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0月14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起源太空宣布完成了來自經緯中國的天使輪、線性資本的天使+輪,共計5000萬人民幣融資。
經緯中國合伙人左凌燁表示:「深空資源利用是備受關注的議題,我國在這方面人才稀缺、時機緊迫。起源太空是目前國內進度最領先,最有希望實現『找、探、落、採、返』的商業團隊,創始人有全球頂級的科研背景,同時在商業層面有靈敏嗅覺,更具備突出的學習能力。對於整項事業的可行性,我們熱切期待最終實現的礦藏開採及返回,更看好幾年內就能帶來巨大價值的獨家數據、資源和衍生產出。經緯願做起源太空這樣高新技術初創公司最早、最堅定的支持者。」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北京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於2017年11月,法定代表人為喻天弘。起源太空團隊從2017年開始對太空資源開展了研究和商業化工作,是中國第一家致力於太空資源開採和利用的商業公司。
9月12日,長徵四號乙火箭攜帶著資源1號02D星、京師1號衛星和金牛座納星發射升空,並成功將三顆衛星送入了太陽同步軌道。金牛座納星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顆,這顆衛星也搭載著「經緯系公司」起源太空主導的小型紫外光學望遠鏡。
這是國內首臺3D列印的超輕結構大視場紫外光學望遠鏡,3D列印可以縮短衛星研製周期,大幅降低成本,優化結構,減輕重量。作為國內首顆紫外波段探測商業衛星,金牛座納星的紫外載荷對地球大氣層開展實時大視場監測,開展技術驗證的同時,主要目標是實時監測小天體與大氣層撞擊事件,研究小天體成分特徵,建立起源太空獨有的太空資源資料庫,同時日盲紫外的廣域大氣觀測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衛星上天一個月以來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預期,觀測非常順利已經傳回大量數據資料。
發射空間探測望遠鏡,建立全波段對天對地聯合探測網絡,收集更為精確和多元的成像光譜巡天及對地觀測數據,同時通過提供商業解決方案實現「資金造血」,是起源太空的第一步。
但起源太空的野心並不止於此,作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小行星採礦公司,他們致力於通過「找礦-探礦-佔礦-採礦-返回」五個階段,最終開發和利用小行星上豐富的太空礦產資源,在軌利用小天體豐富的水資源,為未來人類在太空的活動提供最重要的物質資料,未來目標打開如鉑、鈀等貴金屬以及其他地球上稀有的資源,深刻影響人類工業文明的進程。
這件聽起來非常「科幻的事情」背後站的是國際頂級配置的中國團隊,起源太空的團隊背景橫跨空間科學、航天工程、礦物學、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涵蓋了國內最優秀的行星科學專家和資深的航天系統工程師,同時與美國、歐洲的專家學者緊密合作,站在行業發展最前沿。
起源太空的CEO蘇萌,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哈佛大學獲得了天體物理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Pappalardo Fellow、美國航空航天局Einstein Fellow,也是香港大學空間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他曾獲得高能天體物理領域最高獎「Bruno Rossi Prize」,也是「銀河系巨型氣泡結構」發現人,其研究成果曾入選美國物理學會「世界十大物理學進展」及《天文學》雜誌「年度十大天文學進展」。
聯合創始人喻天弘則是小行星、隕石及數據專家,曾任殼牌石油鑽井平臺安全研發主管,在美國創辦過自己的公司。他與蘇萌是北大物理同班同學,畢業以後在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獲得天體物理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