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年來看,漫威已經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這樣一來給了DC一個很好的機會。DC 也開始在銀屏上打造超級英雄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來,《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其實就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出品的。因為DC也開始慢慢的跟著漫威的步伐,一步步走上超級英雄宇宙之旅的路線。
我們就從2016年開始說吧!DC在這幾年每年平均2部電影,他們早就繪就好了未來發展的藍圖。雖然走的有點慢,但是《神奇女俠》問世了,雖然動作有點緩,但是《正義聯盟》出爐了。因為DC也想學著漫威一樣,在現實的世界裡,在觀眾的心目中建立起超級英雄的世界觀。
華納公司是DC一手幕後操控,不管從開始的腳本、製作,到最後的拍攝、上映都是華納公司的功勞。DC的命運始終是被華納操控著,還記得有2個大神級別的導演嗎?一個是弗蘭克·彌勒,另一個是大倫·阿羅諾夫。他們兩個人早就把《蝙蝠俠》其中一部的腳本、演員、場景都策劃好了,可是後來這部電影石沉大海,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華納的大老闆不想再以「暗黑」的故事情節展現,華納老闆想要把這種超級英雄的電影打造成「家庭式」的故事,他想讓還在糾纏著爸爸媽媽,帶著自己去觀看電影。這樣一來,克里斯多福的壓力是空前;這樣一來,面對自己的對手漫威而言,自己的前程更加茫茫。
他們有一個好重要的棋子,那就是《蝙蝠俠大戰超人》,這部電影的成功與否,我們已經一目了然了。因為這部電影還牽連的《正義聯盟》的命運。想在觀眾心裡形成自己的超級英雄宇宙觀,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後來DC的N多英雄開始陸續登場了。
《閃電俠》、《鋼骨》、《沙贊》、《綠燈俠2》、《海王》都開始慢慢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一個DC拍攝電影的時間表,要說知名度的話,那遠遠沒有蝙蝠俠或者超人的名氣大,但是這也是他們不得已而為之。因為DC英雄要和漫威英雄攀比的話,基本沒有什麼可比性,DC拍攝的周期太長,耗費的各種成本也不言而喻,而且故事節奏和發展情節也沒有漫威英雄那麼錯綜複雜。
雖然扎克·施奈德是《活死人黎明》、《300勇士》、《貓頭鷹王國:守衛者傳奇》、《美少女特攻隊》和《正義聯盟》的重量級導演,但是有時候也是無力回天的。因為他在去年5月不知道什麼原因已經退出了《正義聯盟》的後期編輯、剪輯、特效工作。看來DC的未來再一次被雪上加霜了。
暗黑、暗黑!還是暗黑!大家發現沒有?DC的風格主要是以「暗黑」的角度來展現的,無論是漫畫還是電影。這也是DC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們相信,只要是人類,內心總有暗黑的一面,他們想在人類內心深處挖掘和刺激人類心理的痛點,來達到預期的效果。
各位看官,讓我們拭目以待吧?DC和漫威到底誰更厲害一些呢?誰能根深蒂固的在每個觀眾心裡建立起世界觀呢?一個輕鬆有笑點一個沉悶有正義,誰是你心目中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