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這裡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
學術界經常會時不時的曝出一些大消息。比如說前兩天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論文的事就是一大熱門。
學術界的大消息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好消息,比如說某個課題組又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科研工作獲得了一個重大的突破。
另一種大消息是壞消息。相比於好消息,壞消息更易於傳播,傳播的範圍更廣,速度更快。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比如說03年的漢芯事件和前兩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韓春雨事件。
在這些壞消息中,抄襲現象佔據了非常大的分量。國內外的各種機構每年都會花大量的精力在阻止和預防學者抄襲這件事情上。
咱們拋開國外不說,光國內的論文查重機構就有很多家。中國知網,萬方和維普就不談了,你在百度中輸入論文查重,光廣告就20多個,可想而知,有多少機構在做這個事情了。
雖然這些查重的機構有很多,但平心而論,中文論文查重,我只推薦中國知網、萬方和維普,因為實力擺在那。其他的一些私人的查重機構和他們的實力差距還是很大的,而且這些私人的傳統機構不能保證你論文的安全性。
去年有一篇論文很火:《你在一些網站上查重的論文都被別人賣到國外去了》。所以查重,儘量找一些大型的、專業的和口碑非常不錯的機構。
中文查重的東西大家應該都很了解了,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寫過很多了,如果大家還不清楚的,可以去看我之前寫的文章,我就不再過多說了。
今天我想說的內容是英文論文查重。
和中文論文一樣,英文論文也是要查重的。前兩天我在小木蟲論壇上看到一個人發的帖子,說的就是他用心寫的一篇他自己覺得質量還是不錯的英文論文,投過去之後第2天,期刊那邊就給他拒稿了,我截取了編輯發給他的一份郵件中間一部分。
I have reviewed the paper and submitted it for review to ithenticate.com. Based on the analysis, ithenticate identified multiple examples of improper paraphrases which were verbatim cites. Likewise, other text strings were uncited entirely. As a result of the citation issues, I am unable to send the paper for review. Additionally, I would note the English and grammar also needs to be improved.
大體意思就是,期刊用iThenticate對這位作者的文章進行查重發現不合格,再加上一些語言的問題,所以就給他拒稿了。
針對學術界一直都存在的抄襲的現象,有兩家單位CrossRef和iParadigms共同開發出了一個用於幫助學術出版者驗證出版文檔原創性的最新工具,CrossCheck。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這個工具已經變成了全球公認的檢查原創文章的最佳工具。
這個工具提供兩項服務,一個是iThenticate,另一個Turnitin。你可能在很多地方聽說過它們,但是我真要問你,它們有什麼區別的時候,很多人都回答不上來。它們區別其實有很多,不過我們真正需要知道的只有一個:
Turnitin面向的是教師學生等個體用戶,而iThenticate面向的是期刊出版社等單位用戶。也就是說,我們寫完英文論文之後用Turnitin查重,而出版社在接收到你的文章之後會用iThenticate對你的文章進行查重。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英文論文查重的網頁都是打著Turnitin的旗號,但是我對絕大多數網頁都持有懷疑態度。我建議大家在寫完英文論文之後,在Turnitin官網上進行查重,官網的地址我在文稿中附上了:
http://www.ithenticate.com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理解查重報告中相似率。
首先要給大家灌輸了一個概念:
沒有任何一個數字能夠告訴你一篇文章中是否包含有問題的內容,相似率只是為你提供一個粗略的指標,確保你能夠直接注意到那些有大量重複的文章,而快速忽略掉幾乎沒有重複的文章。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相似率告訴你的是一篇文章中和其他文章相同文字的總量,這個總量可以是由許多較小的匹配組成的。
比如說相似率30%,有可能是指30%匹配同一篇文章,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這30%是由許多較小的匹配相加而成的,這些小的匹配最大都不超過4%或5%,但這個只能在詳細的查重報告中才能看出來。
這並不是說1篇30%有問題,而5篇6%就沒有問題,5篇6%同樣可能有問題,只是這個問題你需要在詳細的查重報告中才能看出來,最後需要期刊決定怎麼處理你的文章。
第二個原因是,有時匹配哪一部分,比到底有多少文字匹配更重要。
比如說某些學科領域的編輯,可能就不大在意方法部分的重複,因為要描述一個動作,也只有這麼多種方式。
而一方面在討論或結論部分的匹配,儘管它可能只佔論文的一小部分,如果沒有適當的引用,也會引起編輯的懷疑。
而且一篇文章可以接受的最大的相似率與另外一篇可以接受的最大的相似率往往是不一樣的,你比如說綜述的可以接受的最大相似率通常要比一般的文章高一點。
所以說,基於上面兩個原因,比起單單只看查重的相似率,更重要的是學會查看查重報告。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讓你知道如何去查重,以及更新你關於重複率的認識。
最後,我還是希望你們的英文論文重複率能控制在10%以內,比較安全。
作者:荊木
排版: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