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袁先生,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很喜歡旅遊。
在生娃以前,我們都是暴走式旅遊。我們喜歡去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幾乎不會去逛街購物。就像到了巴黎,別人都是買買買,我到了老佛爺裡面半個小時就出來了,頭暈腦脹。但是我可以坐在海德堡,看著來往的人群發呆一天。
我們很喜歡去山裡徒步野營兩三天。那種沿途的美景,只有這種方式才能感受到。我喜歡去博物館,去看自然風光,也喜歡坐在街邊去觀察當地的人,而且我還特別喜歡逛當地的農貿市場。
為什麼?
因為那裡是當地人的日常生活,是最能感受當地風土人情的。
比如我去麗江,去了那裡的農貿市場,在那裡你就會完全感受到,母系氏族的生活,會看到買東西的都是女人,女人當屠夫,割肉賣肉那個熟練,這可不是表演給遊客看的,這是他們的生活。
還有就是吃,吃一定是旅途中一個很美好,很期待的部分。
不過最最重要的還是一起旅行的夥伴。
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特別會做攻略,特別會找好吃,特別給力的袁先生。
一般都是我說,胖胖,我想去哪裡玩。那基本上接下來,整個行程中,我只要帶著自己的感受,背個自己的小包包,就好了,因為他會把一切安排的甚好,從買票到酒店,每天的行程安排,全部都安排的妥妥的。
我只要到酒店,哇,胖胖,太棒了!吃到好吃的時候,哇,你怎麼找到的啊?
有孩子以後,我也不用擔心,因為他真的是又出腦子又出勞力,給他點一百個贊都不誇張。圖片圖片圖片
而且孩子們都和我反應一樣,她們之所以如此愛旅遊,那和爸爸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今天想寫寫我們的親子旅行,分享給身邊想去又害怕累的朋友們。
2 帶娃旅行的原因
很多人會覺得,孩子那麼小,帶她出去,她哪裡記得,有什麼用?
其實這在於家長怎麼看待有什麼用這件事,至於她記不記得完全不用你擔心,現在的孩子記憶力都超強,而且就算不記得,也不要緊,更關鍵是她經歷過。
什麼是有用呢?
當然我們現在還在幼兒園,而且是公立幼兒園,所以我覺得請假完全沒問題。這也是我和隊友一直堅持這幾年要多帶孩子出去的原因。且儘量避開寒暑假,寒暑假天氣都不怎麼好,而且各種出行費用上漲,更是人擠人。
所以上小學前真的是個好機會。
但是我們上的英語課,其他我都滿意,唯獨一點,讓我們非常非常不滿意。不準請假,請假課時全部算在自己頭上。一周三次課,出去旅行一次,成本因為這個上升一個臺階。
綜合考慮,我和娃爹還是覺得,不能因為這個放棄了我們的大計劃,而且這個課因為螺旋上升,所以不存在缺課跟不上。
所以什麼是有用?難道呆在家裡多上三節課,就能保證有用,旅途中能現學現用的英語,認識的漢字更來得實際,貼切,更能成為永久記憶。學了的目的不就是用嗎?
旅途就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你會看到孩子飛一般的成長。
當然這是從我家婉悅的旅行經歷看到的。
至於記憶,她到目前都記得自己不到兩歲去衝繩,回四川,兩歲半去桂林的很多事。要記住全部,可能不那麼清晰了,可是她記得那些有趣的事,印象深刻的事,甚至比我記得的還多,更關鍵的是,哪怕是她不記得的點滴,也成為她成長的一部分。
而我們的照片書更是她常常喜歡翻的,她常常看到一個東西,就會告訴我,媽媽,我想回去看看我們的照片書,我記得那裡有個和這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