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國的「第一癌症」,死亡率佔國內總癌症發病人口的27.3%,80%以上肺癌因長期吸菸或被動吸二手菸所致,每年因吸菸和二手菸導致死亡的人數超過120萬。我國菸民數量超過3億,有7.4億二手菸受害者,其中1.8億為兒童。那麼,二手菸與直接吸菸相比,哪個危害更大?二手菸裡有多少有毒、有害物質?一起來看……
二手菸是什麼?
二手菸是指由捲菸或其它菸草產品燃燒端釋放出的及由吸菸者呼出的菸草煙霧所形成的混合煙霧,因此也被稱為被動吸菸、環境菸草煙霧,二手菸實際上由兩種煙霧構成,一種是吸菸者呼出的煙霧,稱為主流煙;一種是香菸燃燒時所產生的煙霧,稱為側流煙。不吸菸的人無論吸入哪種煙霧,都算二手菸。二手菸的危害最廣泛、最嚴重的室內空氣汙染,是全球重大死亡原因。有研究指出,二手菸有焦油、氨、尼古丁、懸浮微粒、PM2.5、釙-210等超過4000種有害化學物質及數十種致癌物質。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二手菸的危害有哪些?
1、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
菸草有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40餘種為致癌物質以及致癌物質的催化劑和其他有害毒物,如煙焦油、苯丙芘、苯、尼古丁、一氧化碳、鉛、亞硝胺、201Po(釙)、226Pa(鐳)以及其他微量放射性核素等,其中部分物質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1986年以來有大量關於父母吸菸於兒童白血病發病關係的研究,證實菸草具有經胎盤致癌性。另外,除了致癌以外,吸菸女性分娩畸形嬰兒的機率是非吸菸女性的2-3倍。
2、增加血栓機率
吸菸者體內的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質增多,影響了紅細胞膜通透性和變形能力,導致紅細胞、血小板大量聚集,血粘稠度增高;在此同時,菸草成分還使血管內皮功能受損,血管壁毛糙,兩個因素共同導致吸菸者血管內產生血栓的機會增加,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腦血管栓塞、肢體血管血栓形成等將嚴重摧毀吸菸者的健康。
3、損害聽力
二手菸不僅傷害眼睛、咽喉,美國最新研究發現,不抽菸但定期吸入二手菸霧者,聽力喪失的風險會增加。調查發現,自己曾抽菸,後來又常接觸到二手菸的人有14%容易有低、中頻率的聽力受損。超過46%會出現高頻率的聽力喪失。
4、子宮癌的風險
最新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在控制高危險性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和其它危險因子後,抽菸婦女患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子宮頸內上皮細胞癌的比率,是沒有抽菸婦女的3.5倍。更令研究團隊驚訝的是,20歲以上婦女,若每天暴露於他人抽1包或1包以上二手菸環境中持續10年以上,發生輕度、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子宮頸內上皮細胞癌機率,是對照組的3.3倍及6.1倍;持續20年以上,風險更提高到4及7.2倍。研究發現,沒有吸菸但暴露在二手菸環境的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機率是未暴露者的2.73倍;每天二手菸暴露支數超過10支以上,危險比就提高到3.97倍。
5、患肺癌機率大
國外某醫學研究人員最近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被動吸菸即俗稱的「吸二手菸」比原先外界所知道的還要危險,一些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女性,其患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6倍至6倍。
兒童吸二手菸的危害遠大於成人
為了證明吸菸的嚴重危害,專家們進行了這樣的一個實驗,將一隻活蹦亂跳小白鼠放進透明的實驗箱內,專家將一根點燃香菸,放進透明的實驗箱中,專家發現,小白鼠開始感到不安和惶恐,隨後專家開始加大劑量,將三根點燃的香菸同時放入試驗箱內,小白鼠顯得更加惶恐,此時的小白鼠的行動變得緩慢,三根煙燃盡之後,專家這次將10根煙點燃放進透明試驗箱內,此時的濃煙下,看不清小白鼠的動態,等到煙霧燃盡之後,發現小白鼠已經死了!香菸足以殺死一個小白鼠,更別提是正在成長和發育中的孩子了。
北京胸科醫院綜合科副主任醫師鄭華指出,長期在二手菸的環境下,會增加嬰兒不明原因猝死的風險、導致新生兒體重過輕、危害肺發育、呼吸道慢性損傷,引發青少年支氣管炎和肺炎;增加學齡兒童患耳部感染、聽力下降、哮喘、咳嗽、喘息的風險。此外,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的兒童比其他同齡兒童更容易患小兒多動症,這種症狀表現為學習問題或行為紊亂,智力發育功能障礙等。
中國二手菸受害者有多少?約有7.4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2018年中國成人菸草調查結果。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與既往調查結果相比呈下降趨勢,二手菸暴露情況有所改善,公眾支持無菸環境政策比例進一步上升。
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6.6%,其中,男性為50.5%,女性為2.1%,農村為28.9%,城市為25.1%。與既往調查結果相比,吸菸率呈現下降趨勢,但與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控煙目標——「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下降至20%」仍有較大差距。
本次調查發現,非吸菸者的二手菸暴露率為68.1%,50.9%的室內工作者在工作場所看到有人吸菸,44.9%的調查對象報告有人在自己家中吸菸。二手菸暴露最嚴重的室內公共場所為:網吧、酒吧和夜總會和餐館。與既往調查結果相比,二手菸暴露情況整體有所改善。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世界每年因吸菸死亡的人數高達700萬。
目前我國約有3億吸菸者和7.4億二手菸受害者,其中1.8億為兒童。菸草中含有的有害成分達3000餘種,其中最主要的三種危險化學物質是菸鹼、焦油和一氧化碳。
菸鹼俗稱「尼古丁」,在菸葉中的含量為1~3%。它能迅速溶於水及酒精中,通過口、鼻、支氣管黏膜,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尼古丁進入人體後會使全身末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呼吸加快、並促進血小板凝集,它是引發心腦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毒物。
焦油是菸草蛋白質燃燒後產生的棕色粘稠的「煙油子」,含有多環芳烴、苯並吡等揮發性物質,一支紙菸燃燒時可產生超過0.1微克有明確強致癌作用的苯並吡。
菸草燃燒的煙霧中存在大量的一氧化碳,大量吸入人體內便與血紅蛋白結合,嚴重削弱紅細胞的攜氧能力,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臨床統計,男性吸菸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菸者的8—20倍。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支修益:如果每天吸菸超過20支,連續吸菸超過20年,這個吸菸指數大於400的話,這一類的菸民朋友就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你身上的「菸草味道」與二手菸一樣不健康
與二手菸一樣,菸民身上的「淡淡菸草味道」也會對他人構成健康風險。近日公布的一項國外研究顯示,這種三手煙同樣會損害人的呼吸系統上皮細胞,長期接觸將增加患癌風險。
三手煙是指菸民「吞雲吐霧」後沾染在衣服、牆壁、地毯、家具,甚至頭髮和皮膚等表面的煙霧殘留。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開放》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三手煙會導致呼吸系統上皮細胞出現應激反應,造成數百種基因表達異常。
研究人員讓4名健康的不吸菸人士連續3個小時接觸三手煙,然後從其鼻腔刮取物提取RNA(核糖核酸)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有382個基因明顯過表達,7個基因低表達。鑑於鼻腔上皮細胞的基因表達類似於支氣管上皮細胞,這項發現意味著三手煙同樣可能對呼吸系統的上皮細胞造成影響。研究人員指出,吸入三手煙會改變與氧化應激有關的通路,損害人體遺傳物質。吸入三手煙3個小時內不太可能會導致損害,但如果長期在家裡或車上等場所接觸三手煙,就可能有損健康,且具有潛在的患癌風險。此外,研究還發現,短暫接觸三手煙會對線粒體活性產生影響。線粒體是為細胞提供能量的細胞器,出現問題將導致細胞死亡。
主持研究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細胞生物學教授普呂埃·塔爾博特在一份聲明中稱,這是首個揭示三手煙對人體基因表達造成直接影響的研究。他還指出,許多吸菸者在戶外吸菸,認為這樣不會讓在室內的家人接觸菸草物質,但實際上尼古丁等物質會沾染在他們的衣服上,並被帶入室內,希望這項研究能提高人們對三手煙潛在危害的認識。
三手煙在室內停留的時間可達6小時
三手煙在室內停留的時間相當長,香菸熄滅後6小時它們依然存在,這些殘留物可能會與室內的其他汙染物產生反應然後形成一種有毒的混合物。人體可以通過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吸收和皮膚接觸這3種途徑接觸到三手煙,後兩種途徑是三手煙暴露的重要方式。
北京胸科醫院綜合科副主任醫師鄭華表示,「同吸菸者一起生活的嬰兒和年幼的兒童是受三手煙危害的高危人群。」嬰兒和年幼的兒童在爬行、嬉戲玩耍的過程中,經常接觸到被汙染的表面。由於嬰兒和兒童體重相對成人較低,免疫系統較脆弱,接觸這些有害物質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引起嬰幼兒的呼吸系統問題,如急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另外,環境中的菸草殘留物,包含鉛和砷等有毒物質,對兒童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造成不小的危害。
鄭華提醒大家,目前尚沒有徹底或很好清除三手煙的方法,一些常用的方式,如通風、吸塵、空氣淨化、燻醋等,都無法有效地消除三手煙,相對而言較為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徹底清洗和換掉被煙霧汙染的物件,少與吸菸的人群接觸。
電子菸算不算煙,有沒有二手菸?
在傳統菸草危害逐漸被人們熟知的同時,電子菸卻成為不少人的「新寵」。數據顯示,國內電子菸的消費人數在2017年達到了736.59萬人,電子菸銷售額達到40.09億元。
儘管消費群體與日俱增,但電子菸卻成為監管灰色地帶。不少地方尚沒有明確將其列入禁菸範圍內,北京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業內專家看來,電子菸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控煙專家、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宜群認為,無論電子菸的煙液、煙彈成分,還是電子菸加熱後吸入的微小顆粒氣溶膠,含有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致癌物以及鎘、鉛等重金屬,都會對使用者及非吸菸者帶來安全隱患。
「迄今為止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電子菸可以幫助戒菸,電子菸只是一種捲菸的替代品。過量攝入電子菸中的尼古丁,存在較大的健康風險。電子菸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吳宜群說。
此外在吳宜群看來,由於電子菸廣告宣傳的「無害、無毒」,加上有時尚、炫酷的造型,有多種誘人香味,很多青少年會主動嘗試電子菸,令人擔憂的是,電子菸可能讓原本不吸菸的年輕人最終成為傳統捲菸的消費者。
綜上所述,無論是吸菸者還是被動吸入二手菸真是太可怕了,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護人民的健康,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運輸工具使用所有形式的菸草製品和電子菸勢在必行。健康中國必定是無煙中國。
據新華社、央視網、中國新聞網、光明網、北京日報、工人日報等綜合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