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三稀資源,助力製造強國

2020-09-14 披荊斬棘的戰士

勘查三稀資源 助力製造強國

——記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文春華博士

地球自形成到現在46億年,豐富的自然礦藏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地球上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必不可缺的原材料。近些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礦產資源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2015年5月,國務院根據籤發了《中國製造2025》,全面部署了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而稀有金屬作為「電子金屬」在智能化升級中將扮演關鍵角色。因其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稀有、稀土、稀散礦產資源這「三稀」在工業應用中有著廣闊前景,更因其在「轉方式調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中的獨特地位而備受關注。

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文春華博士,正是長期從事地質調查與綜合研究的專家,致力於湖南省內國家戰略性「三稀」資源研究、湖南省金礦研究等,發現了多個稀有金屬礦點,為國家戰略性「三稀」資源研究,以及產學研發展和成果產出作出了突出貢獻。

堅持產學研綜合研究

文春華於2005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本科畢業工程地質專業,隨後又於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碩博連讀,獲得了博士學位,從2013年到現在,一直在湖南省地質調查院工作,長期從事地質調查與綜合研究工作,包括湖南省戰略性「卡脖子」稀有金屬礦產調查和研究工作,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工業急需的礦產資源保障。還承擔(參與)了地質調查項目7項,科研項目5項,目前為止發表了高水平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科技專著2部,獲中國產學研創新獎1項,被單位評為「先進生產者」「文明職工」和「學習榜樣」等榮譽。

湖南省地質調查院幾十年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成果資料,擁有有一批博士、碩士技術人才,2016年成立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2019年掛牌成立了「院士工作站」,通過「產學研」聯合協作能提高單位核心競爭力和創新力,又能培養人才和科研團隊,是一條「雙贏」的路線。自「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掛牌以來,文春華作為單位第一位博士後高級技術人才,深知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他一直思考如何建設和發展「產學研」平臺。

文春華博士後「三稀」研究團隊以單位科研平臺為基礎,一直致力於湖南省「三稀」礦產資源調查與產學研研究。2012-2018年承擔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全國三稀資源綜合研究與調查評價」項目下的子項目「湖南三稀資源綜合研究與重點評價」和「湖南重點礦集區稀有金屬調查評價」,2017-2021年與中南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開展產學研合作,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我國稀有金屬礦床形成的深部過程與綜合探測技術示範」項目下屬專題「南嶺地區花崗巖型鈮鉭礦床深部勘查示範」,2019年-2021年主持了湖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專項「湖南省鋰鈮鉭等稀有金屬資源高效勘查與開發」,開展湖南省稀有金屬礦產綠色勘查及開發利用綜合研究。

產學研聯合既為單位爭取到了科研經費,又培養了單位高級技術人才,增加了單位綜合實力。然而,在「產學研」創新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申報的科研項目是國家前沿課題,仍有許多未知的關鍵問題需要探索和解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文春華白天忙於生產項目,晚上還經常加班到深夜研究科研問題,在文獻、資料的知識海洋中漫遊,探索解決關鍵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誠然,在找礦難度愈來愈大的現階段地質勘探經費嚴重緊缺的情況下,要用有限的投資和最短的時間取得地質找礦效果的突破性進展,一個很重要的根本的途徑, 就是要通過理論聯繫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地質工作。文春華在「產-學-研」高效結合下提高項目團隊的主體認識能力,對工作地區的地質成礦規律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認識,大大提高了找礦勘探的預見性和成功率。

礦產資源勘查立大功

湖南省內偉晶巖密集分布在湘東北幕阜山巖體周邊及連雲山巖體周邊,是尋找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的優勢區域。過去幾十年內,湘東北地區曾做過不同性質、不同比例尺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化探調查及綜合研究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地質資料。文春華項目團隊通過對前人資料的綜合研究,明確了重砂異常是尋找稀有金屬礦的重要指標,偉晶巖空間巖性變化規律是指示稀有金屬偉晶巖富集地段的重要標誌。並總結出了偉晶巖距離巖體遠近而出現的巖性空間分帶與礦作特徵,即距離巖體由近到遠偉晶巖巖性依次變化特徵為:斜長石偉晶巖(富集鈹礦)→斜長石-鈉長石偉晶巖(在偉晶巖核部富集鈮鉭礦)→鈉長石-鋰輝石偉晶巖(富集鈮鉭、鋰礦)→鋰輝石偉晶巖(富集鋰、鈮鉭礦)→熱液脈型鈹礦。在新認識的引領下,他和項目團隊認為在湘東北幕阜山南緣地區傳梓源鋰鈮鉭礦床北面應存在鈮鉭礦富集的空間。於是,在傳梓源北面的梅仙地區開展了地質調查驗證工作,以尋找鈮鉭礦為目標,最終在產學研綜合研究調查過程發現了梅仙偉晶巖型小型鈮鉭礦產地1處,在此礦產地緊臨東側仁裡礦床於2016年報導探獲為一超大型偉晶巖型鉭鈮礦床。從而驗證了我們找礦思路的正確性。

礦產勘查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礦產資源,是否存在有礦產資源,正是礦產勘查的前提條件。野外勘查與綜合研究是實現產學研找礦突破重要途徑,湖南的夏天酷暑炎熱,每年夏季又恰恰是地質工作人員野外勘查的「黃金時間」,文春華團隊項目工作地位於陡峭的山林之中,工作環境極為艱苦。然而困難打不倒他們,每天清晨,文春華總是率先起床,準備上山的工具和設備。白天和團隊跑在艱險的地質路線上,細心觀察每一處地質現象,對重要的地質體、礦化信息進行詳細記錄並拍照,保存第一手原始資料;晚上匯總當天的填圖地質資料,檢查野外記錄,總結地質特徵,對於存在疑惑的地方及時與同事探討或查閱相關資料。

野外調查期間,每天穿梭在山林之間,沒有了城市車水馬龍的喧囂,伴隨著的是山谷的風、是狂暴的雨、是一條條的溪、是林中的鳥、是天上的星……他們心中懷著找礦的夢想,用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汗水,攀上了層層的山峰,為祖國尋找著富饒的礦藏。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年不懈努力,項目團隊圓滿完成了任務,野外驗收和成果報告均為優秀,實現了「卡脖子」戰略礦產資源找礦重大突破,在連雲山地區發現了一處大型的鈹鋰鈮鉭礦產地,找礦成果被央視新聞在2019年1月23日進行了報導和推廣。由於在產學研方面的突出成果,文春華也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評為2018年度中國產學研創新獎。

文春華說,在產學研綜合研究及找礦突破的過程與王國維描述的人生三種境界相似,「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猶如在地質研究過程遇到了新的科研難題一籌莫展,孤立無援;但為了解開科研難題,他始終堅持在野外調查調查與綜合分析,尋找突破口,不怕艱難困苦;不斷的探索,終於找到了解決難題的方法,實現了找礦突破,心裡豁然開朗。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等待著我們去探索、發掘,隨著國家發展,對自然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地質調查工作也按照綠色勘查規範發展,實現環境與資源並重的局面。文春華作為我國新一代的地質人,不忘初心和使命是要為國家礦產資源安全提供保障,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他們面向未來、與時俱進,採用產學研聯合攻關,為我國地質勘查快速突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相關焦點

  • 中礦資源投資價值分析:打造輕稀金屬元素王國
    未來公司將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的勘查技術服務型礦業公司,建立從地質勘查到採選冶煉最後到產品加工的全流程礦業開發產業鏈。2.1 固體礦產勘查行業穩步發展公司以地質勘探發家。固體礦產勘查技術服務是綜合運用地質勘查技術,獲取不同區域成礦地質信息,向客戶提供礦產資源潛力及開發利用前景的勘查報告。
  • [路演]中礦資源:繼續做大做強地質勘查和礦權投資業務
    全景網5月9日訊  中礦資源(002738)2018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周四下午在全景網舉辦。公司總裁王平衛在本次活動上表示,2018年公司完成了東鵬新材併購重組,推進了Cabot項目併購,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總資產等財務指標上了一個新臺階,初步形成了地勘技術服務與礦業開發、輕稀金屬原料加工、國際工程、國際國內貿易四大主營業務板塊多元並進、集團化運營的新格局。
  • 正規股票配資:中礦資源投資價值分析:打造輕稀金屬元素王國
    固體礦產勘查技術服務是綜合運用地質勘查技術,獲取不同區域成礦地質信息,向客戶提供礦產資源潛力及開發利用前景的勘查報告。公司礦產勘查技術服務以海外市場為主,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首批成規模「走出去」 的商業性綜合地質勘查技術服務公司。公司在海內外擁有參控股子公司 20 多家, 已經形成良好的市場聲譽,在中國有色金屬勘查技術服務海外細分市場的佔有率名列前茅。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 2021年助力湖北專項公益行動開啟
    1月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2021年助力湖北專項公益行動在北京、武漢兩地實時連線啟動。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出席,並共同啟動專項公益行動。
  • 廣東省湛江市礦產資源及勘查開發利用狀況
    2、地下熱水湛江地熱田是省內最大的地熱田,經詳查評價的範圍達到4245平方公裡,北到嶺北—麻章,南到東海島,可採水量達到106萬立方米/日,水溫40.5~46℃,平均42.76℃,可採熱能3.1萬千瓦,共有三個熱儲層,埋深120~460米,600米以下未作地質評價,遠景還可擴大。
  •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全國政協「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加快制定海洋創新人才發展規劃,發揮政府政策性引導作用,統籌教育部門、涉海院校、科研院所、海洋主管部門、人才需求部門等各方面力量,重點培養涉海基本問題的基礎研究人才,海洋觀測、災害預測、資源勘查開發的技術研發人才,以及具備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等。
  • 在「十四五」時期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加快制定海洋創新人才發展規劃,發揮政府政策性引導作用,統籌教育部門、涉海院校、科研院所、海洋主管部門、人才需求部門等各方面力量,重點培養涉海基本問題的基礎研究人才,海洋觀測、災害預測、資源勘查開發的技術研發人才,以及具備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等。
  • 2015年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採情況通報
    受油價持續低迷影響,2015年我國油氣資源勘查開採投資、實物工作量下降明顯,但新增油氣探明儲量仍保持較高水平,其中,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18億噸,天然氣新增6772.2億立方米。石油產量小幅增長,達到2.15億噸;天然氣產量連續五年超千億方,達到1243.57億立方米;煤層氣與頁巖氣產量均創新高。
  • 【2020熱點時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這6個方面是著力點!
    聯創世華總部及十六地市聯繫方式(點擊查看) 【2020熱點時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
  • SmartSolo地球探測儀的非法採礦勘查項目:查礦空區,算資源儲量
    SmartSolo地球探測儀器續寫高效採集的新篇章近期,3600道SmartSolo節點地震儀(地球探測儀器)在中國西北某地進行了非法採礦勘查項目,項目旨在查明採礦點採空區的分布範圍,估算破壞資源儲量。用戶首次採用大道數節點設備,不僅解決了山區施工的困難,而且提高了作業效率。
  • 山東省地質勘查公司優秀企業推薦
    加大對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的發展,對於推動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當前,礦產以及礦產衍生產品已經深入到社會各個方面,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推動了社會發展。可以說,礦產資源已經成為國家權利和財富的象徵,是一個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然而,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開發的不斷深入,礦儲藏量日益減少,面對越發險峻的形式,加強地質勘查,以求發現新的礦藏資源成為重點。
  • 省地質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安徽省深部資源勘查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學術年會現場朱學文作講話施申軼與王峰為「安徽省深部資源勘查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侯增謙作主題報告12月13-14日,安徽省地質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安徽省深部資源勘查工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合肥召開。由省地質調查院、省勘查技術院、313地質隊聯合中南大學共同申報的「安徽省深部資源勘查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獲批,和先前「自然資源部厚覆蓋區深部資源勘查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的組建,標誌著安徽地質工作者在落實深地探測重大科技創新戰略,開展深部資源勘查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朱學文強調,2021年我國將進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地質工作也迎來新機遇新任務。
  • 戰略性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利用高峰論壇在涼山召開
    11月16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和涼山州德昌縣人民政府主辦的「戰略性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利用高峰論壇」在涼山德昌召開。本次會議以聚焦國家稀土、釩鈦、鋰等戰略資源需求,推進綠色勘查開發科技創新,推進產學研用融合,建設全產業鏈綠色示範基地為主題。
  • 做好頂端設計用好稀散金屬
    伴生碲礦資源較為豐富,全國已發現伴生碲礦產地約30處,保有儲量近14000噸,碲礦區分散在全國16個省(區),但儲量主要集中於廣東(佔全國總量的42%)、江西(41%)和甘肅(11%)三個省份。中國碲礦資源一直以來集中在熱液型多金屬礦床、矽卡巖型銅礦床和巖漿銅鎳硫化物型礦床中。
  • 稀美資源:下遊需求旺盛,戰略稀缺資源鉭鈮龍頭能乘風起航嗎?
    近日,國內鉭鈮冶金產品生產龍頭企業稀美資源(09936.HK)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該公司上半年收益為3.17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4.6%;毛利為9452萬元,同比增長13.0%;經調整後之期間溢利(不包括上市開支)為4672.1萬元,同比增長4.1%;每股基本盈利為0.13元。
  • 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如何開新局?
    文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宋怡青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這樣的憂患意識,激發了我們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十三五」是推進位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第一個關鍵五年。
  • 地科學院舉辦資源勘查工程2017級專業考研交流會
    6月20日晚,地科學院舉辦了資源勘查工程專業2017級考研交流會,本次交流會由礦產地質系主任王東東、地質學系主任曹玉亭共同組織,邀請到馬克思主義學院賈強老師,礦產地質系許慶林老師、韓超老師、張曉陽老師,地質學系宋召軍老師、杜慶祥老師、宋志剛老師作為指導嘉賓,2016級資源勘查工程優秀學生代表
  • 石泉-池河地熱資源開發勘查進入關鍵階段
    近日,石泉-池河一帶地熱資源勘查正式開始二維地震作業,標誌著金蠶小鎮地熱新能源資源勘查開發進入關鍵階段。經由前期地質調查、地質地熱剖面測量和數據審議等程序,於日前進行二維地震作業,通過地震波分析地熱資源儲量情況。作業面包括池河鎮五愛村、新棉村、合心村、譚家灣村、雙營村5個村,以及城關鎮五三村、太陽村、城西村、堡子社區4個村(社區),作業面總長度10公裡。
  • 胡鞍鋼:強國時代的強國「戰略集」
    在五中全會《公報》與《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一共出現了11個「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科技強國、交通強國、貿易強國、海洋強國,最終要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些「強國」目標,引人注目,在「強起來」的新時代,如何理解和把握?
  • 中國地質調查局中標沙特地球化學勘查項目
    中國地質調查局中標沙特地球化學勘查項目 2020-10-20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