜂種群消失的元兇。
很顯然,人類的生活和經濟模式、蜜蜂生存環境的改變,是導致蜜蜂群體消失的主要原因。
05
假如蜜蜂消失
人類短期內不會滅亡
但損失確實是巨大的
我國學者在2009年-2013年連續4年對我國西方蜜蜂種群的損失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我國的西方蜜蜂蜂群的損失率一直穩定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並沒有出現「蜂群崩潰混亂症」。
一個物種(包括人類)的生存與消亡,取決於多方面的影響。所以,即使蜜蜂消失,並不會在4年內導致人類這個物種滅亡。但不可置疑、需要高度重視的是,蜜蜂的消失對於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農作物、蔬菜、果木等方面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那麼愛因斯坦到底說過這句話沒有呢?有文章提到,有人曾向以色列希伯萊大學愛因斯坦資料館的館長諮詢過此事,館長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或寫下過這樣的言論。」
科學的結論是以證據(事實)為基礎的。即使是名人或大科學家,一旦離開了自己的領域,說的就可能是外行話。進一步說,學者在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言論沒有權威性,大眾也沒有必要迷信名人和權威而去進行一些錯誤傳播。人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保護蜜蜂的棲息地,給它們更多地生存空間。
來源:科學闢謠
原標題:《蜜蜂消失以後 人類就能活4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