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4部經典電影,《深海浩劫》:美國主旋律災難片是如何煉成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些電影的劇情簡介和部分評論吧。
底特律 Detroit
底特律的劇情簡介 · · · · · ·
《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和《刺殺賓拉登》(Zero Dark Thirty)導演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即將和《拆彈部隊》編劇馬克·鮑爾(Mark Boal)再度合作,拍攝一部講述1967年底特律黑人騷亂的電影。 該片目前暫無片名,計劃三月開始選角,今年夏天開機拍攝。 1967年的底特律黑人騷亂是美國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種族騷亂之一,起因是警察7月23日凌晨進入黑人區一家酒館逮捕黑人。這次執法行動引發黑人不滿,他們聞訊而來向警察投擲石塊和磚頭。 後來警方增援到來,強行驅散黑人,但適得其反,黑人越聚越多最終引發波及全城的大規模騷動。這場騷亂持續了五天,造成43人死亡,許多建築被毀、許多人受傷。騷亂還蔓延到伊利諾伊、北卡羅來納、田納西、馬裡蘭州。 這部電影計劃在這場騷亂50周年,也就是2017年上映。
影片評價
該片的導演創造了一幅動蕩、騷亂的美國種族全景,在一種不可能的情形下逼迫人們展露他們真實的樣子。同時影片又根植於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導演凱薩琳·畢格羅的手持攝影風格,將觀眾帶入緊張的事件裡。
電影《底特律》充滿激情,與時俱進,在「Dramatics」樂隊的音樂中,你會找到故事的靈魂,在痛苦之中,畢格羅創造了人性。
凱薩琳·畢格羅並沒有那麼具有原創性,也沒有與眾不同地反應出「底特律」這一非比尋常事件所需的戲劇性。影片中永無止境的暴行因缺乏戲劇性或情感性的調節,讓人麻木了。
該片的設定讓各個角色顯得十分鮮活——特別是Melvin、Larry和Philip三人。影片的重心是在阿爾及爾汽車旅館中展開的,一個小時左右的劇情,凱薩琳非常有效地讓觀眾們和無助的人質一起,為他們揪心。觀影時仿佛是在看恐怖片,殘忍、無情、讓人不安。
安娜貝爾2:誕生 Annabelle: Creation
安娜貝爾2:誕生的劇情簡介 · · · · · ·
塞繆爾·穆林斯(安東尼·拉帕格利亞飾)和埃絲特·穆林斯(米蘭達·奧圖飾)是一對夫妻,他們有個非常可愛的女兒,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美國中西部地區,但隨著女兒安娜貝爾(薩瑪拉·李飾)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這個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穆林斯夫婦也漸漸與世隔絕。 多年後,夫妻倆決定把自家的房子用作孤兒院,收留修女夏洛特(斯黛芬尼·西格曼飾)收養的孩子們,名叫J珍妮絲和琳達的小朋友不聽勸闖進了安娜貝爾原來的房間,引發了一系列詭異而恐怖的事件 。
影片評價
影片在風格和心理驚悚策略上比《招魂2》和《安娜貝爾》更接近系列首部曲,桑德伯格導演的敏銳視角成功重啟了這個系列。
《安娜貝爾2:誕生》跟「招魂宇宙」的其他電影一樣,充分運用了廉價的恐怖片技巧。影片的嚇人橋段設置得非常精巧,而且在狹小的空間內具有多樣性。
影片中,大衛·F·桑德伯格導演再一次成功利用光影和配樂來製造懸念。在他構造的鏡頭下,觀眾不斷尋找各種影子帶來的暗示,產生的緊張情緒也不斷被拔高到極致。
該片並非是一部死氣沉沉的劣質電影。故事情節或許有點單薄和充滿巧合,但是導演呈現了毛骨悚然的恐怖感和讓人指間發麻的想像力。
科洛弗悖論 The Cloverfield Paradox
科洛弗悖論的劇情簡介 · · · · · ·
未來,人們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可是地球上的資源已經不能再滿足人類。於是地球上爆發了資源危機,並險些引發戰爭。唯一能阻止戰爭的只有空間站上的粒子加速器,如果實驗成功,粒子加速器成功運轉,那麼它就能讓人們用上源源不斷的資源。可是在一次粒子加速器意外事件後,地球整個消失了,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開始試圖弄清楚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但隨著事情的一點點深入,真相慢慢浮現,更奇怪的事情也隨之出現。
科洛弗悖論的短評
敢情章子怡是以漢語傳播大使的身份被叫去的。都什麼年代了還在拍這種設定廉價、劇情雷同的太空片,預告裡的最大亮點其實是笑點,最後二十分鐘簡直災難,且不提那些科幻大拿,往近了說比去年的《異星覺醒》都差一大截。看見章子怡講中文時丹尼爾·布魯爾一臉懵逼還要裝作聽得很懂的樣子,可樂死我了。
難以忍受的爛。誰能想到被譽為低成本科幻神作的《科洛弗》系列竟然能拍出這樣一部狗尾續貂的作品,劇本潦草敷衍,特效平庸乏味,至於系列最擅長的懸念鋪陳則基本消失殆盡,只剩下一個太空怪獸片的殼,就不說《異形》了,怕是那部山寨的《異星覺醒》都比這部尬片強得多,章子怡這回的醬油打得不值!
深海浩劫 Deepwater Horizon
深海浩劫的劇情簡介 · · · · · ·
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隊石油工人在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人為災難時,以無上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與災難搏鬥奮力自救的故事。離岸40英裡以外,廣闊的墨西哥灣洋面上矗立著世界頂尖的海上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平臺副經理麥克·威廉士(馬克·沃爾伯格飾演)帶領自己的團隊即將完成一次破紀錄深度的鑽井作業。不料突發井壓不穩和壓衝導致緊急安全系統失靈,隨即引發連環爆炸,深海原油衝破井蓋噴湧出來,形成數十米高的油柱,沖天大火隨之而來。數百萬噸原 油傾瀉而出,整個鑽井平臺及附近的海平面都被遮天濃煙和熊熊大火包圍,變成人間煉獄,126名鑽井工人被困其中。因火勢太大,海上救援隊伍無法靠近。麥克帶領幾名勇敢的同伴,展開自救行動。他們搜救傷者、安排撤離,堅守到最後一刻。鑽井平臺即將沉沒,麥克和他的同伴必須在水深火熱之中逃出生天。
影片評價
《深海浩劫》以好萊塢一貫的工業水準,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水深火熱。影片用了半小時來做危機鋪陳,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各種隱喻以及墨菲定律的暗示讓鑽井平臺一如飽和的可樂易拉罐,隨時都可能噴將出來。除了馬克沃克伯格的代入感,導演還用大量的仰拍和俯拍來比照鑽井平臺猙獰,當巨獸甦醒,災難的火舌舔舐著無望的生命,無論是水深還是火熱,幾乎無處逃遁。
影片成就相當突出,即使導演在某些方面過於明顯,比如過多的星條旗飄揚鏡頭,但這些沒有掩蓋電影劇情展現的人性——真正的人,真實的危險和真切的自我犧牲精神。
彼得·博格執導的這部令人激動而又極具情感渲染力的動作片,在開場幾分鐘就感受到了動作電影的純粹史詩感。
影片在事實上,導演彼得·博格成功的表達出了他自己的想法,也證實了自己是這種類型電影,該片令人感動不已,是值得在銀幕前觀賞的一部電影。
影片中用大量的爆炸、噴湧而出的石油、翻滾的火球、漫天的濃煙、破碎的金屬、空中的直升機,尖叫和呼喊聲和一片混亂的畫面,仿佛讓觀眾真正置身於鑽井平臺中命懸一線。
以上就是這部電影的介紹以及對這部電影的部分評論,歡迎小夥伴們評論拍磚,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呈現更加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